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向寅
婉轉悠揚的“拍手舞曲”伴隨著太陽的初升喚醒了沉睡的英雄城,近千名舞蹈愛好者整齊劃一地跳著舞步,臉上洋溢著的是激動,是熱血,是幸福。舞者在不同地方發散著她們的魅力,帶給城市昂揚的朝氣,展現城市向上的精神面貌。這是四平市群眾藝術館為貫徹習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精益求精、潛心磨礪,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不斷創作生產優秀作品,書寫和記錄人民的偉大實踐、時代的進步要求,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塑造中國形象、弘揚中國精神,堅定人民信心、振奮人民精神,以“文化惠民”為主題,以加強全民文化素養為重點,實施廣場舞的培訓、推廣、普及與提高。
四平市群眾藝術館為豐富群眾文化生活,大力營造群眾文化氣氛,提升廣大社區、農村文化大院群眾的文化素養,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享受文化樂趣而開展一系列工作。展示了四平市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大好局面。我們以國家、省文化行政業務部門有關精神召開免費開館的業務會議為依據,以加強全民文化素養為重點,切實提高社區文化娛樂水平為目的,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在全市城鄉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力爭做到全市普及、全市展演。最終被吉林省文化廳編寫的《吉林省群眾文化活動優秀項目》一書2016年廣場舞培訓和廣場舞蹈大賽選入,作為優秀項目,這是對四平市群眾藝術館工作的肯定。幾年來,四平市群眾藝術館在這份榮譽的鼓勵下努力進取,爭取做得更好。
一、披星戴月送“廣場舞”培訓到舞蹈練習點
幾年來,隨著人民群眾對文化需求的增加,四平市群眾藝術館館長張劍決定,在廣場舞的培訓、推廣、普及與提高上加大力度,使四平市廣場舞活動健康有序開展。對開展全民藝術普及、豐富群眾性文化活動,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了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根據公共文化扎根人民群眾的要求,以“健康生活·悅動吉林”為主旋律,對全市進行“廣場舞”培訓。2016年7月2日至2018年6月15日以來,四平市群眾藝術館與鐵東區文化館、鐵西區文化館、雙遼市文化館、梨樹縣文化館、伊通縣文化館聯合舉辦30期 “百姓健康舞”培訓班,共培訓社區、農村文化大院舞蹈骨干一萬人次,受益群眾數以萬計。廣場舞培訓由四平市群眾藝術館張劍館長帶領,形成活動方案、制訂安全預案、集中組織。以“請上來”“送下去”的方法,群眾藝術館與縣(市、區)文化館互動,形成科學有效的培訓網絡方式。根據培訓工作中經驗總結和迎合廣大群眾對藝術的追求,滿足群眾對舞蹈的渴望。
為保證舞蹈愛好者有更多的時間學習“百姓健康舞”,由培訓部制訂室外培訓方案和安全預案。由四平市群眾藝術館培訓部、文藝部骨干及館相關人員組織進行系統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是中國舞蹈家協會創編的“百姓健康舞”曲目、“日月峽拍手舞”。培訓學員中年齡最大的87歲,最小的5歲。現場群眾反映良好,百姓說這樣的培訓進行得真好,能夠學習到很多東西,而且講得通俗易懂,真正領會了健康舞的要領,回去能夠向所在社區推廣。因培訓人員特殊,來現場培訓的人員多數在60歲以上,其中還有10名70歲以上老人,四平市群眾藝術館經周密考慮,為確保無任何人員事故發生,特派安全、急救組人員密切關注現場情況。現四平市各晨練點已經開始普及傳授百姓健康舞,形成全民跳百姓健康舞的熱潮。為保證培訓質量,維護黨和政府形象,所有參加培訓的工作人員頂著晨露、烈日努力地工作,任勞任怨。尤其是館長張劍,親力親為,連群眾都夸獎道:“你可真辛苦了,這么毒的太陽還堅持著,都曬黑了不少。”
2018年群眾藝術館根據以往培訓的經驗,面對廣大群眾對文化惠民的需求不斷增強,群眾藝術館的師資力量有限,集中培訓已經滿足不了各舞蹈隊的需求。為了讓文化惠民落到實處,充分帶動群眾熱情,對培訓工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大膽啟用了群眾文化志愿者舞蹈骨干,讓他們成為這次培訓的中堅力量。
1.2018年3月20日至4月20日對四平市群眾藝術館舞蹈團24名志愿者舞蹈骨干進行廣場舞培訓,這次培訓難度很大,不但要學會舞蹈,而且要學會教授,把一名舞蹈愛好者培養成舞蹈教練。為確保學員高質量結業,張劍館長親自備課,利用一個月的時間圓滿結束培訓。
