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軍
[摘 要] 機械產品設計水平直接影響產品的性能、質量以及安全性。電梯作為一種特殊的機械產品,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一旦出現質量問題勢必會造成嚴重的影響。加強對電梯機械設計的合理化分析,根據電梯特性以及對維護、機械部件等多種因素進行系統分析,可以從根本上提升電梯設計的科學性合理性。基于此,主要對電梯機械化合理設計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 電梯;機械設計;合理化
隨著高層建筑數量增多,電梯在人們的生活中作用逐漸凸顯。但是在電梯運行中還是會出現各種事故隱患問題,這些事故隱患問題無疑會給人們造成嚴重的影響。電梯作為一種交通設備,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下勢必會降低穩定性、安全性。對此,為了充分保障電梯應用安全性,就要加強對電梯機械設計的分析,根據實際狀況提出合理化的建議與手段。
一、電梯機械設計合理化建議
1.強化電梯預警功能
電梯事故是因為電梯出現故障的時候沒有及時有效地采取措施而造成的。對此,要強化電梯預警功能,在電梯出現故障的時候通過人為的方式合理控制,達到降低事故危險性的目的。通過安全閥裝置可以有效避免電梯安全事故,對此在實踐中要對其進行優化完善。
通過人為的方式控制電梯可以避免事故隱患問題。在電梯門的感應裝置出現故障的時候,預警裝置在發現電梯在電梯門沒有完全關閉的狀態下下降時,系統就會報警,自動關閉安全閥裝置,避免電梯繼續下降,則可以充分降低危險隱患,保障居民出行安全性。
2.融入現代化設計理念
部分電梯故障是人為因素造成的。在電梯外部的樓層按鈕很容易受到各種因素影響降低使用壽命,誘發多種安全隱患問題。對此,在進行電梯設計時要合理應用現代技術手段,通過內置按鈕的方式進行電梯設計可以避免電梯受到人為的損壞與影響;通過在電梯中增加吸水類材質,可以保障電梯在干燥環境中正常使用。
3.合理布局
電梯設計布局要科學合理,根據規定荷載要求進行設計分析,避免荷載高于范圍而誘發電梯故障問題。一般狀況之下,高層樓電梯額定載重量為1000kg,在此范圍內可以充分保障居民安全性,而在常規住宅樓電梯井道中其最小凈空距離的偏差在0~25mm區間,對此要保障其不高于此規定值,保障電梯穩定運行,提升電梯耐久性。
二、電梯機械結構合理化設計
1.電梯導向系統設計
導向系統由導軌、導軌架以及導靴三個結構共同構成。此系統主要的作用就是在保證轎廂可以遵循正確的線路實現上下運行的同時避免過多振動的問題出現。
導軌強度直接影響乘坐的舒適感、轎廂穩定性以及安全性。在出現緊急狀況的時候,安全鉗類的制動裝置可以通過導軌固定的方式避免轎廂墜落,減少人員傷亡事故。
同時,導軌也具有精確控制升降方向的作用。導軌要根據規范進行規定處理,保障整體運行的安全性。
2.外部結構系統設計
電梯井道安全與電梯門系統設置有著密切的關系。在電梯系統設計中門系統構造較為復雜,是電梯結構穩定性以及安全運行的基礎保障,其主要通過轎門、廳門、開關門以及保護裝置共同設置。
電梯在運行中尚未啟動的時候,轎門與廳門要保持關閉狀態,設置門鎖,避免用戶提前進入而出現墜落事故。電梯轎廂系統由轎廂架與轎廂體兩個部分共同構成,是運輸乘客以及貨物的重要載體。
轎廂架主要的責任就是承載重量,通常會設置拉條達到提升整體剛韌度的目的,避免轎廂出現傾斜。轎廂體是涉及轎門、轎頂以及轎壁、轎底共同構成。一般狀況之下會在轎廂頂部設置照明設備以及檢修裝置,在必要的狀況之下要設置安全窗。在出現意外狀況的時候可以通過專業人員進行緊急救助。
轎廂底部主要的作用就是支撐乘客以及貨物。轎廂會設置配重設備,如果電梯容量高于規定則就會設置報警器提示。在轎頂以及底中間設置轎壁,其主要的作用就是連接。轎壁背面則會通過設置強筋的方式達到提升電梯整體機械強度的目的。
3.動力平衡系統設計
曳引系統具有上下運行轎廂的功能,可以提供更為迅速、便捷的樓層運輸服務功能,其主要通過曳引機、導向輪以及曳引鋼絲繩等共同構成。曳引機可以為電梯提供動能,是系統運行的核心設備。轎廂主要通過曳引輪提供動力完成運輸。
電梯平衡直接影響系統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其主要由對重、補償繩、補償裝置共同構成。在電梯運行的時候通過導向輪以及曳引輪進行牽引,通過轎廂直接鏈接達到平衡的目的。補償鏈的主要作用是在電梯曳引高度高于規范的時候補償鋼絲繩的差重。
電梯結構設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在設計中要重視結構設計,合理規避各種安全隱患問題。根據電梯結構設計實際狀況探究合理的設計模式與手段,通過合理化的設計可以有效減少電梯故障問題,保障電梯安全穩定運行,進而為人們的安全出行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席超.電梯機械設計合理化分析[J].中國設備工程,2019,412(1):147-148.
[2]霍新亮.淺談機械制造工藝中的合理化機械設計[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54.
[3]王樂偉.電梯機械設計合理化分析[J].內燃機與配件,2018,262(10):67-68.
[作者單位]
包頭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