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芳
(山西省大同市云岡區公路管理站,山西大同 037000)
這些年來隨著國內城市化進程的高速發展,公路工程建設事業也被引領到了一個新的高峰。國內的大部分公路均使用瀝青路面的形式,然而由于受人員、材料、機具、技術等相關因素的影響,造成了建成瀝青路面存在諸多問題,直接導致了瀝青路面路用性能不足、返工返修比例高,因此,探討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質量控制措施尤其重要。
綜合來看,瀝青路面施工體現著系統性和復雜性,其中包含著諸多的工序和環節,所以如果施工準備階段的路面質控工作不到位,缺乏系統性的規劃,則會嚴重影響后期路面施工的成效,因此,加強施工準備階段的路面質控管理尤其重要。具體來說,在施工準備階段應做好施工材料的選配質控、混合料的拌合、運輸質控以及混合料攤鋪機具的性能質量控制。
追根溯本,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好壞密切取決于瀝青原材料的質量水平。因此,在施工準備階段,務必要做好混合料中原材料的選配質控,一方面要選配品質優良且適合于路面施工具體情況的瀝青,另一方面要選擇有信譽的廠家作為原材料的供應方,與此同時,還要要求廠家具備一定的供貨速度,以保證施工過程中的供料及時。就瀝青來說,務必要結合現場的交通、氣候特征合理選用瀝青,一般情況,使用B級瀝青材料于次干路及以下等級路面,使用A級瀝青于主干路等級的路面。就粗細骨料來說,要取料于具備生產許可證的采石場,要保證取料符合規范和施工質量等級需要。
而原材料的拌合也密切關系著瀝青路面施工質量,以最大化提升瀝青混合料質量為目的,在拌合過程中務必要嚴把混合料比例、拌和時長以及溫度等要素,同時應該在最短的時間開展反復的拌合以保證混合料的拌合充分。除此之外,在混合料配置以及拌合的環節過程中,應立足于不斷優化拌和機具性能、改良拌合操作方式、推斷最優混合料混合比。值得注意的是,在混合料拌合完畢后,應該對混合料的溫度嚴格控制,具體包含對于混合料出廠、進場、鋪筑以及壓實等工序中的溫度控制。從運輸方面來談,要將混合料的運輸距離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以內,以防止過長的運輸距離導致瀝青溫度下降或者發生氧化,進而避免瀝青發生失效。與此同時,在運輸過程中務必要妥善做好保溫工作,保證瀝青的進場溫度達標。
在機具的選型方面,依據瀝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藝特征予以開展,從攤鋪、壓實、接縫等處理工藝需要,配備合適的施工機具,具體包含適用于路面寬度的攤鋪機;適合于初壓、復壓、終壓的壓路機(包含鋼輪壓路機及膠輪壓力機等);適合于接縫處置的切縫機和灌縫機具等。值得注意的是,在機具的選型過程中,務必還要仔細檢查機具的“三證”,并在保證機具質量的基礎上注意節約成本,盡量選擇具備多樣化功能的機具以有效控制現場購置機具的數量。
對于瀝青路面,其施工階段的質控管理尤其關鍵,同時質控包含著諸多內容,如隱蔽工程質控驗收、交接檢制度的實施等,在檢驗過程中,若發現諸如攤鋪、壓實、接縫等某一工序施工不符合相關操作要求,質控措施不全面不到位,務必要整改到位之后方可開展下道工序的施工,通過動態的、全方位的管理手段實現施工階段瀝青路面的質控。
