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俊 卿
(山西路橋集團國際交通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在高速公路建設中常常會遇到隧道建造問題,而隧道施工中洞口淺埋段地質條件相對不好,穩定性一般較差,這已經成為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中面臨的重要難題,亟待解決。尤其是現階段我國交通事業快速發展,為了確保各個地區之間可以高速通車,需要修建的隧道更多。在建造隧道的過程中就需要采取一定的加固技術確保隧道施工的安全。
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穩定性很差,需要對洞口淺埋段給予加固處理。第一,在需要隧道的洞口修檢相對完整的成拱殼,為以后的含水層疏干奠定良好的基礎,地表注漿需要采用全孔一次性注漿工藝,避免因施工期間及隧道投入使用之后發生坍孔的現象。假如出現嚴重的坍孔,就需要施工人員通過分段前進的方式進行注漿,應當注意注漿時需要使用1∶1的水灰進行注漿。地表的注漿孔應當設置為梅花型,提升中圍巖的穩定性。在進行巖土注漿的時候需要注意鉆孔深度要保持一致,要保證作為固定基礎的止漿盤具備高抗拉強度,從而提升開挖面的穩定性,確保施工可以順利開展。
在進行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施工時,需要盡快開展洞口刷坡工作。最初需要完成邊坡仰坡放線工作,之后還要進行坡頂截水溝,以上做法能夠確保洞口破面不被水所沖刷。接著需要根據相關設計要求自上而下開挖坡度,并做好施工防護工作。開挖土方時,只依靠人工是難以完成的,這就要求使用挖掘機。在進行軟石打眼時,還需要使用風鉆機,由工作人員依據土石穩定性來確定坡度的大小,在施工過程中可以對臺階進行分級。在進行邊仰坡開挖時,可能會受到暴露的圍巖的影響,面對這種情況,應當利用錨網噴體系予以封閉處理。當然,在進行封閉處理之前必須要留下疏水孔,使用風鉆機對坡面進行鉆孔,并確保其符合工程施工的規范要求。
在實際施工時,必須要對洞口土方刷坡進行處理,在仰坡處進行放線,此外還要處理坡頂的水溝,以防由于水的沖刷造成洞口坡面發生松動。一般而言,開挖分坡坡度時,需要嚴格依據施工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同時,使用挖掘機施工的過程中,施工人員一定要保障洞口土石的穩定性,可以設置分級臺階來提升沉降量與邊坡的穩定性,只有通過科學觀測,才能夠確保施工的安全性。假如在進行仰坡與邊坡開挖的過程中,出現圍巖暴露的狀況,就應該采取錨網噴體進行密閉的方法,同時利用風鉆機設備開展標準施工。
預支護措施包括很多,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便是超前小導管,在使用小導管進行注漿加固時,需要將其和鋼拱架相互配合。特別是在封閉隧道洞口以后,需要及時安排鋼拱架進行洞面整修,安裝鋼拱架時一定要注意需要盡量貼近洞面,通過焊接鋼拱架和小導管形成穩固的預支護。將漿液注入到小導管內,并在地表空隙出現溢漿。大管棚主要通過管棚注漿來實現支撐土體開挖的作用。在進行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一系列測量工作,并及時進行護挖開挖輪廓線防線。在加固大管棚注漿是洞口大管棚時需要采取的預支護手段,能夠有效起到防護洞口不穩定的作用。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時,利用混凝土對鋼支撐和導向管進行包裹,進而構成導向墻。
為了保證施工的安全、順利開展,在開挖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段時就需要采用適當的開挖方法。特別是在進行洞口施工時,為了避免圍巖擾動太大,切記不可使用全斷面爆破方法,以免導致坍塌風險的提升。此時,通常會使用雙側壁導坑法和預留核心土臺階法,從而確保施工安全。在對洞口穩定性相對較差的地方進行施工時,就需要采取雙側壁導坑法。施工過程中還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特別要對施工地的地質情況等進行充分的考慮,從而選用更加適當的施工方法。在開挖導坑后,需要采取支護措施來提升工程施工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在進行側壁導坑施工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人工和機械開挖,實行松動爆破開挖方法,從而有效降低底層擾動的影響。當然,在進行爆破施工時還需要最大程度地減少對爆破法的利用,更加有效地提升施工的安全性。
在開挖之前,必須要進行相應的監控和測量,有效掌控支護狀況,并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工作,特別是進行排水施工時,需要對兩側排水溝的設置情況進行了解,并完成排水溝的鋪砌抹面鞏固,避免因鋼支護地基軟化而造成的安全隱患的出現。此外,在選擇洞口淺埋方案時,必須要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的地質情況和洞口上圍巖的受力情況,并在此基礎上選擇適當的施工方案,確保施工的安全高效開展。
1)只有在開挖施工之前做好測量監控工作,才能夠及時有效地掌握支護的具體情況。隨時掌握地質預報,關注兩側的排水溝位置,并完成排水溝的鋪砌抹面施工,避免鋼支護基底出現軟化現象。
2)雙側壁導坑施工工藝的具體流程如下:a.完成超前地質預報;b.對施工現場進行清理;c.開展測量防線工作并進行支護施工;d.進行注漿;e.從左側開始到坑上臺階進行施工;f.加固鋼架;g.通過噴混凝土來保證巖面的封閉;h.開展洞身錨桿施工;i.進行鋼架的架設;j.錨噴支護。通過閉環施工方式來開挖左側導坑下臺階,并采用進尺方法來確定鋼架的間距,鋪設鋼架左側導坑下的臺階,為做好底部橫撐需要可以設置錨噴支護,并對核心土上下臺階進行開挖,從而確保閉合成環對仰拱進行開挖,并對臨時的鋼架進行拆除,然后進行混凝土澆筑工作。
3)監控測量是動態設計隧道的重要舉措,不僅可以確保施工方法的可行性,還能保證設計參數的合理性??梢詾閲鷰r及其支護結構的受力乃至變形情況提供相對準確的依據,特別是對隧道的二次襯砌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隧道建設的成功與否。
4)如果隧道圍巖的地質情況相對比較復雜,那么各種規模的制定情況就更有可能會出現異常,利用超前地質預報可以有效確認圍巖的不良地質及軟弱圍巖的實際范圍,并有效劃分圍巖的級別,從而使得施工方案得到優化。為了避免施工造價的浪費,可以通過加強對軟弱巖段的支護,從而對隧道進行動態管理,避免因技術方面的不足而導致的工程事故或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合理分配和利用隧道建設的投資資金,并有效提升施工質量,盡量縮短工期。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交通事業的迅速發展,公路隧道變得越來越常見,而在隧道施工過程中最需要重視的問題就包括隧道的洞口淺埋段,因此本文主要對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的施工技術進行闡述。在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的實際施工中,應當靈活運用加固措施,確保進洞的安全性。由于在高速公路淺埋段具體施工中,地表水會給隧道的施工工作帶來非常大的影響。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有效完成地表水的引排工作,確保高速公路隧道洞口淺埋段的順利施工,并促進相關技術的發展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