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點
工作幾年,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想以后拼得不那么辛苦,或者說被殘酷現實虐得輕一點,大學就應該多努力一些。
如今我們想購買一輛自行車,是到市場上選購一輛。而智能制造時代,我們可以直接登錄自行車生產商的網站,根據自己的需求選取合適的車把、車架、車輪……然后全自動的生產設備會按照你的選配組裝一輛完全契合你需求的自行車。整個生產過程完全圍繞著你的喜好和需求進行,沒有庫存,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沒有生產力的浪費。
大學時,我其實學的是機械化專業,畢業之后因為對智能家居比較感興趣,發覺無論是智能安防系統,還是智能環境監控系統,抑或是智能背景音樂系統,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和智能家居打上交道,加之可穿戴設備、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醫療是智能制造的一個領域,智能化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所以便選擇做了這行。
工作幾年,最大的體會就是要想以后拼得不那么辛苦,或者說被殘酷現實虐得輕一點,大學就應該多努力一些。
比賽一定要多參加,而且最好是有含金量的比賽。至于能學到什么,其實我覺得也就是能把那些個軟件玩得溜一些。
就拿我來說,為了參加機械創新設計大賽,愣是四五天學會了inventor,我覺得不敢說高手,最起碼也能勉強應付以后工作中一些簡單任務了。數學建??梢藻憻捤季S,電賽玩一玩單片機,也許以后工作了會發現根本沒有實用價值,但最起碼比別人起點高一些。
也別抱怨課程多、學習苦,等到大四要找工作時,你就會發現,自己會的這點東西真的不夠看,而那些只學到皮毛的專業知識,沒有時間的積淀和實踐的印證根本無法體現優勢。
要想拿到高薪,注定要有高門檻,要為人所不能為。如果想大學畢業后,進入智能制造這一行,本科請一定好好學習高等數學、計算機智能技術、傳感器與檢測技術等專業課。
比如,在具體的一個項目中,你在設計一個結構的時候怎么檢測它的可靠性,憑經驗嗎?憑的是計算分析。各種曲柄、轉軸能帶動多少的力和彎矩、扭矩,憑經驗嗎?憑的也是計算分析。
現在是學科交叉,行業融合的時代了,不會用matlab,不會解矩陣,不會算模態,不會有限元離散,拿什么上場拼?作為新一代的職場人,那些專業基礎知識是我們實現高薪的有效方法和工具。
同時,一個合格的智能家居設計師還應當具有豐富的想象能力,在給客戶設計制定方案時,要去想象客戶的生活場景,把自己代入,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為用戶匹配最適合他的產品。
以前,剛開始做產品時,我認為只要做好手里的項目,將某個產品完整呈現出來就行了,但事實證明這種想法實在是太狹隘了。
做產品,如果不懂產品,你不可能成為一個最好的設計師。真正要做世界一流的設計師不光要懂產品,還要瞳整個商業,懂生態。因為你的工作責任,是能夠看到將來,把技術展望到將來的需求,為平臺、開發流程、團隊的將來做準備,所以持續不斷地學習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后來,有前輩告訴我一句話:”Life is too short,don't live the same day twice,”同樣一天不要重活兩次。每天都不一樣,因為每天都要變得更好。
現在,我對自己的要求是,每一次寫一行新的代碼,首先要做的,是想一想你這行代碼值不值得寫,是不是有人已經做了同樣的工作,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你可以把時間放在更好地創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