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玲,楊金華
(東營市水利灌溉管理處,山東 東營 257091)
“兩水分供”就是在引黃灌區渠首,對農業用水和非農業用水實行錯時分開供水,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工、農業爭水搶水的矛盾,實現水資源合理高效利用。2005年6月1日起,山東黃河河口管理局在東營市曹店灌區和宮家灌區實施了“兩水分供”試點,2006年初開始在山東沿黃各市全線推開。
通過實施“兩水分供”,自2005年7月至2006年6月,僅一年時間,東營市非農業用水量比同期增加了9100m3,水費收入增加500萬元。其中,黃河河口管理局東營區局非農業供水比例較往年增加32個百分點,增加收入60萬元。黃河系統新增水費收入1952.58萬元,其中非農業供水效益提高尤為明顯,2005年山東局非農業水費收入較上年翻了一番,2006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60%。
從黃河部門的管理角度看,實施“兩水分供”是解決黃河水資源短缺和浪費的有效途經,農業用水通過分時段供水壓縮供水時間和水量計劃指標,促進灌溉方式改進和灌溉配套設施完善,可有效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非農業用水價格高,可以倒逼用水戶尤其是用水大戶采取措施,盡量減少用水量,節約成本。可以說,通過嚴格界定用水性質,“兩水分供”使黃河水從源頭(渠首)上得到了定性(農業或非農業)與定量的控制管理,改變了過去粗放式的管理模式。
曹店灌區是列入省計劃管理中的中型灌區,灌區職能是引黃灌溉,主要擔負為墾利區和東營區的10個鄉鎮(辦事處)、勝利油田耿井水庫、廣南水庫、市自來水公司、市政東城水系提供供水服務,是東西城區居民生活供水的唯一水源工程;干渠全長49.525km,灌溉面積2.47萬hm2,受益人口達32萬,在東營市和勝利油田的經濟建設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曹店干渠占線長、取水口門多,僅農業取水口門就多達51處,主要兩大工業取水口耿井水庫、南郊水庫分別位于干渠28+409處和42+393處。南郊水庫的供水范圍主要是市政府駐地、東城及經濟開發區,是東城飲用水的唯一水源。而南郊水庫設計庫容640萬m3,有效庫容僅為550萬m3,平均日供水量約為8~10萬m3,每隔一個半月左右的時間,必須通過曹店干渠進行補給。間隔40多天的供水頻率,加上水庫處在干渠最下游的位置,要想和農業用水完全分割開分別供水異常困難,尤其是每年3~6月份春灌期間,黃河流量偏小,利津河段不足200m3/s,曹店干渠的渠首最大出水流量僅為7~13m3/s之間,僅能滿足灌區上游部分農業用水需要,短期內中下游根本無水可用,造成了上游用完中游用、中游用完才能下游用的局面,而等下游能用上水時也往往錯過了農田灌溉的最佳時機。導致工農業用水供需矛盾尤為突出,期間干渠要想引非農業用水而阻止農業用水,幾乎不可能。
多年來,盡管曹店灌區管理部門通過反復宣傳、說服教育、勸阻制止、加強管理等方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灌區各村鎮、群眾受灌溉需要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加上灌區管理部門無法直接支配各取水口門的啟停,所以收效甚微,導致南郊水庫多次出現春季庫存告急、面臨無水可用的危機局面。另外,中下游的池塘養殖和藕池也經常面臨無水可用的局面,群眾反映強烈,曾多次發生村民上訪、堵門、破壞水閘等事件,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
1)2011—2013年,曹店灌區未正式實施“兩水分供”,3年累計引水6.364億m3,上繳黃河部門水資源費3075.895萬元。實施“兩水分供”后的最近3年,即2015—2017年,累計引水4.174億 m3,上繳黃河部門水資源費2716.303萬元。對比可見,實施“兩水分供”后,需多向黃河管理部門繳納水資源費為0.0167元/m3。
2)干渠引農業水時,黃河管理部門通過其安裝的遠程測流系統,嚴禁工業口門取水。非農業引水時,黃河管理部門依舊從渠首計量,全部按非農業價格收取水資源費(4~6月為0.14元/m3,其他月費為0.12元/m3),不再考慮是否有部分水量用于農業,而灌區管理部門為了緩解群眾上訪等過激行為的壓力,有時也被迫按農業用水的價格(0.05元/m3)允許部分水量用于農業,也就是說此間農業每用1m3水,灌區管理部門就虧損0.07~0.09元,再加上被強引、偷引而導致的水量損耗,大大增加了灌區的供水成本和經濟負擔。
曹店灌區共下設5個管理站,一線職工29人,而干渠固定取水口門56處(用水高峰期增設移動式水泵),其中農業取水口門51處,且所有取水口門管轄、使用權均屬各用水戶所有,灌區無直接管理權,管理難度大。
一是春灌為每年農業用水高峰期,而地處入海口的利津段每逢春季黃河流量偏小,引水流量無法滿足需要,導致每年春灌期間干渠必須連續引水4個多月,管理人員工作量非常大。
二是用水緊張的中下游用水戶,搶引搶蓄意識強烈,每次非農業引水,都會發生強引、偷引工業水用于農業的現象,灌區管理人員加班加點日夜巡渠,也無法杜絕。
三是灌區內各村鎮、支渠、田間目前不具備節水灌溉設施,仍沿用落后的漫灌方式,“兩水分供”的實施對節約用水的作用非常有限,反而增強了村民有水必搶、不搶就用不上水的意識,加大了灌區管理部門的管理難度。
四是“兩水分供”影響了灌區管理部門與用水戶之間的和諧關系,特別是一些村委會及村民,看著干渠非農業水從自己眼皮底下流過而不允許引用,意見非常大。
綜上所述,黃河“兩水分供”的實施,應當具備必要的條件和基礎。首先,應有兩條干渠,非農業引水干渠上不開設農業取水口門;其次,不處于黃河最下游段,黃河水量充沛一年四季隨時都可按需求足量引水;第三,灌區內的支渠、農田內須具備完善的節水灌溉設施;最后,灌區內的用水戶具備較高的節水用水意識。而曹店灌區目前不具備上述條件和基礎。
從大局來看,“兩水分供”具有長遠的積極意義,對目前還不具備條件或條件還不成熟的灌區來說,強行“一刀切”全部推行“兩水分供”,短期內反而會帶來諸多弊端,從而影響灌區的良性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