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i
我高考那年,周圍的同學正流行學金融,當時我也算是一股小小的清流,去學了計算機。
不過,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這個專業,還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
當時我給了自己兩個理由,第一個理由說來很扯,高中學習太枯燥沉悶了,如果能每天玩電腦應該會很爽,而且這個專業名聽起來挺有科技感;第二個理由,是真正說服自己報考的,我認為只要社會發展依賴于科技的進步,這個專業就能一直保持生命力。
系統學習計算機后,它的確沒讓我失望,這也是我之后讀研、讀博沒換專業的原因。
不過很多人對這個專業存有一定誤解,也可能是受營銷號的影響,總覺得學習計算機專業的我們在承受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衰老。
其實我在學這個專業前,也以為計算機僅僅是一門“工具學科”,不就是寫代碼嗎,就是個需要體力的技術活兒。但當我經過幾年的學習積累后,發現這個專業給了我太多驚喜。它并不像現在媒體和營銷號所渲染的那般耗損精力,相反,它豐富多樣、可持續性強,能令人在追尋Bug的路上保持活力。
比如,在寫代碼的基礎上,你還可以在操作系統、網絡傳輸、計算機視覺、人機交互等諸多領域,深入理解和改進計算機科學技術。在這個過程中,你甚至會運用到美學和人體工程學等交叉學科的知識。所以說計算機科學是很廣闊的,你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和擅長的專業方向。
那么,這個專業究竟在研究些什么呢?
直觀來講,計算機專業就是研究計算機完整的程序運行。比如說,你想在社交媒體上傳一張自拍,“自拍后在手機中保存為圖片,圖片導入APP,APP通過移動網絡和服務器傳輸,最終發布成功”的全過程,都是我們要學習的。
抽象來看,計算機專業就是研究如何讓世界運轉更自動化,如何讓信息處理更智能化。比如,學網絡技術優化,能讓信息在設備與人之間的傳輸更加穩定陜速,例如玩游戲時間延遲更低、看視頻畫面更清晰;學計算機視覺,能讓機器看懂并識別周圍的世界,例如開發無人駕駛汽車、人臉識別、增強現實等技術。
這個專業就是在不斷地自我更新中,讓世界越來越好的。
想要學好這個專業,除了需要具備扎實的數學知識和編程能力,還要有求知欲、好奇心,因為在學習過程中,你可能會接觸到一些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有趣挑戰。
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計算機圖形學”這門課上。當時這門課的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作業——完成“光線跟蹤算法”,就是需要通過手寫代碼來渲染出一個逼真的物理場景,這也是游戲和科幻電影制作的基礎原理。這個作業聽起來就很厲害,那時候我還是個小白,心里也沒底,全靠自己摸索。后來,當我發現自己竟然真的能夠通過數學、物理知識和程序設計相結合的方式,模擬出一個物理世界時,感到不可思議,又充滿成就感。
我相信,這些神奇的瞬間,都是計算機專業可預見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