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蓉

在日語教學中微課這一概念被理解為“微型視頻課程”的簡稱,微課是采取針對性、精確性、趣味性的方式對日語教學的知識點、疑難點、資源點加以呈現,是對整個日語教學過程的綜合優化,也是對日語教學的系統記錄。在互聯網+大教育背景下微課已經成為日語教學提升質量和效果的重要路徑,探索日語教學更科學的微課應用方式、更系統的微課設計方法成為新時期日語教師應該重視的關鍵和要點。
互聯網+的技術與時代背景下日語教學有計劃地應用微課資源,提升微課設計進入日語教學體系的科學性,必須確立內容建設的價值取向和總體設想。首先,應該結合日語教學和課程體系安排將語音、詞匯、語法等基礎內容的教學列為微課應用的立足點。通過大量微課資源的使用使學生了解到日本的文化、歷史和現實,讓學生通過微課更加深刻地了解日語教學的實質、理解日語的語言特點,為學生日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的提升提供基礎性的平臺與資源支持,為學生形成基本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溝通能力提供堅實的保障。在內容體系建設中要采取科學而系統的策略將微課應用落實在《基礎日語》的教學環節之中,既做到全面推進日語教學的創新和改革進程,同時也能夠進一步豐富日語教學的內涵和外延,還可以在明確日語教學價值和目標的同時更多地平衡好內容與實質的關系,取得綜合犯罪和差異性提升更好的平衡。在日語教育教學不斷深化的大背景下,明確微課建設方向、科學設計微課、實施教學變革成為當前日語教學的重要任務,只有進一步明確日語教學內容體系的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微課資源、微課模式的作用和功能。
在互聯網+時代將微課設計入日語教學的系統之中,在日語教學實踐中應用微課必須尊重和發揮其價值性和功能性。要在日語教學整個過程和實踐中實現科學利用微課、合理開發微課、系統應用微課,這樣才能更好地將日語教學中各種資源和平臺做到密切配合和系統整合,才能有效提升日語教學與實踐的價值與功能。教師在日語教學之前要讓學生領會和理解微課的價值與功能,將微課作為提前學習的內容和輔助部分對學生加以呈現,利用微課生動、靈活的特點吸引學生關注日語教學的注意力和主動性,為日語教學新授內容與知識起到更好的鋪墊和支持作用,在幫助學生了解日語教學實質的基礎上搭建起學生日語知識與技能的基礎體系。教師在日語教學實踐之中要將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微課的形式加以展示,既做到對學生日語課堂注意力的有效吸引,同時又能起到提升日語教學實踐的趣味性的作用,在打破日語教學中僵化、陳舊、枯燥等傳統局面和氛圍的同時,豐富日語教學實踐的模式和形式,在增加日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與認知興趣的同時保證教學實踐的效果。微課應用于實踐并不僅限于日語教學的課前和課中,同樣在日語教學的課后依然可以應用微課實現知識的內化、技能的習得和素質的增長。教師可以將日語教學過程、習題、小結作為基礎制作精品微課程,幫助學生找出日語課堂上的問題,實現對日語教學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反思、重復和鞏固,將學生自身和學習過程轉化為微課的資源,針對性地做到對日語教學的全面總結和有效延展,使學生不但能夠有效而全面地認知到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同時也通過微課為學生不斷完善和系統成長提供專業化、針對性的基礎和平臺。
互聯網+技術條件下在日語教學應用微課這一形式,將微課內化在日語教學過程之中必須講求設計的針對性和全面性這一基本趨勢和取向。針對性的提出為微課在日語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了遵循學生特點和實際認知規律的基本訴求,日語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課堂表現和學習實際,立足于教材內容和知識特點進行微課的創新與應用,要綜合微課資源豐富和差異化的優勢對日語教學和課堂內外進行整合,給予每個學生更為系統、更為真切、更為具體的指導,使其在日語教學中能夠獲得自主成長與系統構建的機會和能力,為學生日語綜合能力和素養的提升與發展夯實資源、教學上的基礎。在日語教學中教師要設計利用微課資源歸類全、演繹多的優勢進行差異性指導的機制和體系,一方面要發揮微課的優勢,另一方面要肯定個體的差異,使每個學生能夠在足夠的專門性、針對性微課資源平臺上獲得系統發展和逐步完善,進而大幅度提升日語教學質量,為學生課堂學習質量和日語基本素養的提升提供基礎類、平臺類的保障。教師在日語教學中設計應用微課資源時應該關注全面發展、全面提升的價值取向,要在日語教學中將微課看做是師生間的交流工具,是完成日語教學目標的新型載體,這樣教師在日語教學才能更為科學地設計出微課應用的實際、環節和細節,更好地針對不同學生表現出日語學習的不同點,更有效地彌補個別學生存在的不同欠缺,進而獲得整個學生群體全面發展的成效和結果。
互聯網+時代中做好微課的教學應用應該結合目標體系建設的推進來進行。日語教師要在教育教學資源建設中明確微課建設的目標體系,不斷優化日語課堂上微課應用的內容,持續豐富日語教學中微課的資源性,在提升微課的應用廣度和深化資源應用深度的基礎上,創新出新時期日語教學的目標與價值新取向,使日語教學的實施、評價更加具有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有效滿足教學創新、學生發展的各項要求和需要。目標體系建設中要堅持功能型的發展方向,要將服務日語教學作為目標和價值取向,通過目標體系更好地評價和衡量各類教學資源和微課資源,使其能夠不斷地優化和系統地完善,更好地顯示出日語教學的基本價值觀念和教學團體的教學風采,最大化地滿足學生對日語教學的需求。目標體系建設和發展中要結合文化背景、基本材料、基礎素材的積累與綜合,要將不同階段、不同區域、不同專業的日語教學相關的微課資源加以整合,在目標上和價值上挖掘有利于日語實際教學的優勢,使其迅速實現應用化和具體化,為提升日語教學質量、服務學生專業發展服務。
信息化是高等教育創新和改革的重要路徑與基本方向,在高校日語教學中利用微課提升學生興趣、加深學生印象、增加學生感悟是當前教育信息化的重要舉措和嶄新方法。在互聯網+時代與技術背景下日語教學應該主動增加微課方面的設計與安排,更好地適應在互聯網+條件下高等教育教學的特點,提升微課教學的功能性和價值性,為日語教學增添新的資源、力量和維度,形成設計上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更好地加速日語教學模式、方法的創新、變革和優化進程,打造更具有生命力、靈活性、影響力的新型日語教學新平臺。
參考文獻
[1]王勝波.基于微課理念的高校基礎日語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1):127-128.
[2]李靜,李琨.翻轉課堂在國內高校日語教學中的應用述評[J].肇慶學院學報,2017(04):47-50+61.
[3]張唐梁.基于“互聯網+”的《基礎日語》教學實踐研究[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18(03):10-13.
(作者單位:黑龍江財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