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簡稱石科院)起草制定的ASTM國際組織標準“中間餾分及生物柴油調合燃料烴類組成測定 氣相色譜-質譜法”由美國試驗與材料協會國際組織正式批準發布(ASTM D8276-19)。這是石科院在國際石油產品領域制定的第三項ASTM標準方法,標志著我國石油產品試驗方法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再上新的臺階。
該方法是在由石科院主導制定的中間餾分中飽和烴及芳烴分離及測定方法(ASTM D8144-18)的基礎上結合雙柱GC-MS系統開發的,可實現柴油及生物柴油調合燃料等產品中鏈烷烴、1~3環環烷烴和1~3環芳烴等詳細烴組成的準確測定,具有分析速度快、操作簡單、環境友好等特點,可廣泛應用于柴油和生物柴油調合燃料產品的生產、使用和質量控制檢測中。
隨著環保法規的日趨嚴苛以及生物柴油等可替代能源的廣泛使用,柴油和生物柴油調合燃料中的芳烴、多環芳烴和脂肪酸甲酯含量的準確測定成為油品生產和環境保護的迫切要求。目前,常規的分析方法操作復雜,消耗溶劑量大,耗時長,且無法實現芳烴和脂肪酸甲酯組分的同時分離測定。為填補相關分析方法的缺失,石科院基于固相萃取以及氣相色譜-質譜技術,開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間餾分烴類組成成套分析技術。為推進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方法技術國際標準化,石科院國際標準制定團隊于2015年向ASTM國際組織提交“中間餾分芳烴、非芳烴和脂肪酸甲酯分離測定 固相萃取-氣相色譜法”新方法申請,并于2018年成功制定一項新標準(ASTM D8144-18)。在此工作的基礎上,ASTM標準制定團隊再接再厲,迅速以氣相色譜-質譜法為主要內容,時隔一年再次成功制定一項新ASTM標準(ASTM D8276-19),從而系統解決了柴油烴類組成測定方法的諸多問題。
作為ASTM國際組織的主要分支機構,負責石油產品領域的D02技術委員會擁有超過600位委員,成員來自于各大石油公司、儀器制造廠商和科研機構,每一項標準的制定及頒布都是各方利益進行博弈的過程,也為全球石化企業提供同臺競爭的機會。石科院制定的一系列石油產品領域國際標準,填補了相關標準的缺失,提高了我國油品分析技術的國際影響力,使我國石油產品試驗方法國際標準化工作邁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