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先 孟兵潤 王志棟 陳齊
摘要:排污許可制度作為固定污染源環境管理制度的核心制度,要求建立健全企事業單位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本文結合最新改革形式,分析了刷卡排污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之間的關系,剖析了存在問題,指出了應用刷卡排污的技術手段在環境精細化管理中發揮的作用,并提出了相關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刷卡排污;排污許可
中圖分類號:X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2-0-01
Abstract:As the core system of the fixed pollution sourc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system,the sewage permit system requires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he total pollutant discharge control system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redit card sewage system and the pollutant discharge permit syste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atest reform forms.Analyzed the existing problems,pointed out the role of the technical means of applying credit card sewage in the refined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application suggestions.
Keywords:Credit card sewage discharge;Sewage permit
1 刷卡排污制度
企業刷卡排污總量自動控制制度作為一項總量管理制度創新,是以落實企業環保主體責任、促進污染減排、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集成了排污許可證、排污權交易、總量控制、在線監控等多種監管形式,是有效發揮政府政策宏觀導向作用的技術載體,其主要模式是應用排污許可證IC卡電子證照,建立一套企業環保身份驗證體系,將涉污企業的相關信息通過電子證件管理起來,做到“一企一證一卡”,從而實現對企業點源的環境管理制度從濃度控制向濃度、總量雙控制的轉變[1]。
另一方面,刷卡排污也進一步落實了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由統一的管理平臺將企業污染排放濃度和總量全部納入監管,并對企業許可排放量限值進行預警預告。針對廢水排放企業,系統能夠根據環保主管部門的指令,關閉企業排污管網閥門,使企業不得再排放污染物;針對廢氣排放企業,總量控制系統同時監測企業生產過程工況,當污染物排放總量達到超標預警值時,建議深度開啟企業脫硫脫硝等污染治理設施,提高治理效率,降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濃度。系統通過以上技術手段督促企業用戶關注自身的總量排放數據,了解企業污染治理設施的運行狀態,切實落實企業環境保護主體責任。
2 排污許可證制度
排污許可制度起源于歐美國家,且美國、歐盟、日本等國家都已對排放水、大氣污染物的行為實行許可管理,目前已成為國際上一種通行的做法。自20世紀80年代末以來,我國先后在上海、杭州等城市開展排污許可試點工作,浙江省還于2015年開展了排污許可證改革工作,探索污染源“一證式”管理模式,優化審批手續,強化監管力度,明確企業的環保主體責任[2]。2015年9月,中共中央印發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完善污染物排放許可制,盡快在全國范圍建立統一公平、覆蓋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業排放許可制,依法核發排污許可證,排污者必須持證排污,禁止無證排污或不按許可證規定排污,可以說,基本明確了排污許可證制度的定位,即在環境治理中的核心制度地位。
2016年11月1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明確了排污許可證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和工作部署。為進一步落實改革要求,原環保部于2018年1月出臺了《排污許可管理辦法(試行)》,從規范排污許可證核發、合理確定許可內容、落實企業按證排污責任、依證嚴格開展監管執法、加大信息公開力度、健全技術支撐體系等六方面,明確排污許可證的定位,規定排污許可證的主要內容,規定排污許可證申請、受理、審核、發放的程序和監督管理原則要求,細化了環保部門、排污單位和第三方機構的法律責任等。
3 刷卡排污管理系統的應用
3.1 以河北省為例
河北省自2015年開始,建設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個行業刷卡(IC卡)排污總量監控系統,應用排污許可證IC卡電子證照,建立企業環保身份驗證體系,記錄企業排污信息,通過IC卡實時扣減排污總量指標,實現污染物的總量控制、總量削減和排污權交易等功能。主要包括企業端系統、數據傳輸網絡和省中心端的管理平臺三大部分,系統對企業污染防治設施、工況、污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科學核查核實,完成刷卡任務。環保部門可以在管理平臺看到的企業總量使用情況,如實際排放量、許可排放量、剩余排放量等,企業的各個產排污環節相關情況均處于實時監控,對偷排、漏排、超總量排放的將嚴肅查處。從以前的只管排放口到監控各生產環節,可判定企業污染物排放數值的合理性、真實性,刷卡排污總量監控系統的一大亮點,就是企業各個生產環節的污染物排放指標處于實時監控中,可以避免數據造假,同時降低了環保部門監督企業的人力成本。
3.2 以浙江省為例
在建設方面,浙江省上已建成2000多套刷卡排污系統,基本實現了市控以上企業全覆蓋。通過實施刷卡排污工作,環境資源“有限、有價、有償”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濃度、總量雙控的作用凸顯,促進落后產能淘汰和倒逼轉型升級成效逐步顯現。如紹興柯橋區,全區污水排放總量從最高時的90萬噸/日穩定在目前的54萬噸/日以內;寧波鎮海區,2014年對2家超總量用水企業實行了關閥停產,受關閥、處罰和征收額外排污費等措施的威懾,7家電鍍企業均進行了中水回用,全年中水回用總量達到1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