在瀝青路面施工進程中,攤鋪施工技術尤其重要。在具體的攤鋪施工過程中,相關人員務必要選配合適的攤鋪機品種,并保證攤鋪施工速度在合理范圍內,即2 m/min~6 m/min,還要保證混合料攤鋪的整體均勻,避免漏鋪現象。與此同時,還要采用機械和人工攤鋪共同協作的作業方式,以提升攤鋪施工的成效。舉例來說,針對路面施工中的部分岔路口可以安排人工攤鋪,采取人工攤鋪可以彌補機械攤鋪不到位的情況,以保證岔路口位置混合料不漏鋪。與此同時,攤鋪施工技術還要控制好以下要點:
1)保證連接層以及面層之間作業的連續不間斷,要避免作業中止或者攤鋪速度隨意變更的情況,進而有效防止混合料的攤鋪發生斷層、托痕或離析等不良現象,最終保證攤鋪施工的整體性;
2)嚴格依據設計要求和試驗段的修正數據把控瀝青面層的攤鋪厚度和寬度等,進而保證后續路面施工的有序開展。
在混合料攤鋪長度補料到位后方可開始攤鋪成型的混合料壓實施工。在壓實作業開展過程中,應該對不同的壓實區域使用不同色彩予以標志,進一步依據設計順序實施壓實作業,同時要安排專人監督,防止壓實施工作業中存在壓實不到位或者重復性壓實等不當操作,進一步防止路面出現凹陷等病害問題,最終保證瀝青路面的壓實度符合要求。舉例來說,在施工中可以借助排壓方法,進而實施路面的流水壓實作業,最終達到強化不同壓實區域密實度的效果。與此同時,在具體的操作中,務必要依據初壓、復壓和終壓的工序作業。就初壓來談,應該及時在攤鋪后予以實施,防止攤鋪后未經壓實且放置過久的路面發生推移或者裂縫等病害,同時要實施兩遍左右的初壓,此外,初壓之后,要針對路面的平整度等情況及時復核并妥善處置路面不平整等現象;就復壓來談,依據具體的路面情況選用合適的輪胎壓路機品種,并制定合適的壓實遍數,復壓操作中要實施直至路面不存在明顯輪跡;就終壓來談,應使用振動壓路機實施兩遍以上的壓實,也應實施直至路面不存在明顯輪跡。
在攤鋪作業中就應該最大可能的降低路面中出現的接縫數量,并且要保證接縫處表面修飾密度等指標最大可能的與其余部位一致。
1)針對平行狀態的縱向熱接縫,要妥善處理接縫部位的瀝青處置,具體為使用靜力鋼輪壓路機,并將該壓路機緊跟攤鋪機布置,使用靜力壓實作業模式以保證壓實作業連續不間斷,最終保證接縫平順與密實。
2)對于縱向接縫來說,其往往布置在交通荷載引發的輪轍病害區域以外,因此務必要保證橫坡變坡線的重疊范圍不超過150 mm,還要保證下臥層接縫錯位距離在200 mm~300 mm范圍之內。
3)對于由客觀原因造成的接縫攤鋪作業中止,導致材料冷卻且必須到次日才能開展后續施工的情況,則要在攤鋪作業中止的部位合理布設橫縫,要保證橫縫的方向與混合料攤鋪方向相互垂直,最終保證路面接縫施工的質量達標。
值得注意的是,瀝青路面壓實完畢后并不代表著施工的結束,務必要做好施工驗收階段的路面質控管理。具體來說,這個階段的質量管控應根據相關質量評定標準開展,進一步復驗已完工路面質量,以保證已完工路面質量達標。與此同時,還要借助施工驗收階段的路面質控管理最大可能的發現路面存在的開裂、坑槽、泛油、車轍等病害,對于開裂病害可以采用乳化瀝青灌縫處治的措施;對于坑槽病害,可以采用修補法予以防治;對于泛油病害,可以采用碎石壓入法予以防治;對于車轍病害,可以對車轍部位予以銑刨并再次施作瀝青面層的防治方法。通過對癥下藥的采取相關處置措施,避免上述隱患在后續路面使用進程中引發病害。
瀝青路面施工具備著系統性和復雜性,任何一個施工階段的質控不到位都有可能引發后續使用中出現諸如車轍、開裂、泛油等病害,進而嚴重干擾公路的運行和使用。所以在實際施工中務必強化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階段的質控,以全面提升瀝青路面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