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雷

這幾年,我做智能終端設備,包括現在做人工智能,感悟還是蠻深的。因為這幾年來營銷發生了特別大的變化,有好多朋友問我,你怎么還在做營銷?因為我對這個行業,第一熱愛,第二敬畏。
5G時代,泛智能終端的設備AI初級產品和IOT,也就是物聯網產品,也是雷軍或者其他廠商做的ALT。這個行業未來可能會取代手機這個行業。我們現在很多人喜歡講蘋果,但我個人覺得蘋果在未來競爭當中,其實是有很大威脅的。在物聯網和整個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的情況下,諾基亞那么大的公司已經倒閉,說明這個行業實在太恐怖了,很多時候不是你做得不好而倒閉,而是有這樣那樣的原因,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順勢而為。
簡單說,中國營銷進程根據驅動因素可粗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次驅動:品牌驅動。在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初期,中國的營銷一直是品牌驅動,在快速消費品和家電行業表現尤其明顯。從賣方市場進入買方市場,營銷開始體現價值。迅速的產品同質化和進入微利時代,競爭加劇,差異化的本質就是品牌化。但在“品牌驅動”年代,品牌對消費者的研究依然是模型化和模糊的。
第二次驅動:用戶價值驅動。在進入互聯網,尤其移動互聯網時代后,用戶價值得以凸顯。大數據能夠讓我們把營銷精確到個人,大數據不僅發現了消費的奧秘與趨勢,也從個體上定義了消費本身。因為我們處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和智能終端的時代,消費者就是一個人,他不是一個群體。
第三次驅動:算法和高科技驅動。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我們不僅對消費進行總結,我們也可以對未來消費趨勢進行預測。我們看到很多大數據營銷的產品,其實這是一個人工智能的算法產品。高科技不僅推動了產品的進步,高科技也是一種IP,一種自帶的“營銷流量”。我們都知道電商已經從流量經濟時代進入到一個社交時代,進入到一個內容的時代,現在最火的不是一些流量電商,而是一些內容電商和一些社交電商,它自己就是強IP。高科技是一個天然就能產生內容的行業。高科技創造的是全新的行業,全新的市場,是真正的藍海。它發現了以前消費者自己都沒有發現的東西。
AI現在才剛剛開始,但是在很多城市的機場,我們已經可以看到一些AI初級產品,這個機器狗,那個機器貓,還有機器人。這些公司估值都非常高,但事實上這都是基于人工語音的初級產品。未來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有大數據,有云計算,有量子等等,它會為這個世界帶來全新的一個業態。
整個人工智能行業是怎么樣來構思商業場景商業邏輯?獨角獸的營銷模式是“高科技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的不同場景應用+用戶價值的獲取+入口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