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邁阿密,國際隧道和地下空間協會(ITA)于第八屆Cutting Edge大會開幕前夕,舉行了2019國際隧協大獎的頒獎儀式,32項入圍工程與候選人進行角逐,最終評選出了8項大獎與1項終身成就獎。
年度重大工程 (5億歐元以上)——屯門隧道北段(中國香港)
香港屯門—赤鱲角海底接線隧道是香港最深、最大和最長的海底公路隧道,將在北側屯門和南側蘭嶼之間建設長5 km的公路隧道。
工程中使用了全球最大直徑盾構——φ17.6 m的海瑞克混合式盾構,掘進隧道區間長度為800 m,隨后將其刀盤改造為φ14 m,與另外1臺φ14 m的泥水平衡盾構共同完成剩余4.2 km的隧道掘進。為了應對海底隧道超過50 m的深度以及高達0.5 MPa的水壓,盾構配備了刀具監測儀、蛇形機械臂和換刀機器人等多項創新技術。
年度工程(5000萬~5億歐元)——區域接線運輸工程(美國)
區域接線運輸工程是一條橫跨美國洛杉磯、全長3.05 km的地下輕軌線,包含3個新的地下車站,工程總造價超過12億美元。
工程在隧道施工中同時采用了TBM法與SEM法,使用了1臺曾用于西雅圖地鐵線的翻新盾構,經過改制后,可以適應3.05 km的掘進中的急曲線段。在隧道施工的初期遭遇了極端地質,造成了工期延遲,但是施工方通過工藝優化與技術創新,最終克服了困難,并且提前2個月完工。
年度工程(包括翻修,5000萬歐元以下)——遠東鐵路隧道現代化改造(俄羅斯)
該項目對一條建于82年前的老舊鐵路隧道進行了現代化改造,對已經無法適應現代化鐵路系統運營的隧道進行了整體翻修,包括在隧道施工中安裝了全新的多層襯砌,加入了現代化的電氣、排水、通風、信號等系統。
據悉,整個改造過程較原計劃工期縮短了一年半時間,成本也僅僅是原計劃的1/3,施工后有效地提高了該段鐵路的運輸吞吐能力,并且降低了運營成本,改善了隧道周邊的環境,為其他地區的隧道現代化翻修改造提供了經驗借鑒。
年度技術創新——圖盧茲地鐵A線地下車站擴建(法國)
工程在不影響地鐵正常運營與乘客在車站內通行的情況下,拆除部分原有的地鐵隧道襯砌,并對3個地鐵車站進行擴建。擴建中不僅需要保障列車與乘客的安全,還需要盡量減少中心城區地鐵施工對于城市環境造成的影響。
工程始于2017年夏季,建設方在隧道周圍安裝了鋼撐與鋼板,形成了新的隧道鋼殼,并將施工現場與運營中的地鐵隔開,在鋼殼后進行連續墻施工、開挖與襯砌切割等作業。2018年完工時,地鐵A線的22萬乘客幾乎從未意識到他們曾穿行于地下施工工地的中心。
年度裝備/設備創新——自主運行TBM(馬來西亞)
這是一種融合了AI算法的盾構自主運作系統。該系統配合馬來西亞KV地鐵2號線隧道中掘進的可變密度盾構研發,可使TBM進行自主化多模式運作,包括完全自主控制的泥水與土壓平衡過程,極大地簡化了多模式可變密度盾構原本極為復雜的操作過程,省去了對盾構操作人員進行專業化培訓的時間與成本。
通過安裝在TBM上總數超過400個的傳感器,該系統每分鐘可以對數千個數據點進行采樣,系統對數據進行集中處理后,為操作人員提供決策與即時響應,與人工操作相比,提高了速率與安全性。該系統為“即插即用”式,未來可推廣至任何一臺TBM設備上使用。
年度地下空間應用創新——地下綠色農業(瑞士)
瑞士地下技術應用中心(SCAUT)開發了全球首個“地下綠色農業”基地,在地下實現了可持續的食物生產。
項目通過魚類、蔬菜與微生物三者的生態循環,利用水中栽培、水產養殖與微生物分解3大系統形成了完整的農業生產循環。通過特定光線頻率的LED照明刺激植物生長,并對生產過程中產生的CO2進行收集儲存,將其由廢氣轉化為生產原料。該基地下一階段將研究利用儲存的CO2促進植物生長并將其轉化為O2的方案。
該基地為未來全球的地下農業提供了展望,在全球變暖、土地沙漠化、海平面上升等問題下提出了地下農業的解決方案。
年度安全創新——空氣質量工作組: 礦塵控制(澳大利亞)
礦塵危害是澳洲隧道行業的一大頑疾,隧道工人罹患肺癌與塵肺的風險極高。因此,澳洲隧道協會成立了一個“空氣質量工作組”,旨在解決澳洲隧道行業內工人的健康問題。該工作組分享了大量控制礦塵的經驗,制定了相關的安全標準,對澳洲隧道工程內的除塵系統進行了大量研究與案例分析,并對隧道施工中通風、氣體過濾系統提出了改進的建議,極大地提高了澳大利亞隧道工人施工安全的整體防護水平。
年度隧道新人——AmandaKerr
Amanda Kerr畢業于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土木工程系,并獲得了建筑工程碩士學位。大學畢業后,Kerr投身于美國多個隧道與地下工程的建設,先后擔任項目總工程師等職位。目前,Kerr是美國Michels Corporation大直徑隧道部門的首席項目工程師。
終身成就獎——HarveyParker
國際隧協前主席Harvey Parker博士獲得了終身成就獎,以表彰其在隧道行業內超過45年的貢獻與隧道工程規劃、風險管理及巖土勘測方面超過60篇的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