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明昊
適合話題:規則意識;法制淡漠;突發事件;公共安全
前段時間,重慶公交墜江事故始終牽動著人們的心。乘客劉某在乘坐公交車的過程中坐過站,要求停車但遭到拒絕,因此與正在駕車行駛中的公交車駕駛員冉某發生爭吵互毆,最終導致車輛失控墜江。
從此次墜江事故的起因以及今年輿論場上反復熱炒的高鐵占座等事件來看,規則意識的淡漠是最基本肇因,相關當事人的行為未能體現出足夠的法治思維。很多時候,一時喪失理智,就需要為此付出慘痛的代價。
加大力度預防突發事件的同時,也要明確,法律法規是人造物,它不同于自然法則的不可違背性,既可以遵守,也可以違反。這意味著,真正有效力的法律法規,既依靠強制力,也根植于其中蘊含的道德律令對人心的影響力。社會成員的過界行為,極有可能造成重大的安全隱患,攻擊公交車駕駛員明顯就是一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因此,這件事對社會全體來說也是一次安全教育:在公共場合,切不可放任戾氣,對規則、對自己以及他人的權益都需要有足夠的敬畏。
改革開放40年,意味著中國社會的復雜程度前所未有,不可避免會存在各種糾紛,產生一些矛盾。在這個背景下,更需要明確相關的社會機制和規則,在全體社會成員心中根植遵守底線的共識,唯有如此,才能營造出更有安全感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