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水環境監測整個過程予以全面的科學控制,能夠有效提升水環境監測各環節的工作質量,確保監測數據的準確性與可靠性,進而為水環境影響評價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撐。基于此,本文結合筆者以往工作經驗,首先對水環境監測進行了簡要概述,然后結合我國水環境監測的現狀對水環境監測質量的全程控制展開探討,以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水環境監測;監測質量;全程控制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1
Abstract:To control the whole process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cientificall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water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ensure the accuracy and reliability of monitoring data,and then provide strong data support for water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Based on this,combined with the authors previous work experience,this paper first gives a brief overview of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then discusses the whole process control of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qualit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China,for reference.
Key words:Wa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Monitoring quality;Whole process control
1 水環境監測的概述
水環境監測概念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水環境監測即是利用水所特有的循環規律,來對其進行規定時限或隨時性的監測活動,并將此監測結果合理地應用于水資源方面;而狹義的水環境監測即是從實際的環境角度入手,利用間歇性或連續性的操作方式,并采用基于物理或生物等先進科學技術手段,來對大環境中的水環境做出污染物的檢測與鑒定,然后通過先進的檢測儀器來對水環境中的污染物結果做出分析,以此形成能夠對環境質量做出精確評價的檢測結果,這一過程便是所謂的水環境監測。通過對水環境做出實時與定期的監測作業,就能夠對水資源的實時狀態與變化做到準確的掌控,也能夠由此發現存在于水環境監測過程中的諸多問題,從而能夠更加細致全面地了解水環境的實際管理情況與污染情況等。而對水環境監測質量做出控制,能夠為水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出更為科學化與精確化的數據信息,使針對水環境和水資源所做出的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以及環境規劃等工作真正地落到實處,并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為改善水環境、治理水資源污染等工作提供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數據方案。
2 我國水環境監測的現狀
以往,我國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普遍不足,尤其是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水資源和由此構成的各類水環境,其質量控制更是差強人意。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人民生態環保意識的逐漸提高,使得我國對水環境的重視程度上升到了全新的高度。首先,在對水環境所進行的監測上,自主研發出各類先進的監測儀器。例如:COD快速測定儀、智能消解儀、多參數水質測定儀、總氮測定儀、氨氮測定儀、總磷測定儀、懸浮物及濁度測定儀以及其他重金屬水質測定儀等,這些先進監測儀器的研發與應用,為我國水環境監測工作提供出更為精準的監測數據。并且,隨著水環境監測工作的日益完善,我國水環境質量也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在地下水方面,主要的污染指標為總硬度、氨氮、亞硝酸鹽氮以及硝酸鹽氮等,且水質適用于各種使用用途的Ⅰ~Ⅱ類監測井占評價監測井總數的2.3%,適合除飲用外其他用途的Ⅳ~Ⅴ類監測井占73.8%等。除此之外,自2009—2019這10年間,我國多流域國控斷面優于Ⅲ類水質比例呈現出逐步上升的態勢,而地表水的國控斷面低于Ⅴ類水質比例則呈現出逐漸降低的趨勢。
3 水環境監測質量的全程控制
水環境監測中的質量控制貫穿于水環境監測的整個過程,并且,其能夠有效確保監測數據信息的穩定性與精確性。對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水環境監測的質量控制。
3.1 準備階段的質量控制
在對水環境進行監測與采樣前,應做足前期的準備工作。首先,需要依照待測物質所呈現出的屬性或性質,來進行容器或器皿的針對性選取,確保監測用容器或器皿的干燥與清潔;其次,針對具有特殊屬性的水環境采樣工作,需要具備相應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的技術人員實施操作;同時,對于所選取的水樣,也應當在所監測的水環境區域內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能夠切實反映出該區域水質的普遍情況;最后,對于實施采樣的水域和所采集的樣品等,需要進行嚴格的信息記錄或計算機錄入,主要包括采集時間、地點、樣品標號以及其他備注信息等。
3.2 采樣環節的質量控制
當對采樣區域進行定點后,便可依照所監測區域水樣的實際情況來選取適宜的采集方式。而在對水樣進行采集的過程中,不僅要避免采集到水面上漂浮的雜質與油污等,更要確保采集工作的相對靜態操作,即不對水體進行攪動的情況下做出水樣的采集。同時,對于不同的水體采集區域,所選用的采集方法也具有明顯的差異性,并且對于特殊的監測樣品,應使用特殊的樣品采集方式,并做好細致的記錄與具體的說明。例如:在對湖泊區域進行采樣時,既要在采樣點布設時對湖泊的水文情況及人類活動影響等做出綜合性考慮,又要依照湖泊的面積來布設出多個采樣點。其一般比例為湖泊面積<10km2時,選取≥1個采樣點;湖泊面積處于10~50km2時,選取≥3個采樣點等。另外,在此環節還應按照結合實際進行質量控制圖的繪制,前期不僅能更直觀、快速的查看數據質量,更能及時發現水環境監測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從而更好地指導水環境監測工作。
3.3 樣品存儲的質量控制
在進行水樣采集及存儲時,應選用適宜的采水器進行水樣的采集,并根據水質調查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采集與存儲方式,以單個采集點為單位采集適量水樣。當需要進行各層水樣垂向水質變化分析時,就要采取各層水樣逐一采集的方式進行水樣采集。在對水樣進行保存時,應首先沖洗和清潔水樣瓶,并根據監測內容及項目的不同,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水樣的存儲與保管。例如:在對水環境中的氮或有機碳等成分予以檢測時,需要利用濃硫酸調節所采集水樣的pH值,然后按照相關檢測要求予以存儲;在對水樣中的汞成分進行檢測時,需要對每1L水樣加入5mL鹽酸混合,并在規定的保質期內完成檢測。
3.4 檢測階段的質量控制
實驗室是進行水樣檢測的主要場所,也是確保水環境監測質量的重要控制環節。對此,應在水樣檢測時,確保實驗環境的清潔,配以適合的溫度與濕度。檢測前,對實驗用器皿進行干燥,并對所應用到的各類儀器等做好前期的檢測與校正工作。同時,對于所應用到的試液要在水樣檢測前配置完成,并通過標簽進行明確的標示。其中,所配制出的試液因成分不同,所對應的有效期也存在明顯的差異性,而為提升實驗階段的質量控制標準,還應對試液進行嚴格的保管與貯存。例如,通常情況下,試液在配制完成后,需要放置于陰涼、避光以及防塵的環境中,而所應用到的特殊性試液,則要放置于冰箱或冰柜內予以保存。除此之外,定期對試液的保質期進行核對檢驗,對于即將變質或已經失效的試液要及時處理,并嚴格按照環境監測實驗室廢液廢渣的處理要求,避免交叉污染現象的發生。
4 結語
通過對水環境監測全程的嚴加把控,能夠大大提高檢測數據的準確性,不僅為水污染治理工作提供了大量可供參考與借鑒的數據信息,而且為人們更好地了解與控制水環境污染提供了支持,這對于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與應用,也將起到關鍵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奉軍.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措施的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9(01):38.
[2]胡中華.水環境監測質量控制相關措施的探討[J].能源與環境,2017(03):17-18.
收稿日期:2019-06-18
作者簡介:汪士凱(1992-),男,漢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水工環地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