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慧玲 羅艷華 莊東明 陳三梅
1.粵北人民醫院急診科,廣東韶關 512026;2.廣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廣東廣州 510515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呼吸內科常見的一種病癥,又稱為慢阻肺。相關報道表明,在慢性呼吸系統疾病中,COPD的發病率位居首位。該病的臨床癥狀主要為呼吸困難、氣短、咳痰、咳嗽和胸悶等,該病對患者的生活可造成極大不便,不僅會加重患者的病痛感受,同時增加家庭的經濟壓力[1-2]。健康教育是COPD自我管理干預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是根據患者現有的知識技能開展針對性的健康教育[3-4]。本研究探討門診患者對自我管理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及影響因子,以達到更好指導臨床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我院門診診治的COPD患者252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年齡≥60歲;(2)在廣東省韶關市某三級甲等醫院經醫務人員確診的COPD患者;(3)無精神障礙,能夠進行有效溝通的患者;(4)自愿接受本次問卷調查。排除標準:(1)伴嚴重心、肝或腎臟等軀體性疾?。唬?)病例資料不全者;(3)合并其他肺部慢性疾病者。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后實施,所有患者對研究均知情同意。
自我管理知識技能問卷的制定:根據康建會[5]研發的COPD知識問卷,問卷共7個維度30個條目。包括疾病與吸煙的關系3個條目、排痰及節約體能技巧3個條目、鍛煉及體力活動相關知識和技能5個條目、家庭用氧相關知識4個條目、用藥知識和技能3個條目、病情加重的預防、識別與應對6個條目、疾病特征與病因6個條目。分數越高表示自我管理知識水平技能越高。量表經過信度和效度檢驗且信效度較高,量表信度為0.769。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類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危險因素鑒別采用Logistic分析進行,以 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256份,回收有效問卷252份,有效回收率為98.44%。有效完成問卷的252例患者中,男210例(83.33%),女42例(16.67%),年齡均為60歲以上,平均(71.3±8.3)歲。
調查結果顯示252例門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現狀平均總得分為(15.69±4.87)分;各維度得分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疾病與吸煙的關系(15.69±4.87)分、疾病病因與特征(13.42±5.17)分、減輕體能和排痰等相關技巧(11.62±4.32)分、用藥相關知識技能(11.01±3.17)分、用氧相關知識(9.97±3.45)分、病情加重的預防及識別與應對(8.13±1.35)分、康復鍛煉相關知識技能(6.39±1.26)分。根據得分指標將知識技能得分分為3個等級,其中≥80%為高水平,≥40%~80%為中等水平,<40%為低水平。疾病與吸煙的關系得分最高,處于高水平得分的比例在所有維度中也相對較高(35%),康復鍛煉相關知識技能得分最低,且處于低水平得分的比例較高(67.5%)。
采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對可能的影響因素進行篩選,結果顯示:年齡、文化程度、管理行為得分、過去1年急性加重次數不同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以自我管理知識技能得分為應變量,將知識技能得分的低、中、高水平分別賦值0、1、2,以上述相關因素(年齡X1、文化程度X2、管理行為得分X3、過去1年急性加重次數X4)為自變量進行有序多分類Logistic回歸分析。篩選出門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的影響因素有管理行為得分、年齡、文化程度和過去1年急性加重次數。具體見表1、2。

表1 門診老年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影響因素的單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表2 門診老年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研究顯示,被調查的252例門診老年COPD患者自我管理知識技能總體比國內張華報道的僅16.4%患者更能知道疾病名稱、52.5%患者不知道疾病癥狀明顯要好。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肺康復可緩解慢性呼吸性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難,糾正低氧血癥,提高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
年齡是患者知識技能的影響因素,這可能與老年人聽力、視力、閱讀能力、理解力均下降有關;文化程度是患者知識技能得分的影響因素[7]?;貧w方程表明過去1年急性發作次數是患者知識技能得分的影響因素,過去1年急性加重2次的患者較1次的患者,知識技能得分高。這可能是因為多次的急性加重客觀上刺激患者增加醫次數,同時增加了患者受教育的次數,已有研究表明受教育次數是慢性病患者健康知識水平的影響因素。
本研究采用質性研究中的現象學研究法,面對面深入訪談獲得患者康復過程中真實現象的細致理解。本次調查的結果將為我們今后開展老年COPD自我管理項目提供實證依據。Corbin提出自我管理的三大任務,即疾病的醫學管理、日常生活的管理和不良情緒的管理。我們之前的研究已詳細闡述患者不良情緒領域的自我管理。本研究結果也表明,COPD患者日常生活方面的管理較好,而醫學管理相對較差[8]。這可能是因為患者疾病相關方面的認知較差。KABP認為知識是行為改變的基礎,老年人有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故本研究的對象有相對較好的日常生活管理行為,這與有研究結果一致[9]。豐富的日常管理經驗與規律的日常生活管理行為再次驗證了知識與行為之間的遞進關系。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在急性發作的預防及處理、康復鍛煉相關知識等方面存在嚴重不足,提示我們今后的工作中加強患者疾病專科相關健康信息的傳播。護士要主動承擔對患者健康教育的重任,建立護士主導型自我管理組織形式;摒棄傳統的主動與被動型醫患、護患關系模式,建立指導合作型和共同參與型醫患、護患關系,鼓勵患者與醫護人員開放式的交流;根據不同對象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和內容,以提高教育效果[10]。自我效能是近年來眾多學者關注的焦點。有研究認為,自我效能是個體從知識掌握到行為轉變過程的中介,國內學者的隨機對照實驗研究也證實,基于自我效能系統的干預能夠提高COPD患者自我管理水平[11]。但本研究的結果表明,患者對疾病的期望和寄托以及他們對自我管理的情感傾向同樣影響其是否決定采取自我管理行為。這就提示我們在關注自我效能的同時要關注被教育者其他的相關情感傾向;給予患者合理的期望,讓其真正相信自我管理可以影響疾病的轉歸,認識到自我管理可以在康復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12]。自我管理不是一種強制行為,而是強調患者主動的自我參與。但本研究結果表明,大部分患者把康復的希望寄托在醫生、藥物甚至神靈身上,未意識到自我的作用[13-14]。這提示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強對自我管理的宣傳工作,告知患者現有的藥物治療方法無法改變肺功能的衰減過程,只有全力配合醫護人員,遵從醫護人員的囑咐,積極主動進行家庭護理干預,才能著實有效提高自身生活質量[15]。
在門診老年COPD患者的知識技能各維度中,患者“疾病與吸煙的關系”得分最高,而“運動鍛煉相關知識技能”和“急性加重的預防、識別與應對”認知較差,需加強疾病??葡嚓P知識的健康宣教。另外,醫護人員要意識到老年患者健康素養存在不足的現狀,在宣教過程中盡量放慢語速、使用簡單的語言,注意患者的信息反饋;宣傳材料盡量采取以圖片、錄像及其他多媒體為載體,文字的表述應該簡單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