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厚春,王茂春,范方玲子
(貴州大學 管理學院,貴州 貴陽 550025)
隨著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商業模式在不斷創新,物流行業與時俱進,積極參與“互聯網+物流”的創新。眾包物流可以整合社會資源、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逐漸在物流市場占據一席之地。在“互聯網+”的大環境下,眾包物流的運作涉及諸多參與主體,眾包物流的發展也離不開各參與主體的相互協作,互惠互利。
在學術上,很多學者對眾包物流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邱洪全(2018)基于TAM(技術接收模型)分析了影響大眾參與眾包物流行為的因素,對探討大眾參與眾包物流的機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1];唐秀麗等人(2018)詳細介紹了基于眾包物流的高校快遞配送模式[2],并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證明了其可行性;周建峰(2018)以亞馬遜為例分析了零售眾包物流模式的競爭優勢,對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提出了積極意見[3];張光明(2018)分析了眾包物流的運營模式并對眾包物流的管理政策提出了建議[4]。可見,眾包物流研究較為深入,但基于物流主體對眾包物流運作模式進行的研究鮮有涉及。
所謂眾包物流,就是將眾包的理念應用到物流領域的新型的物流運營模式,是指將原來由專職配送員所做的工作,以自愿、有償的方式,通過互聯網這個平臺外包給社會上的非特定群體,他們自由、自愿地承擔這一任務,將貨物最后配送到消費者手中,以獲取相應的報酬。
一方面,眾包物流能最大化整合社會閑置資源,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庫存成本和資產負擔,提高社會物流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眾包物流也能創造新的工作崗位,參與眾包物流配送過程的個體能從中獲利,對社會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
眾包物流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收取物流企業加盟費、眾包承運人的管理費用、訂單抽成、平臺廣告費以及金融投資等。眾包物流需要形成規模經濟,考慮戰略需要,眾包物流訂單量和眾包承運人數量是構建眾包平臺的核心競爭力,關系眾包物流企業盈利,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國內從事物流眾包的平臺有人人快遞、達達、閃送、快遞100、51送等,主要集中在快遞、餐飲、零售業與O2O平臺對接實現線上與線下的對接與融合。京東、蘇寧、亞馬遜等電商巨頭也看好眾包物流,分別推出“京東眾包”、“蘇寧眾包”、“On My Way”等眾包物流產品。
眾包物流在我國尚屬于新生行業,圖1為眾包物流運作現狀圖,該模式簡要說明了眾包物流的現狀及簡易運作流程。目前眾包物流的基本模式有B2C、C2C、P2P三種,其區別是眾包物流訂單供需雙方之間的團體性質,但其實質是眾包物流訂單供需雙方之間信息的對接。一般來說,眾包物流的需求終端大多為個體消費者或小型商戶,具有隨機性、分散性等特點;眾包物流訂單的供給方大多為電商、中間物流商或者零售商,眾包物流訂單供給相對穩定,便于管理。
眾包物流的市場活躍,但運營管理及服務存在著以下的問題:

圖1 眾包物流運作現狀圖
有用戶曾因眾包物流無故丟失一件商品,投訴到國家郵政局,得到的回饋是,“物流我們管,但眾包的模式沒有相關監管部門監管,以后建議還是使用正規物流”。《郵政法》規定從事快遞業務必須取得經營許可證,對于眾包承運人而言,在國內其合法性也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可以參照。這體現出市場不成熟,相關行政機構還未形成成熟的管理機制,對眾包物流行業進行有效地支持和管理的問題。
目前眾包物流承運人多為社會人員,參與眾包物流多為兼職,并非企業正式員工,眾包物流服務的質量問題也是一大風險,眾包物流準入門檻較低,承運人缺乏物流專業化的培訓,在完成眾包物流訂單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操作不當而導致貨物損壞、配送不及時等問題。這體現出來的問題是培訓機制的不健全以及保險機構也未在眾包物流過程中產生作用。
