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奕
曾看到過一個段子說:張良、管仲、蕭何、孫斌、鬼谷子和諸葛亮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謀士,有的還做過丞相。他們博覽群書、眼光獨到,通過對大量史實進行總結發現了很多規律,并且在實踐中成功預測了很多事件。他們通過“歷史統計——總結分析——預測未來”的方式為自己的團隊創造了最大的價值,而這就是“數據分析師”的前身。
所以,數據分析師的核心工作就是從浩如煙海的數字中提取出信息,幫客戶解決最迫切的問題。我接觸過不下百位的數據分析師和想成為數據分析師的朋友,他們選擇做數據分析師的動機大致有幾種:
認為這個職業代表了大數據的發展方向,市場需求旺盛,未來前景大好;
認為這個職業看上去金光閃閃,也能拿到比較高的薪水;
認為自己的專業和這個職業的要求很匹配,做起來應該會比較有優勢;
認為這個職業可以成為進入某行業的起始職業,將來在同一個行業內轉型也容易;
認為這個職業和自己的興趣與職業規劃都比較匹配,能從工作中得到樂趣。
每一種動機都是人們希望從數據分析師這份工作中得到的收獲,沒有對錯,但有些“希望”會有一定的風險——比如薪水問題,純數據分析師前幾年通常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太有余。再比如這個職業對專業匹配程度的要求其實并不如大家想象中那樣高,我自己是學信息管理的(嚴格來說不能算是純理工科),現同事和前同事里有學市場營銷的,有學能源科學的,也有學計算機的。
那么我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呢?對我來說,數據分析師給我帶來的,是探索未知世界,尋求其與現實世界關系的樂趣。就如同我最喜歡玩的“馬里奧闖關游戲”一樣。
馬里奧:一邊頂問號,一邊還要防備敵人的偷襲。
我:一邊處理數據,一邊要小心翼翼發現并解決每個數據問題。
馬里奧:總有跳不過去的溝和躲不過去的敵人。
我:總有避免不了的問題。
馬里奧:通過一個又一個的關卡,見識到了更大的世界。
我:做了一個又一個的項目和報告,發現可探索的東西遠比眼前這些內容多得多。
實際工作時,數據分析師并不是一頭扎進格子間,孤獨地做著自己的工作。大量的工作需要和伙伴們一起完成,工作的成果也需要交付給其他小伙伴們分別執行,以優化各自的業務和產品。
例如,一個數據分析團隊,通常會由初級分析師,資深分析師和團隊Leader組成,但三種角色的配比不同,也可能出現團隊Leader自己同時也兼任資深分析師的情況。總之,還是要看團隊規模。
初級分析師的工作以執行為主,包括提取和整理數據、制作圖表、制作簡單PPT等。
資深分析師在熟練執行操作的基礎上,還需要一定的項目管理能力、需求溝通能力、業務洞察能力、數據可視化能力等。
團隊Leader除了數據分析能力以外,需要有團隊管理能力,以及站在更高層面看問題的規劃能力,以保證團隊能夠有持續的產出。
實際工作中,很多時候會把數據分析團隊掛在技術、產品或者業務部門下面。這時候就要求數據分析師成為一個多面手,文能做報告,武能寫代碼,站起來搞業務,坐下去搞管理,至少要在擅長數據分析的基礎上,疊加業務人員或技術產品人員的能力。
幾年職場經歷,有不少得失體會,最大的感悟就是,雖說數據分析師是經過嚴格訓陳的專業技術型人士,服務于各行各業的工作,但一個合格的數據分析師不但要有過硬的專業能力,更要有應付各種人,深入淺出講解數據原理的能力。
所以,如果你今后想要做一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在學習數據分析技巧的時候,也要抽點時間來學習一下客戶需求梳理、期望值管理、項目溝通、數據展示方式等等,既能讓客戶得到滿意的服務,也是對自己能力的補充,少留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