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謂自主招生?就是在拼考分的常規高考招生之外,有部分重點高校對部分考生再來一次筆試+面試,給予某些學生一些降分優惠。
自主招生,本是一個“小眾”的事情,現在卻成為熱門的話題——人們向往之、狐疑之、欣喜之,為之爭執,為之力挺,為之惴惴不安,為之鉆山打洞。
為什么會有自主招生?難道是統一高考不能完全擔當選拔人才的重任?權威說法是:為了選拔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優秀學生。因為高考是個統一的標準化模子,有可能漏掉某些“偏才”“怪才”,比如錢鐘書那種數學只考15分、外語可以考滿分的人才。
自主招生流程
3月:高校發布招生簡章,考生提交申請材料
4月:高校審核學生材料
4月底前:高校公示初審通過學生名單
6月7日-8日:學生參加全國統一高考
6月10日-22日:試點高校組織考核
高考出分前:高校確定并出示資格名單
高考出分后:考生填報志愿,高校錄取公示錄取名單
2019年自招變化
據統計,今年自主招生共有369761人次報名,較2018年的785337人次(不包含領軍計劃、博雅計劃)降低了415576人次,降幅52 92%。從總人數可以看出,今年的自主招生報名人數大減,還不到去年的一半!
1、報名條件的變化
今年的報名條件明確指定為五大學科奧賽省級一等獎,以及三大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創類比賽的國家級獎項。具體如下:
◎具備五大學科競賽(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獲得全國一等獎,或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明天小小科學家”競賽、全國中小學電腦制作活動競賽這三個競賽的一等獎;若是集體獎,應為排名第一的學生。
◎在思想政治和學生活動等方面表現突出、綜合素質全面、組織協調能力強,高中階段獲得過地市級以上(合)教育行政部門或者團組織的表彰,且有志于學習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文史類考生(上海、浙江考生不限選考科目)。
2、報名要求的變化——論文和發明專利對自主招生失效
今年明確要求:考生不得將論文和專利作為申請材料上傳至報名系統。
3、考核測試的變化——身體素質不合格直接淘汰
今年在學校組織的考核測試上增加了身體素質測試,不合格者無法參加專業測試,也就意味著身體素質不達標報了也白報。
4、招生人數的變化——今年招生人數急劇下降
從以上這四個主要的變化中,可以明顯的看到自主招生的門會檻越來越高,過去靠一些虛假或合金量不高的證書、論文、發明專利等即可有機會降分錄取進入知名大學的方式將告一段落。
重要提示
1、仔細閱讀自主招生簡章
高校一般在3月中旬發布自主招生簡章,具體的發布時間每年都略有不同。高校自招簡章發布后,一定要認認真真地看完。每個學校的報名條件都不一樣,你心儀的學校對學科競賽獎項有什么要求?招生的專業對文科生有限制嗎?學校的優惠政策如何,最多能降多少分?學校和專業的限報數為多少?這些問題在招生簡章中都有詳細的解答,所以務必要把自招簡章看透!
2、不要錯過報名截止時間
一般高校自主招生簡章發布的當天,考生就可以開始報名,高校會在規定的時間關閉報名通道,所以考生一定要在簡章規定的時間內報名并提交各項申請材料。
為此,一定要把相關材料提前準備好,不要等到簡章發布了,才手忙腳亂地準備各種材料。還有,報名時一定要確保信息填寫無誤,有些學校會要求考生郵寄報名材料。家長及考生要注意,不管是網上報名還是郵寄材料,請務必按照高校要求來進行操作,如對各種報名細節存在疑問,建議盡早咨詢招生辦確認相關信息。
3、關注初審公示名單
高校一般會在4月底前公布初審名單。有些學校會在網上公示名單,不再另行通知,所以大家一定要密切關注。
初審結果出來后,一定要做好確認考試、網上繳費、準考證下載打印等相關工作。如果你準備了那么久的材料,高校通過了你的初審,可是你卻一直沒有收到通知,然后錯過了復試的機會,豈不是很遺憾。
4、提早準備高校自主招生考核
高校會在高考結束后至成績公布前(6月10日6月22日)進行自主招生考核,由各自主招生高校單獨組織。大部分高校自主招生測試分為筆試和面試,也有些高校只考面試。不同高校的考核內容不一樣,同一高校不同專業考核內容也可能不一樣。大家一定要提早了解報考院校的考核方式和情況,在不影響高考復習的前提下提早準備,以免功虧一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