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哿 尹晶 劉祎 隋學忠
摘要:在國外,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下簡稱“環責險”)已逐漸成為發達國家保護環境和優質企業環境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本文針對我國工業園區環境污染問題的不斷凸顯,總結了我國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現狀與挑戰。同時,提出以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與企業單獨投保環責險相比的優勢。最后,為更好地落地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的操作模式,提出了下一步工作建議。
關鍵詞: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工業園區;優勢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2
Abstract:In some developedcountri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 works well in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quality enterprise environmental risk. In this work, in terms of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industrial parks in China, we summari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hallenges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in Chinas industrial parks. Moreover, compared with the companys separate insurance coverage, we analyzed the advantages of insuring environmental insurance in industrial parks. Furthermore, we proposed the next work plan for better guiding the industrial parks to insur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insurance.
Key words:Environmental pollution liability insurance;Industrial parks;Advantage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產業升級政策的不斷推進,國家級開發區已經從2011年的219家增長到2018年的552家,據不完全統計,各類工業園區經濟總量已經占全國工業總量的60%以上,工業園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
1 國內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現狀與挑戰
迄今為止,針對國內工業園區的環境管理政策主要有以下污染控制制度:“三同時”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排污收稅制度、環保主體責任制度、排污許可證制度、城市環境質量達標率考核制度和限期治理制度等。這些制度大多是針對指揮、控制和末端治理過程,其中主要集中在污染控制和減排。此外,我國政府還逐步引進新的環境管理手段,如: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標準、工業生態學和生態工業園區等。我國雖采取了上述措施和手段來管理工業園區,但工業園區的環境管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1)園區管理人員及企業的環境管理意識薄弱。工業園區內諸如行業主管部門、園區管委會、企業在內的一方或多方缺乏對環境管理相關政策的了解,對生態環境保護認識不足。(2)園區環境管理水平普遍較低。一方面體現在園區環境規劃隨意,企業內部危險廢物暫存庫普遍存在倉儲能力不足、未分類貯存、地面未做防滲防腐等問題。另一方面體現在環境管理理念還停留在針對單一企業的末端管控上。(3)資金支持及政策不完善。關于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的法律、法規以及管理制度尚不完善;建設資金來源渠道狹窄、使用效率低下;優惠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不夠。(4)技術交流支持平臺缺乏。工業園區環境管理缺少有效的宣傳、交流,企業之間先進技術、先進經驗交流推廣的平臺缺失;園區企業開展環境保護管理、清潔生產、環保管家、節能減排相關工作技術支撐力度不夠,缺乏與高校、科研院所之間有效的技術溝通渠道。
2 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的優勢
環責險對分散企業風險、強化企業風險防范意識、促進政府轉變職能、維護社會穩定和諧具有重要作用。與企業單獨投保環責險相比,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可以完善園區環境管理手段,建立園區內企業交流渠道,從而整體提升園區環境管理水平,有利于園區綠色發展的品牌價值塑造。園區投保環責險的具體優勢在于:
風險評估。投保工業園區環責險,以工業園區為風險評估整體,可以充分考慮園區內企業的地理位置關系、產業結構關系、周邊環境因素、污染物轉化關系及二次污染風險等多方面要素,得到的風險評估結果更加貼合環境污染損害具有復雜性的特質,也會更加貼合未來實際情況。
保險安排。工業園區整體進行的風險評估可以讓保險機構更加全面和客觀的認識環境污染風險,保險保障金額更加切合實際需求。同時由于保險公司對保險標的可以更加充分的認識,相同的環責險保障水平下,工業園區整體購買環責險可以獲得更加實惠的保險費率。
環保服務。以園區為單位投保環責險,共同進行環境管理,保險機構可以根據工業園區的產業特色,提供更加專業的社會化服務。同時,園區內的環境管理資源也可以通過環責險管理平臺進行有效的整合,在園區內建立起環管政策交流、環境管理、污染治理新技術的交流平臺。
應急理賠階段。在發生保險責任事故后,由于園區均是保險保障范圍,為最大程度的降低經濟損失,保險機構會機動的調動園區內(包括企業自有)所有的應急處置力量,從而控制了污染事故規模,再按市場價值補償相應費用。在處置完成后,與企業單獨投保相比,由于事故責任主體(園區均是保障范圍)界定較為容易,相關的應急處置與清污費用、第三者損失賠付資金、法律支援等費用撥付會更加快速,有利于園區內企業能夠迅速的恢復生產。
3 以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的工作建議
“十三五”時期,工業園區整體上仍將繼續重點強化環境管理體系建設,必將有一批環境管理手段先進的園區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的具體建議如下:
3.1 加強工業園區環責險的政策引導
政府推行環責險可以明確企業環保主體責任,引導企業主動強化環境管理水平,從而降低事故發生概率,并及時解決環境污染事件導致的民事糾紛。工業園區環境污染風險集中,更加迫切的需要政府的政策指導,以環境管理者的前瞻性視野引領工業園區綠色發展。因此,建議環保部門就以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進行工作部署并提出要求,同時會同有關部門出臺鼓勵政策。
3.2 確定執行此種模式投保的范圍
工業園區是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的重要參與主體,同樣也應是我國生態保護不可或缺的責任主體。為引導園區切實履行環境保護主體責任,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擴大品牌影響力,建議投保工業園區環責險的園區主要為:國家級/省級經濟開發區;國家級/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能源和原材料工業為主的工業區;以制造業為主的工業區;國控、省控企業所在的工業園區;近三年發生過較大及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的工業園區。
3.3 制定對工業園區具有吸引力的保險方案
工業園區雖然風險集中,但環境管理力量也相對集中,應充分考慮到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與企業單獨投保環責險的不同,綜合考慮整體投保的規模優勢,在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的保險責任范圍、費率、增值服務提供更具有競爭力的保險方案。
3.4 研究工業園區整體進行風險評估的改進方法
工業園區企業眾多,風險各異,且周邊環境更加廣闊,需要綜合考慮,才能使工業園區的風險評估結果更加科學、合理。因此,進行園區整體環境風險評估時,在分析常規因素的同時,還需要考慮以下方面:一是要充分考慮園區內企業的地理位置關系、產業結構關系、污染物轉化關系及二次污染風險等多方面要素,模擬計算出園區所面臨的環境污染風險等級;二是需要整體分析園區周邊生態環境的污染底數、環境敏感性、居民地理分布位置等要素,確定園區周邊環境的環境承載力;三是需要綜合考慮企業內部、園區公共區域以及周邊環境的應急處置水平以及這三種應急力量的協同配合能力,綜合核定園區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
4 結語
可以預見的是,經過多年的試點經驗積累,環責險將逐步在環境高風險領域建立強制保險制度,在明晰環境污染風險、協助環境治理、提高應急救援和風險防控能力等方面為我國環保管理水平提升提供助力。工業園區投保環責險,是園區履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的金融助力,也是工業園區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品牌價值體現。
參考文獻
[1]張瑞綱,倪興蕓.我國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制度建設研究[J].西南金融,2019(09):89-96.
[2]郭蓮麗,楊麗娟,屈昕鵬.環境污染損失分布關系脈絡與適用性分析[J].陜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21(03):93-96.
收稿日期:2019-09-12
作者簡介:任哿(1990-),男,滿族,碩士研究生學歷,研究方向為環境污染責任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