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志 劉麗芳 謝忠良 楊遠萍
(1.興文縣石海繭絲綢有限公司,四川 興文 644400;2.興文縣農業農村局,四川 興文 644400;3.四川省蠶業管理總站,四川 成都 610000)
興文縣多年來通常按照主干1尺(33.3cm)、第一支干7寸(23.3cm)、第二支干5寸(16.7cm)的“1-7-5”桑樹養型標準建設桑園,需三年養成投產基本樹型,第四年進入豐產期,樹型養成慢,投產周期長。
2018年興文縣石海繭絲綢公司科技團隊在省蠶業管理總站的指導下,開展桑樹快速豐產建園技術的探索試驗,探索在嫁接良桑栽植基礎上,如何實現當年定干養型、當年采桑養蠶,取得了初步成功:好田好地及肥培管理較好的新栽桑園一年完成養型,山坡地土質稍差的新栽桑園一年半年完成養型,實現快速豐產建園。今年我縣進一步總結與改進養型技術,去冬今春全縣新栽桑園708.3hm2(10625畝),全面推廣快速豐產建園技術,效果顯著。
用嫁接苗,按“6215”或“622”規格,秋栽桑。第二年開春后,第一次剪伐,在3月10日前離地15cm左右,在健壯桑芽上方1cm處斜剪一刀,留頂端一個芽生長,去掉下方多余的萌芽,后期注意繼續疏芽。
第二次剪伐,在5月上旬待新稍生長到離地50cm左右時(2018年是離地43.0cm左右),離地40.0cm剪去稍端枝條(2018年是33.3cm),頂端留兩芽無葉柄,其余的葉和芽全部取掉(去年是摘除下部全部桑葉,發芽后保留頂端2個芽生長,其余下部萌芽全部取掉)。
第三次剪伐,在6月中旬待新稍長至離地66.7cm左右時,離地57cm剪去稍端枝條,頂端留兩芽無葉柄,其余的葉和芽全部取掉(2018年是摘除下部桑葉,發芽后保留頂端2個芽繼續生長,其余下部萌芽全部取掉),養成兩根一級支干。
第四次剪伐,在當年冬季12月份,離地74cm剪去上部枝條,養成四根二級支干。
從4月中旬開始到8月中旬,每隔一個月施肥一次,原則上薄施勤施,由淡到濃,多用農家肥,確保5次施肥。
采取以上四次剪伐,當年即可養成一根主干、兩根一級支干、四根二級支干,形成投產基本樹型,次年每株桑樹有8根枝條進入豐產期。
興文縣共樂鎮大沙壩村3組徐淑梅。平壩好田好土,2017年底栽嫁接良桑2.7hm2(40畝),2018年探索試驗當年養成主干、一級支干和二級支干。當年養蠶43張,生產蠶繭2257.5kg,產值10.72萬元,單位面積桑園養蠶收入2680元,加套種收入達到3000元以上,比種植水稻增加一倍收入。2019年其桑園已養蠶4批養蠶81張,預計后三批養蠶48張,總養蠶129張,單位面積桑園養蠶3.225張,預計養蠶收入25.8萬元,加套種收入28萬元以上,單位面積桑園土地綜合收入7000元以上。
興文縣大河鄉東龍泉村6組鐘朝壽有5.3hm2(80畝)坡地桑園,2018年試驗探索當年養成主干和一級支干。實現養蠶36張,產繭1902kg,產值9.02萬元,單位面積桑園平均收入1127.5元,加套種收入1500元以上,與種植水稻收入相當。2019年鐘朝壽桑園已養蠶4批,養蠶75張,預計后三批養蠶55張,全年總養蠶130張,單位面積桑園養蠶1.625張,預計收入26萬元,加套種收入30萬元以上,桑園土地綜合收入3750元/666.7m2以上。
興文縣2018年冬季和2019年春季,在浙江采購嫁接良?!稗r桑14號”桑苗,新栽桑園708.3hm2(10625畝),其中用好田好地栽桑321hm2(4815畝),全部推廣當年養成主干、一級支干和二級支干,其余387.3hm2(5810畝)栽桑土質適當差一點的,全部推廣當年養成主干和一級支干。正秋開始陸續采葉養蠶,預計全縣新栽??稍黾羽B蠶6000張以上,為蠶農實現當年栽桑當年收入1200萬元以上,單位面積桑園平均收入1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