趙明遠
(康平縣農業服務與行政執法中心,遼寧康平 110500)
在生豬規模化養殖發展過程中,國家已經開始全面推進生豬標準化養殖的進程,有關此項也發布了很多政策和標準,以促進全面化養殖的順利開展,大型規模化養殖和小規模養殖在技術上和場地的建設上都有很大的區別,幾年來很多區域都已經施行大規模養殖場的發展,大規模養殖就需要數量大,種類多,在養殖過中也需要將其合理和劃分,具體也要細致到分階段、分種類養殖,所以標準化養殖的建設和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養殖場的地理位置選擇就非常重要,建設場址時要從多方面進行考量,從當地的生態環境是不是適合生豬的養殖,還要考慮場地的建設是否會影響到周圍居民的正常生活,以及養殖廢棄物的處理。基于此,生豬養殖場應該建設在城鎮周邊,不能距離城鎮中心太近;同時也要考慮到運輸等問題,場址也不能距離主干道公路過遠,還要保障養殖場的電力設施,在養殖場還要設置全套的清潔設施和消毒設施,養殖場內的還要設置專門的獸醫室,以上各項措施既要利于養殖生產還要符合動物疫病防控要求。最重要的是養殖場要經過當地政府環保部門的許可之后再進行建場[1]。
養殖的場在建設過程中一定要做到布局合理,規劃明確,制定設計方案時就要將各項因素考慮進去,合理的布局和規劃對于日后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促進生豬規模化養殖的重要舉措。
在場址選定以后,就要對廠區內的各項建設和布置進行有效規劃,最重要的就是將養殖區域和員工工作區進行合理劃分,兩個區域之間需要用圍墻和隔離設施進行區分,在養殖的區域除豬舍外,還要設置飼料倉庫以及消毒室,還要依據養殖量設置專門的隔離室,一旦發現疫情可以及時將病豬隔離,防止疫情在豬群中擴散,養殖區域內還要的飲用水設置,保證生豬的充足飲水。辦公區域一般要設置在養殖區域的上坡位置,而豬舍一般都會選擇在下坡位置。按生豬的種類不同,育肥豬的豬舍一般會建立在靠近門口比較進的地方,方便出欄,保育豬的豬舍一般會選擇在中間位置,但是如果養殖場的條件和位置都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將育肥豬和保育豬的豬舍分開建設。在場內的下坡方向要設置專業的沼澤化糞池[2]。
豬舍的方向和位置都很重要,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是東西走向最佳,可以使豬舍面朝陽光,豬舍的舍頂要有一定的厚度,最好做保溫處理,以達到隔熱作用,使豬舍冬暖夏涼,豬舍的兩邊位置要設置卷簾以保障豬舍的通風性。
在生豬的標準化管理模式養殖過程中,應該對養殖場進行統一標準的管理,在各養殖區建立合作社,對養殖場進行有效的協調管理,對于生豬的品種進行統一管理,對生豬的飼料也要有統一的配比和管理,最重要的是要對養殖場的防疫和疾病的控制有統一的標準,保障生豬養殖的規范化和標準化。
對養殖場的飼料供應也要進行嚴格把控,制定嚴格的調控制度,大規模的養殖過程中要對飼料的營養成分進行嚴格管理,很多養殖場為了節省成本都會私自進行配料,而且會使用很多的了劣質飼料,這些飼料大都含有瘦肉精等違禁物質,這對豬肉的質量和市場的流通都有很大的制約性,所以在購入飼料時一定要按照國家的統一標準采買,使生豬的營養得到充分的保障[3]。
生豬的養殖過程中,要定期對場區進行嚴格的消毒,還要對生豬進行定期的防疫工作,這些措施要嚴格按照國家的統一標準和操作流程來進行,要制定專業的消毒程序和相關的管理制度,駐場獸醫要定期進行防疫檢查,一旦發現疫情要及時進行隔離和控制,要凈化生豬的養殖環境,保障生豬標準化管理的順利實施。
規模化養殖要實現標準化養殖,養殖場就必須要將種類不同的生豬分開養殖,且養殖場最好是堅持自繁自養,盡量避免從外購入生豬,這樣可以充分保障品種的質量,以防止外部病菌影響場內的豬群,在養殖過程中還要嚴禁在場區內飼養其他的畜類。
綜上所述,我國的生豬養殖要實現標準化養殖,就要嚴格按照國家統一標準執行,重視各項環節的發展,從養殖場的地理位置選擇到具體建設的布局規劃都要依據科學合理的方式進行,在日常的養殖過程中對于飼料調控、場區消毒和防疫的管理都要嚴格管理,使得生豬規模養殖實現標準化管理順利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