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建設改進,環境保護理念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為了創造一個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環境工程的建設和生態環境改革得到了大眾的關注,越來越多的地區開始注重環境保護,并緊抓環境建設,以當地環境維護為主題,提出了優化建設發展的措施建議。本文針對環境工程建設以及生態環境的建設進行研究,對優化環境工程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優化措施建議,現將促進建設發展,改革環境工程建設提出以下優化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環境工程;生態環境關系;探討和研究
中圖分類號:X1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2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been further developed. In order to create a natural, harmonious and sustainable society,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the refor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ve attracted the publics attention. More and more region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optimization measures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optimization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the construction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key words: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ical environment;Discussion and research
環境工程的主要開展目的是防止污染,做好環境治理,并在促進經濟建設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實現環境資源的維護。環境工程的建設立足于可持續發展,目標是緩解人類和資源的矛盾,在提倡綠色生態環境的同時,維護文明發展,為提升社會經濟協調發揮作用,基于環境工程呢個的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二者都能夠為現代社會構建全面綜合化的環境,最終為減少社會矛盾,發揮社會經濟體系調解作出重要的貢獻。
1 分析環境工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之間的關系
環境工程的目標是在有限的資源中實現可持續發展,整個工程的建設目標以及建設重點在于:①水體資源的可持續建設,水是人們的生命資源,人們的生活都離不開水資源,受到惡劣天氣以及環境的影響,水資源的污染問題嚴重,導致全球的生態水文體系都遭到了嚴重破壞,這不利于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對比該問題,對應環境部門和單位要做好環境管理,并改善現代水體資源,緩解水污染問題。此外,水體生態環境也象征著人類的生命發展,水資源的管理質量,也側面表現著現代生態環境工程建設以及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其次,人類生活資源可持續發展和建筑環境也有直接關系。
隨著建筑產業的不斷發展,地球原有的生態結構也被打破,鋼筋混凝土為城市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改變了萬物環境,建筑垃圾不當處理,加劇了現代的環境污染,更是遺留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可見,發展建筑環境工程也需要權衡現代生態結構圈的建設,要想實現經濟和現代生活,人們物質需求和環境的融合,就需要做好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管理。③生態農業發展和環境工程建設,“民以食為天”,我國是農業大國,要保證農業生產建設,就要保證農產品具有良好的生產環境和氣候資源,以此來促進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2 對于優化環境工程建設,促進資源可持續發展的措施建議
2.1 做好資源回收管理
針對生態環境保護而言,現階段的環境建設應當做好資源回收管理,一方面是減少自然環境的污染,另一方面是實現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資源的浪費問題。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自然環境的污染包括了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對應的環保部門應當做好污水處理以及固體垃圾的回收,病堅持垃圾分類,將所有的資源進行集中回收和統一處理,針對污水處理而言,要堅持集中管理或者是分散處理,讓整個污水處理具有資源化的特點,進一步提升整個資源的回收利用率。且現目前,很多城市都在強調雨水回收建設,以此來減少環境資源浪費,緩解城市的官網壓力,最綜合全面的減少環境污染問題,經過處理后的污水能夠直接灌溉處理,以此來提升了整個環境處理的質量。
2.2 提倡節能減排技術
節能減排的技術提出,是保證現代環境工程穩定建設的關鍵,基于生態保護的額要求,節能減排是現代工業化和規模化生產的重要內容,強調節能減排,也是就要集中提高所有的資源利用率,通過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提升環境的統一化處理。近年來,隨著我國環境建設改革,我國加強了環境保護的工作管理,針對存在生態環境污染的區域執行嚴格的環境監督管控,并針對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更為嚴苛的執行要求。對于工業生產企業而言,其面臨著巨大的能源消耗和資源管理問題,只有嚴格管理社會環境的污染問題,才能夠提升和優化環境污染保護,并給予科技發展以及環境創新,為人們的現代生活帶來更多的推動力。
2.3 做好工業生產的改革
針對現代節能減排的管理,對應的個工作部門應當在基于環境保護和監督的基礎上,做好工業監督和管理工作,提升資源的實際利用率, 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最要的工作可以從加強傳統工藝建設管理,優化工藝流程,減少生產中的能源轉換過程等途徑,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也實現環境的保護管理。基于此,建議對應的工業生產部門加強節能減排意識,做好技術創新管理,并針對企業的長效發展和管理建設,為后續的節能減排工作營造更為專業和高效的環境。
2.4 注意大氣環境的改善
霧霾、沙塵暴等都是大氣環境污染給人類的反饋,對于大氣污染治理,綠化造林能改善大氣質量,而營造防風林則能阻止塵土擴散。此外,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首先,設備與工藝革新,對除塵設備進行革新,能減少煙塵量,提升設備運行效率,能減少污染物的實際排放。對火焰溫度進行有效控制,能防止氮的氧化。對于目前較為嚴重的汽車尾氣污染,應從對其燃燒系統進行革新入手,目前已完成研究工作,正處積極革新過程中。尾氣當中含有的鉛粒僅可以通過對加鉛汽油的減少來治理。其次,廢氣處理,煙氣含有的粉塵,宜采用成套的成熟工藝進行處理,包括過濾、分離和沉降等。二氧化硫目前有很多種處理方法可供選擇,如向燃燒室中吹入一定量的石灰石粉末,和二氧化硫反應得到灰分;大氣污染已經成為新世紀人們生活面臨的嚴峻問題,從環境工程角度講,需要從生產控制、排放控制等各個方面入手,加快防治技術研究開發,借助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實現有效的控制與治理。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環境工程不斷更新,基于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我國需要不斷創新生態環境管理技術,立足于現代化產業建設和發展,針對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建設,做好水資源,環境資源,并重視環境工程建設,最終發揮應有的生態環境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盧秀慧.影響環境工程建設的因素與應對措施分析[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7(12):171-172.
[2]劉楊赟.環境工程建設在生態城市中的應用[J].綠色科技,2018(08):143-144.
[3]張雷.關于環境工程建設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系分析[J].居舍,2017(30):164.
[4]侯達公.論環境工程與可持續性發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8(05):108.
[5]陸雨婷,姚夢園,朱嫻飛,李軍利,吳鵬海.合肥市建設擴張與生態格局時空演變特征分析[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8,45(03):492-500.
收稿日期:2019-12-26
作者簡介:陳凱(1979-),男,漢族,本科學歷,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環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