標準化問題對于傳統物流尚屬一個痛點,眾包物流中關于管理、實操等領域同樣需要標準化的規范,例如:許多企業建立了自己的信息系統,但編碼、計量單位、數據傳輸格式等的不統一使得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存在障礙,從而影響物流運行效率。
眾包物流平臺的用戶使用眾包物流平臺的前提是提交機構或者個人的詳細信息,如:姓名、身份證、手機號、駕駛證、健康證等。此外消費者的消費訂單信息也暴露于眾包物流平臺之上。個人信息的商業價值決定了其必將成為商家的圍獵對象,基于市場上存在的用戶數據被用作黑市交易為企業牟利的現狀,信息安全問題也必然會是眾包物流發展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眾包物流的參與主體包括供應商、眾包發起者、眾包平臺、眾包承運人、消費者、網絡運營商及相關的保險機構、金融機構和行政機構。其中,眾包平臺將完成創建訂單、接受訂單、完成訂單、訂單支付、訂單評價、客服處理等一系列線上流程,是眾包物流的技術支撐。
眾包物流運作模式如圖2所示,眾包物流的運作中供應商既是服務提供者,同時也有可能作為眾包發起者,我國這一現象最為明顯的出現在外賣O2O行業;消費者在眾包平臺創建即時訂單時,也充當著眾包發起者的角色。即便社交網絡充斥著人們的生活,但手機通訊仍然是溝通最可靠的方式,而且在進行網上支付時,手機驗證碼驗證是作為支付最后確認的第一選擇。行政機構與市場共同構建起眾包物流的運營環境,培訓機構和保險機構則為眾包物流提供了很好的基礎保障。
眾包發起者在眾包平臺創建眾包物流訂單后,眾包承運人看到眾包物流訂單信息時在眾包平臺進行選擇接單,然后到訂單指定的地點領取貨物,最后將貨物配送到消費者手中,并獲取相應報酬。眾包平臺在眾包訂單完成過程中將對眾包承運人進行實時監督,并將訂單完成信息反饋到平臺上,眾包發起者可以對眾包承運人完成眾包訂單的業務情況進行評價。消費者購物訂單是眾包物流訂單的來源,但消費者不直接參與到眾包物流的過程中,只作為眾包物流的終端。一旦訂單商品出現損壞或丟失,就有可能會產生逆向物流,此時保險機構介入對眾包承運人及消費者進行理賠,尚不能妥善處理的,再交由行政機構進行協調。

圖2 眾包物流運作模式圖
眾包物流的發展需要政府相關行政部門的保駕護航,國家應盡快成立相關行政機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定科學合理的監管措施和協調機制,對危險品、易燃易爆物品等進行有效的防范,對商品丟失、損壞等狀況提供合理的解決措施。通過法律手段保護眾包企業、眾包承運人權益,保護消費者權益,減少民事糾紛,維護眾包物流市場環境,促進眾包物流又好又快發展。
眾包承運人的職業素養不僅關系到眾包服務質量,也體現著眾包物流企業的企業形象。眾包物流企業應建立專門的培訓部門或委托第三方物流培訓機構,加強眾包承運人的業務能力和業務素質培養,并建立健全相關的考核機制及問責機制,提升眾包承運人的服務質量,增加消費者、眾包發起者的滿意度,這是關系到眾包物流企業發展的戰略性問題。通過完善信用評價體系,將眾包承運人的服務質量轉化為信用積分并與銀行、醫保、基金、交通等相關部門的個人征信體系數據相聯系,進一步約束眾包承運人的業務行為,提升眾包物流服務質量。
眾包物流的標準化程度低將會阻礙物流企業之間的互聯互通,降低物流運行效率,影響物流行業現代化、智慧化的推進。政府應積極引導眾包物流企業參與行業標準化的制定并積極宣傳物流標準化,及時掌握行業標準動態,不斷完善適合我國眾包物流發展的標準,為眾包物流的發展提供助力。
在國家政策方面,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信部、人社部、稅務總局、工商總局、質檢總局、國家統計局印發的《關于促進分享經濟發展的指導性意見》中,強調了“依法嚴厲打擊泄露和濫用用戶個人信息等損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在技術層面上,對網絡層面、終端層面泄密的途徑和內容進行多維度識別和管控,對重要敏感數據存放位置進行定位并加以保護,防止主動或意外的數據泄露,從終端、網絡到存儲,全面保護用戶信息。
眾包物流打破了傳統物流企業的組織邊界,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組織結構,從運作模式上看眾包物流的運營結構并不復雜,但其中有著大量不確定因素,隨著互聯網時代營銷方式的不斷革新,給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也帶來巨大挑戰。在我國,眾包物流發展仍處于初期,運營模式、管理策略、誠信體系、法律法規等仍需不斷完善,物流標準化建設也需要政府機構積極引導,各相關主體積極參與。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相關制度的不斷完善,物流眾包模式必將展現其整合社會資源,提高社會物流效率的優勢,發展前景更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