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 靜,徐 婷,閆 婷
(河北北方學院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張家口 075000)
ADDIE模型包括5個要素,分別是:Analysis(分析)、Design(設計)Development(開發)、Implement(實施)、Evaluation(評價)。該模型是教學系統模式的高度概括,改變了教學活動之間孤立的狀態,是解決教學設計需求的有效系統方法[1]。《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是通信類專業的一門較為重要的專業課程,有較強的理論綜合性和動手實踐性。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課,對學生而言,是學習難度較大的一門課程。運用ADDIE模型來構建《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課程,根據學生學習隨時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環節,有利于提高該課程的教學質量。
ADDIE 模型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要學什么,也就是學習的目標;二是如何去學,也就是學習策略;三是取得的學習效果,也就是對學習的評價;這三方面的內容主要從分析(Analysis)、設計(Design)、開發(Develop)、實施(Implement)、評估(Evaluate)五個環節來完成。這五個環節既是獨立的,又是相互聯系的。在實際運用的時候,既要兼顧整個系統的整體性,又要根據實際情況做到靈活地、動態地調整。
基于ADDIE的課設計模型主要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對于課程的不同需求,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注重學生的差異性。依據ADDIE 模型和教學設計理論,建立《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課程模型。
(1)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是整個模型的首要環節。從課程本身的性質來分析,《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是通信工程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在通信類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分析階段關鍵點在于確定教什么。
學習需求分析,明確教學目標。本課程要求學生了解和掌握移動通信的基本理論,可以分析一些簡單的移動通信系統,并能夠參與移動通信系統的管理維護工作。
學生分析,提升學生興趣。學生基礎不平衡,學習興趣差異明顯,加上本課程需要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通信原理、信息論與編碼等較多的先修課程,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缺失。
(2)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是確定如何教的問題。《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是通信類專業的高階課程,主要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因此,教學設計要根據課程需求,結合相關案例分析、研究。
教學目標設計。根據本門課程的教學特點,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GSM系統的基本工作原理,理解和掌握4G LTE-A的基本原理與關鍵技術,了解未來移動通信的發展方向。
教學方法設計。以調動學生積極性和自主學習為核心,案例結合實驗為主線,建立教學方法體系;與當地的電信運營商聯系,組織學生實地參觀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是核心階段,根據學習目標開發教學活動。結合多媒體技術,教學課件,視頻播放等,豐富理論教學;配合實驗,教學生搭建系統平臺,完成網絡優化,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邀請校外本行業的專家來為學生做學術講座,拓寬學生的視野,能使學生掌握通信領域最前沿的知識。
(4)實施階段
實施階段是教師采用教學模式和教學策略組織課堂的過程。課前,教師利用豐富的通信手段,建立學習交流群,發布本節課的重點難點內容,要求學生提前查閱資料;課程教學中充分運用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教學法、討論法等多種方法進行教學;課后,加強自主實驗環節,如路測實驗,讓學生自主開展對路測的研究,提高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
(5)評價階段
評價階段是對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的衡量,始終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學評價的重要功能有兩個,一是是檢驗學生的學習結果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二是教師的教學設計是否有效,是否提升了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評價的結果是為了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水平,增強學生學習的動機,促進教師與學生共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
(1)提高教學質量
采用ADDIE模型來設計課程,通過任務、項目式的教學,讓學生對該課程產生興趣,自主探究、主動學習,充分利用上課的50分鐘,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2)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ADDIE模型的運用,要求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才能充分、有效地發揮出其作用。教師通過對課程的精準把控,重點要求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使學生增加對難度較大課程的學習興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基于ADDIE模型的《移動通信原理與技術》課程的設計,使動態的教學活動有序可尋,改變了各教學階段孤立的狀態。ADDIE模型的教學評價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通過收集不同的教學數據,對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參與度等進行量化性的評價,直觀地衡量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手段的是否可行并及時進行修改,全面提升課程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這是課程教學改革的真正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