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旆,臧楠棋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哈爾濱軟件研究院,哈爾濱 150040)
SIM技術和eSIM技術有著不同的工作原理,SIM是將芯片進行較高程度的集成。SIM在不同階段主要是容量的不同,比如可以存儲多少信息,可以存儲多少聯系人的信息等。其實SIM卡在手機中是一個很普通的物件,沒有太大的必要進行技術的創新和研究。但是隨著現在技術的發展,智能手機成為現在研究的重點,也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SIM就帶來了一些麻煩,比如各種型號的卡會導致一些兼容性的問題。
所以為了克服這些問題,就需要對SIM進行進一步的研究,那么就有了SIM技術,該技術主要是運營商將卡號給與卡商,由卡商生成密碼,直接生成的密碼導入SIM卡,之后就是移動等企業會買SIM卡,最后將成品賣個用戶使用。與此不同的是eSIM卡是將他的載體一起賣給用戶,只需要用戶進行激活就可以使用了,所以相對來說會更加安全,更加方便。
eSIM卡往往是把我們之前用的SIM卡嵌入到我們需要的設備當中,他是設備的一部分,不再是一個可以拆除的部分。這樣的技術就會給用戶一些選擇的空間,可以讓用戶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套餐,那么就會有更多的用戶來購買產品,對于企業也是有意義的。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是目前主要的eSIM組織,該組織定了兩中eSIM標準,第一個標準主要是針對的M2M市場,包含:物聯網和車聯網;第二個標準主要是針對的一般的消費市場,包含手機等方面。雖然現在是兩個標準,但是我們終極目標是兩個標準的結合。eSIM標準的制定主要是由中國聯通主導完成,通信標準是2016年開始啟動,兩年內預計完成。
(1)便利性:eSIM技術相對來說將會讓產品更加輕便、更加實用,而且主要的優點是可以非常方便的更換運營商,這樣對于用戶來說多了一種選擇,同樣也會促使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促進產品的優化,更好的服務用戶。另外這種技術可以方便用戶同時用多個手機號碼,而不再需要更換手機,這樣就會更加方便。
(2)成本:eSIM可以讓消費者更容易更換運營商,所以之前的那些計費方式和長期合約也就會消失了。這樣可以很大程度上節約成本。
(3)安全性:首先手機再也沒有SIM卡的需求,當然就不會存在不法分子去想方設法破解手機了。其次對于企業來說,他們對于用戶的身份驗證就可以通過eSIM卡進行,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安全性。
eSIM技術使用戶可以切換不同的運營商網絡,不再綁定于某一家運營商,這種技術給運營商帶來了方便,但是也有不利的地方,因為給了用戶更多德選擇,那同時也就給運營商帶來了很多的挑戰:一是原有SIM卡的采購體系和供應模式發生了變化,導致原有的運營商主導變為終端商主導。二是eSIM產品的檢測、認證等環節將變成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負責。三是SIM卡原有的基礎增值業務將會消失,原有的業務流程如開卡、銷卡也將會全部改變。四是運營商之間的競爭將越發激烈,包括價格競爭和更優良的服務。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車聯網和物聯網技術在迅速發展,那么eSIM卡也隨之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在這些領域中,eSIM技術更易進行整合使用,應用前景更加廣闊。
首先,車聯網對通信的要求更是安全性的需求,嵌入式卡在安全性上更有保障。當車輛發生事故時,傳統插拔卡不能正常使用,在車主無法進行操作的情況下,車主跟后臺的主動通信中,eSIM的關鍵作用得到體現。因此,eSIM技術保證了機密性,沒有被授權的用戶沒有辦法獲取并使用,除此以外,還確保了整個車聯網系統能夠被管理者監控,被授權的用戶可以正常應用系統。
其次,在物聯網領域中,eSIM技術實現的是卡號分離,但運營商提供的服務是與號碼綁定的,而物聯網中有許多大規模覆蓋和單向數據傳輸的使用,就很好的體現出eSIM卡的優點。物聯網是一種成本較高的技術,同時對于安全性等的需求很高,所以之前的SIM就無法滿足它的要求,而eSIM卡則更加方便。物聯網設備中只需要嵌入一張白卡,白卡里含有不同運營商的身份識別,通過單一管理平臺可以安全的遠距離的空中傳輸完成運營商安全認證,不需要拔插SIM卡。
最后,對于智能手機來說,eSIM為手機提供聯網接入功能受到大量阻礙。發展相對緩慢。但對于可穿戴設備如智能手表來說,其發展明顯快于智能手機。并且,相對于手機、汽車等設備,可穿戴設備的內部空間小,eSIM卡的所占空間較小,同時具有很好的穩定性,那么就很好的克服了可穿戴設備的空間問題和穩定性的缺點,相比SIM卡是個更好的選擇。除此以外,eSIM卡可以給用戶提供更方便的業務辦理方式。
eSIM技術處于不斷向前發展的進程中,從長遠來看,eSIM技術對于用戶和整個行業來說均是有益的。eSIM技術普及之后,任何搭載eSIM的設備均成為互聯網的一部分,可以進行互相通信。eSIM技術將在手機、智能穿戴、物聯網、車聯網等行業共同發展,其前景值得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