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自信
窗外的雨停下很久了,我還坐在離你不遠的椅子上聽著你的諄諄教導,半年了,許是太久沒有出現這樣的場景,我竟格外的想念,和你聊了起來。
2018年的6月,太陽如往年一般炙熱,大地萬物也還在倔強生長,我以為你在離我幾百公里外的工地上汗流浹背地干活兒,沒想到你卻趕了回來接我回家。你說,你也曾想像別人家的父親一樣,在下午五點的校門口等待收回利劍走出考場的少年,可你不行,因為責任和擔當。那一刻,我竟然有一絲難過和心疼,出身寒門,幾代農民,你依舊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讓后代過得很好,可我卻沒能讓你如愿。
2017年6月,我高考結束,你騎了一個多小時的摩托車來到我的學校,就為了幫我提東西回家,我知道太陽很大,你很好。那一天,我可能永遠不會忘記當我的同學大包小包地把行李放進汽車后備箱,滿臉輕松愉悅時,我的父親卻還在折騰著要怎么安放行李才會占更少空間的場景。我不敢去羨慕那些家境比我好很多的同學,也不想去抱怨什么,生而為人,我的家很棒,我的父親很棒。
我的行李還是太多了,整理過的書籍裝滿了一整條曾裝過豬飼料的袋子,你似乎知道我的想法,打趣說:“不用擔心,傻閨女,袋子是洗好的,畢業了書要帶回去,就知道你舍不得。”“確實舍不得,這是三年青春啊,爸。”“帶回去也行,可好像沒你坐的位置了。”我只是淡定地說了句我坐公交,到時候轉站。你笑呵呵地說好好好。
你回去的時候,還擔心我沒錢坐車,特意從口袋里摸出來50塊錢,我拒絕了,可你還是硬塞給我,叫我路上買點吃的,不要餓壞了。我看著“滿載而歸”的你在人群中特別顯眼,竟然很是心疼,我的爸爸,你還是那個最愛我的人,可歲月卻不饒人。
坐在公交車上看著來來往往的車輛,我竟有些出神,我不知道結束高三是徹底的解脫還是有更大的責任在等著我,自己心底也有一種擔心的感覺,害怕自己真沒考好,沒能讓父親以我為傲。當在學校門口看到那個與眾不同的人時,他說的第一句話不是問我考得怎么樣,而是說“考完了,就可以開開心心去玩了,有三個月假期真的不錯哦”。父親就是這樣,他永遠都不希望我背負著壓力去生活,他希望我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他是個農民,卻用了最好的方式去愛我。
半路上,當車子開出加油站的時候,我居然看到了那一抹熟悉的身影,我不知道是不是老天故意的,他就坐在車子上旁若無人地啃著面包。在那一剎那,我想要下車,卻還是沒有勇氣,他肯定不想讓我看到他現在的這副樣子,他在我心里一直演繹著一個倔強而又特別棒的父親形象。我突然想起朱自清先生寫的他父親給他買水果的畫面,縱然前方崎嶇,他還是毅然決然。
回到家,我還是沒和他說我在路上看見他了,怕突然的煽情壓垮他的堅韌。
成績出來的那天,他裝著滿不在乎的樣子,我知道,他是怕帶給我壓力。成績出來了,過本科線32分,他感嘆說自家終于出了個大學生,而我卻沉默了好久,因為這個成績只能報需要交一萬多元學費的大學。
報志愿的那幾天,他看志愿參考書比我還認真,苦口婆心地勸我報考本科,我猶豫了許久,還是同意了。
8月初我從打暑假工的地方回來,眼睛又紅又腫,他不敢和我提起大學二字,因為一分之差,我錯過了心儀的專業,我艱難地說要復讀,他的臉上寫滿了失落。
他還是送我去復讀了。離開學校的時候,外面下了很大的雨,他還是固執地騎著那輛載著我走過許多路的摩托車離開了。我看著漸行漸遠的他,暗恨自己當初為什么不再多努力一點兒,都說別跟錢過不去,可我過去了,卻敗在了小小的一分上。
補課開始了,一群選擇復讀的人集中在一起,氛圍像高三一樣沉悶,可又不同于高三一樣,畢竟這是少數人才會選擇的“高四”。我低著頭看著那些已經兩個月沒有翻過的課本,越發難過起來,我不知道是害怕壓力還是害怕辜負。
整個學期,我沒有給父親打過電話,也沒有回過家,哪怕凌晨走在回宿舍的路上,無人陪伴。
到18歲生日時,已經是11月份了,我收到父親寄來的一雙鞋子和一小段他親自寫的話,字里行間鏗鏘有力。我知道18歲的成年,意味著以后的日子不管是平淡還是榮華,都要靠自己走出來,但我還是很感謝我的爸爸,在“高四”沉悶的日子里給我送來感動。
第二個學期,每個月放假我都會喝到父親叫鄰居幫忙熬的營養湯,雖然他不在身邊,但他還是陪我度過了整個“高四”。因為當班主任課代表的緣故,偶然聽班主任說起,我父親會隔三差五像打卡一樣打電話向他詢問我的日常,卻總是對老師說不要告訴我。
第二次高考如期而至,我坐上了去另一個學校考試的公交車,路上停下來的行人很多,當我透過窗戶看著那些如我父親般年齡的人對著我們伸出加油的手勢時,不由得感慨萬千。也許他們的子女正和我一樣奔赴考場,努力和那幾張試卷戰斗,為的就是未來的前程錦繡,父母總是這樣,希望你比他們過得更好。
和去年一樣的場景,他來接我了,兩個人沒有多說什么,只是習慣性地把行李收拾好。我知道這一年真的對我們都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對我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去了一個比去年更好的大學;而對于我的父親而言,金錢和時間在不斷流逝。
8月的時候,我收到了省內一所二本院校的錄取通知書。這一次,父親臉上滿滿地洋溢著興奮,雖然不是他一心想要的師范,但結果也算是不錯,我終于安下心來。
9月1日,我還沒有開學,父親便坐上了去工作地的列車,第一次,站在車外送人上車的成了我。我沒有哭成淚人,眼眶卻有些泛紅,因為我真的該長大了。
我也離開了沒有他的家,去了遠方的大學,未來我希望我能靠自己的努力,讓自己變得更好,更堅強。
如今,父親和我都在各自的地方過著各自的生活,我也早早給自己寫下新目標,生活雖苦,但那個陪我長大的人,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