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等8部門近日發布了《關于在部分地區開展甲醇汽車應用的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推廣甲醇汽車在部分地區應用,主要基于以下兩點考慮:一是甲醇汽車關鍵技術問題基本解決;二是便于利用資源較充足的劣質煤炭資源。我國煤炭資源40%以上是高硫煤,不適宜直接作為發電或工業燃料,但可用于生產甲醇。目前我國煤基甲醇占比約75%。2018年國內甲醇產量為5 295萬噸,開工率約60.3%,處于產能過剩狀態。
與常規汽車以及新能源汽車相比,甲醇汽車能效居中,經濟性優勢較為顯著,但全生命周期碳排最高。甲醇汽車接受度與地方政府政策、產業配套和應用領域關聯較大,公共用車領域較易推廣,私家車市場接受度較低。
總體看,甲醇汽車推廣對國內煉油產業影響有限。2018年全國甲醇燃料消費量69萬噸,約占全國汽油終端消費總量的0.5%,占汽油替代燃料的5.3%。近幾年甲醇燃料消費介于50萬~70萬噸,絕對及相對規模均較小。同時2020年乙醇汽油全國推廣,甲醇汽車整體規模將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