2.2018年4月23日至6月20日,由市群眾藝術館業務人員及館辦舞蹈團24名志愿者舞蹈骨干組成十幾支“新時代紅色輕騎兵”小分隊深入社區、舞蹈練習點,對四平市區進行廣場舞培訓,由于各舞蹈隊分布在四平市的不同地點,而且活動時間各有不同,每個舞蹈隊的活動時間都是根據場地、隊員人數自行設定的,大體分為四個時間段(6:00—8:00,9:00—11:00,14:00—16:00,18:00—20:00)。這就給培訓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館領導對這次培訓高度重視,決定單位職工全員參加,保障培訓順利完成。為了確保將培訓“送上門”,培訓部為此費了很大精力掌握各廣場舞隊的基本信息。根據各隊練習時間、地點及舞蹈基礎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教練員,制訂詳細的方案、計劃。針對培訓現場多數在室外、廣場舞隊員年齡偏大等特點,制訂了針對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安全預案。由館員擔任安全、聯絡員并購置了急救設施。館領導帶領培訓部的工作人員組成教學、安全督察小組每日往返幾十公里到各培訓地點進行檢查指導。4月23日早6時,頂著晨露,以公共文化志愿為主導、館員為輔助的培訓在英雄廣場拉開帷幕。學員們大大進步,舞蹈熱情高漲。
二、“百姓健康舞”系列大賽
為了提高廣大群眾參與群眾文化活動的積極性,讓更多的普通百姓感受文化氛圍。四平市群眾藝術館已經舉辦了四屆“百姓健康舞”系列大賽。
2016年舉辦“吉林省第三屆市民文化節“百姓健康舞”專場暨四平市第二屆“百姓健康舞”大賽”,省、市部分專家光臨賽場。全市有22支代表隊上千人參加,無論在參加人數、參賽范圍還是在參賽規模上,都遠遠超過了首屆。這說明四平市的“百姓健康舞”已經深入人心,真正做到了推廣普及,得到了百姓的認可和歡迎。
2017年7月7日風和日麗,隨著“拍手舞”的旋律響起,千人共舞的壯觀場面拉開了2018年6月25日在英雄廣場成功舉辦了第五屆吉林省市民文化節暨“四平市第四屆2018‘健康生活·悅動吉林廣場舞大賽”的帷幕。本次大賽覆蓋四平地區各市、縣、區、鄉,共有35個代表隊參賽,人數超過1200多人,共評出優勝獎10名、優秀獎25名、優秀組織獎6名的好成績,觀眾人數2000余人次,參賽選手均來自社區退休居民,農村普通農民,經過四平市群眾藝術館長期培訓輔導舞蹈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眾多參賽隊員舞姿曼妙,展現了四平人民“廣場舞”的水平,體現了四平人民豐富的群眾文化生活。這次比賽用觀眾的話說:賽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賽出了時尚、賽出了魅力。
三、培訓一角展示
我們的成就離不開上級領導的鼓勵,離不開館長張劍的領導,離不開工作人員的兢兢業業,更離不開群眾的大力支持。
許多農村舞蹈愛好者積極響應此次活動,看到社區舞跳得那么好,也想組織一個舞蹈隊來參加演出。鐵東區河夾信子村三社的董洪波就是其中一員,“俺沒想到自己也可以參加,太好了,俺這就回村組舞蹈隊。”在市館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他們成功參賽。“這中間俺們請教過好多次教練老師呢,從沒煩過,非常耐心地講給俺們。沒有服裝俺們自己做,沒有道具俺們自己做,俺們自己掏錢買了樂器,來回活動就讓俺老頭子開車接送。以前俺們除了下地干活兒日子沒有盼頭,現在最開心的就是能跟姐妹們一起跳舞,日子別提多美了。”能讓更多的人從舞蹈中得到快樂,是我們最開心的事,也一直推動著我們不斷努力。
在四平市舉辦的第五屆吉林省農民藝術節暨四平市第四屆2018“健康生活·悅動吉林”廣場舞大賽中,以一部精心策劃編輯的集民族歌曲、戲曲舞蹈、現代舞蹈為一體的《家鄉美》贏得全體評委的滿分獎勵,觀眾掌聲幾起幾落!最終以滿分奪得第一名,開創梨樹縣先河。獎杯高舉心潮澎湃,歡歌笑語定格瞬間,辛苦汗水化為動力,凝聚力量不忘初心。2008年7月,藝術團正式掛牌“吉林省梨樹縣文化館山鷹藝術團”。
看,一個個英姿雄發的舞者;看,一個個干脆利落的動作;看,一個個神采飛揚的面容——那是我英雄城的好兒女,那是我英雄城的生命律動,那是我英雄城的絕頂風騷。壯哉,我中華兒女朝氣昂揚;壯哉,我華夏精神千古悠揚。
我們相信只要堅持以文化人,以藝養心,以美塑像,貴在自覺,重在引領,勝在自信,一定能鑄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新輝煌!
(作者單位:四平市群眾藝術館)
(責任編輯 肖英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