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暢
(中國民用航空華北地區空中交通管理局,北京 100000)
民航通信網絡是一種服務性網絡載體,可以為民航各單位之間的信息傳輸和數據共享提供服務。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民航通信面臨著更加龐大的數據量,想要保證通信效果,必須提升數據處理能力,ATM技術本身不僅靈活性強,而且能夠對數據傳輸過程進行預測,提升數據傳輸速度和數據處理效率,具備相當顯著的綜合性能。
ATM(Asynchronous Transmission)中異步傳輸技術,能夠將比特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分別傳送,屬于一種新型網絡技術,經過不斷發展,ATM技術不僅具備了較強的靈活性,而且可以在對傳輸過程進行預測,從而避免或者減少外部因素的影響。在ATM技術的支撐下,可以保證較快的數據處理和傳輸速度,也可以超脫時間、空間的限制,能夠實現信息共享的最大化。
一是靈活性,ATM技術能夠依照實際需求,對局域網中的速度進行合理分配,從而適應不同網絡環境,有著較強的靈活性;二是高速性,ATM技術能夠減少數據傳輸過程的協議控制,將數據傳輸延遲時間減少,而且先比較其他網絡,數據傳輸速度更快,可以滿足不同局域網業務的需求;三是功能性,ATM技術屬于一種接受業務的平臺,可以實現對于聲音、圖片等業務的快速接收,也可以進行相應的拆分、交換等,有著良好的功能性;四是安全性,局域網通常都必須具備較好的安全性來保證數據安全,ATM技術中,任何一個用戶采用的都是單獨的寬帶網,在存在數據傳輸需求時建立連接,傳輸任務結束則斷開連接,能夠提升信息的安全性[1]。
當前,ATM技術在我國民航領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依照區域大小,技術應用引發了分層管理模式,可以將現有的ATM民航通信網絡分成四個不同的層次,一是總指揮中心,二是上海浦東機場,三是分布在7個地區的管理中心,四是核心層次,可以實現對所有民航領域ATM技術的管理。層次的合理劃分實現了對于各個區域的有效管理,配合通信網絡,能夠保證民航中各項事務的順利實施,不僅可以有效節約處理時間,還能夠推動民航數據傳輸的穩定發展,對于民航事業的繁榮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
民航通信系統建設中,因為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系統主干網逐漸完善,在確保多技術兼容的同時,也可以滿足各個部門的通信要求,保證傳輸安全,為民航提供良好服務。不同技術有著不同的應用效果,對于應用環境同樣有著不同的要求,以ATM技術為支撐,各部門可以依照自身需求,對技術進行優化選擇和集中調控。以ATM技術構建民航通信系統主管網,可以實現ATM邊緣交換機LANE接口與民航系統現有局域網的有效連接,對于不同形態的傳統局域網,ATM都表現出了良好的兼容性,這也使得其在民航通信領域的地位變得越發穩固。在民航通信系統主干網中引入ATM技術,可以推動新舊數據傳輸網絡的無縫過渡,對于系統用戶而言,無論是操作界面還是操作方式都不需要進行更改,使用更加方便[2]。
從目前來看,雖然ATM技術的引進使得民航通信系統發生了很大變化,不過系統中現有的通信網絡至少在未來一段時間內,依然會繼續發揮作用,因此,在引入ATM技術的過程中,應該充分考慮現有的數據傳輸網絡。比較常見的ATM技術應用方式有兩種,一是構建起與現有窄帶數據傳輸網絡平行的ATM寬帶傳輸網絡,用戶在使用時,根據數據傳輸需求,進行網絡切換,這種方式有著較好的適用性,可以充分發揮現有數據傳輸網絡的資源優勢,不僅技術相對成熟,而且能夠節約成本,有利于ATM技術的平穩滲透;二是借助ATM電路仿真,在寬帶接入網中開展窄帶業務,信息可以經仿真接口進入交換機,實現高速傳輸。
民航通信領域的數據傳輸工程量巨大,內容復雜,要求以先進技術為支撐,實現管理優化。ATM技術本身所具有的高效率、靈活性、安全性等特點能夠為數據傳輸工作提供支撐,在民航通信領域可以發揮出相當明顯的優勢,不過其本身也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技術人員在實踐中做好改進創新,推動民航通信朝著高智能化、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3]。
總而言之,將ATM技術應用到民航通信領域,能夠實現通信網絡的無縫對接,方便終端用戶平滑轉換操作對象,也可以對網絡業務進行拓展,保證良好的工作效率,使得民航事業有著更加優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