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
我們小時候的秋天,是我們最盼望、最充實、最快樂的日子。因為一到秋天,我們就會有收獲。那時候,放學回家后,都要提上籃子去生產隊里的地里撿玉米、撿大豆、撿水稻、撿白菜和蘿卜等,總之,只要是生產隊在地里種的一切能夠吃的、能夠填到肚子里的農作物,我們都會撿回家。
生產隊的社員們在收割莊稼的時候,難免會落下一些小玉米啦,黃豆莢啦,水稻穗子啦,或者是小棵的秋白菜啦,我們放學后,就會去地里撿,撿回家中,就會得到父母的贊許,因為可以添加一家人的口糧。
我們不僅撿地上遺落的莊稼,我們還會挖耗子洞。老鼠為了度過漫長的冬天,也要在秋天里儲存糧食,它們挖很深很深的洞,把玉米粒、黃豆粒等糧食,藏到深深的洞里。如果被我們發現了,我們就會挖地三尺,把老鼠儲存的糧食洗劫一空,回家用水淘淘,晾干就成為我們腹中的食物了。
那時,我們雖然對老鼠毫不客氣,但是,我們可都是遵紀守法的好孩子。撿糧的隊伍參差不齊,老的少的都有,但以我們這些中小學生為主。那時,糧食雖然收割了,但是還都碼在地里,還沒有運回生產隊的場院。但是,我們那時撿糧就是撿糧,老的小的沒有一個人會到集體的糧堆里去偷拿一粒糧食的。我們就是撿拾社員在收割過程中落下的糧食。那時,家長和老師,都沒有告訴過我們不許拿集體的糧食,但是,我們內心都知道我們就是撿糧食,對生產隊那碼在地里的大堆大堆糧食,都沒有起心動念過,我們都低著頭尋找遺落的糧食和耗子洞。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現在我在大學課堂上給同學們講撿糧食的故事,同學們都用懷疑和不屑的眼光看我。而我這個客座教授,就是使出渾身解數,也還是說不明白,同學們更聽不懂。
因為,如今的孩子們,已經不用為糧食發愁了,他們經常愁的是,不知道吃什么好,如何去逃避光盤行動。他們不知道糧食是怎么來的,他們說,糧食和蔬菜是在超市商場里出來的,只要有錢,想吃什么都有。
所以,我也常常在想:如今的孩子們,想讓他們懂我講的我們小時候撿糧食的故事,很難了。只希望他們能夠分清五谷,懂得泥土,不再肆意浪費糧食就足矣。
(責任編輯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