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玉 興
(山西八建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建筑、橋梁、道路、水系是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城市化建設的推進,人們對建筑的安全性、舒適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筑材料的使用更為多樣,從木結構到磚石結構到高強度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以覆蓋范圍大、墻體厚度薄、抗壓強度大等諸多優勢得到更多青睞。眾所周知,土建工程為各項社會基礎服務提供了基本設施條件,施工過程較為復雜土建工程施工質量是近年來的熱點問題。對于建筑、橋梁、路面來講,其樓體的穩定性、舒適性與實用性遠高于華麗的外表,因此在實際設計與施工中,應保證土建工程質量。預應力技術的使用改變了傳統施工環境,具有高效率、質量好、節約成本等優勢,為土建工程施工提供了新出路。
預應力(prestressing force):預應力是為了改善結構服役表現,在施工期間給結構預先施加的壓應力,結構服役期間預加壓應力可全部或部分抵消荷載導致的拉應力,避免結構破壞。常用于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是在結構承受荷載之前,預先對其施加壓力,使其在外荷載作用時的受拉區混凝土內力產生壓應力,用以抵消或減小外荷載產生的拉應力,使結構在正常使用的情況下不產生裂縫或者裂得比較晚[1]。
預應力技術正式進入土木工程使用范疇已經80余年之久,初期主要是一般粘結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在20世紀70年代后,隨著相關工藝的實戰經驗積累,預應力技術達到初步成熟,受到設計師的廣泛應用,20世紀末,鋼結構開始大量出現,預應力得到更大發展,在空間鋼結構中應用甚廣。
預應力技術之所以能夠被建設設計師廣泛應用,是因為其自身具有施工負擔輕,節省經濟等優勢,具體如下:其一,有利于減少基坑與地下室挖深,現代建筑為了節省占地面積通常采用高層建筑,由于小區地上停車面積有限,因此一般將停車場設于地下,預應力的使用能夠將底板做成預應力平板,配電房等需要高度的結構采用局部下挖,降低了整體層高、開挖深度,極大節約了建筑成本;其二,有利于住戶改造,室內裝修行業大熱,許多業主更愿意根據自己的喜好對房屋進行改造,商場用樓由于要分隔商戶也需要對建筑內部結構做調整,預應力樓板具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保證用戶改造時整棟樓體的穩定性;其三,抗裂性強,眾所周知,建筑最為常見的問題就是墻體開裂,維修工程十分繁瑣,對建筑質量造成嚴重影響,預應力板的使用克服了這一問題,在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等效荷載與軸向壓力的存在能夠增大抗裂性,減少鋼筋的用量,相當程度降低了工程造價。
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對整個工程中預應力的應用具有極大的影響作用,應引起重視,重點關注施工材料的準備和器械質量兩大方面。預應力技術要求施工材料質量過硬,尤其著重查看預應力筋的質量報告、合格證等,保證后續工作的順利進行,材料不允許出現損傷,功能符合實際施工需要,及時進行抽查工作,保證材料質量,為預應力技術的應用創造有利條件[2]。
預應力筋下料工作要根據擬定檔案按部就班的進行。嚴格控制長度指標,確定鋼絞線長度,施工過程避免“圖方便”心理導致的施工問題,要按照具體的數據資料確定鋼絞線長度,并擺放至對應正確位置上,避免“死彎”現象的出現。
預應力筋的定位過程需要固定架,固定架的運用能夠保證預應力筋完全豎直的固定與垂直度,避免人眼估量出現細微偏差,導致后期工程建造的不穩定,固定工作結束后,方可開展泌水管安裝,先進行打孔工作,20 mm左右,再用海綿包裹,最后用鐵絲固定,也可繼續使用膠帶再次進行密封,防止泥漿滲漏[3]。
錨的作用需要在安裝工作全部完成后才能得以發揮。錨墊板的安裝過程主要在于穩定,首先將其包裹在波紋段的任意端,與柱筋一起進行固定,把錨具投擲于構件中心,與張拉端和預應力筋形成垂直關系,保證后期工作的穩步進行。
混凝土的澆筑對于預應力技術的運用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對于混凝土的澆筑必須做好一系列的控制工作,這些工作的實施也會對預應力筋作用的發揮帶來影響,因此,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做好混凝土的澆筑工作[4]。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之前,要對預應力筋的尺寸、位置和數目進行仔細檢查,杜絕不良現象的發生,只有在技術達到標準之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在開始澆筑后,工作人員需要對振搗的質量進行監督,避免出現因為振搗的完整度出現問題而構成威脅,進而造成事故的發生。
首先,需要對現場以及相應的材料進行清理,例如將墊板上的泥漿沖洗干凈,并且清理鋼絞線,只有清理工作做好之后,才能為預應力張拉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在清理工作完成之后,需要對使用到的千斤頂和錨板等工具進行安裝,并確保其能夠正常使用。最后,在澆筑完成之后需要等到混凝土凝結到預設強度之后,方可進行相應的預應力張拉工作。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經常采用加固施工的方法來達到設計要求,滿足建筑荷載。建筑加固通常采用結構優化和構件補強方式,加固期間可運用預應力技術,減小建筑承重壓力。在初彎距過程中,預應力會持續下滑,適當的加固措施能夠有效提高構件荷載。
建筑結構中會有許多的受彎結構,當過多的出現這種結構時,就會導致建筑的承載能力降低,達不到前期的設計標準所提出的要求,嚴重會導致建筑的整體安全性降低[5]。而預應力技術的使用,可以科學的增加受彎結構的荷載性能,從而解決以上問題。預應力技術使用在建筑中時,一般使用炭纖維材料,其具有較高的強度與方便施工等特征。在預應力技術中使用碳纖維材料時,應提前留有初始拉應力,當出現壓力應變破壞的情況時,碳纖維就可以有效的提升應力水平,進而對構件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
混凝土由于自身重量較大,層高多等特點,在實際應用中需要預應力技術的應用,保證框架結構的承重能力。支撐層框架梁工作應注意地基的處理,避免由于土地自身重量引起的沉降問題[6]。預應力技術的使用,能夠保證預應力筋全面釋放,張拉工作進行前,即時拆卸樓板模板和框架梁等臨時結構。混凝土澆灌要合理把控振搗強度,保證波紋的穩定,最后使用高壓水進行沖孔工作,保證結構的穩定。
土建工程中預應力技術問題的應用對于建筑質量十分重要。相關設計人員與施工人員要保證準備階段的材料的質量、預應力筋下料和錨具的平穩性、預應力筋定位的垂直與水平、錨墊板的安裝要點、混凝土澆筑過程的振搗質量與預應力筋張拉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