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 軍,梁 凱
(泰山區水資源管理中心,山東 泰安 271000)
隨著經濟社會飛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水資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資源的嚴重緊缺已經成為阻礙該區社會進步、影響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因素。泰山區多年平均地表水資源量6 338萬m3,地下水資源量5 203萬m3,重復計算量3 698萬m3,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7 843萬m3。水資源量全靠大氣降水補給,無客水來源。人均水資源量不足100 m3,不足泰安市平均水平的30%,屬于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地區。
近年來,泰山區以落實“三條紅線”控制為抓手,以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為目標,從源頭上抓好論證許可管理、做好水資源保護、把計劃用水和節約用水工作貫穿于水資源管理工作的始終,為全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資源保障。2018年全年用水總量為1.04億m3,萬元GDP用水量為18.1 m3,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為15.06 m3,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有所提高。
為確保節水型社會建設工作順利進行,泰山區成立了泰山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領導小組,明確了相應的工作責任和目標任務,形成齊抓共管、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出臺了《泰山區泰山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實施方案》,對達標建設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
為進一步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泰山區成立了水資源管理中心,負責全區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先后出臺了《泰安市泰山區用水總量控制管理實施辦法》《泰安市泰山區人民政府關于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實施意見》《泰山區區域用水總量行業分配方案》等文件;編制了《節水型社會十二五規劃》《泰安市泰山區現代水網建設規劃》和《泰安市泰山區水資源綜合規劃》等規劃,為全區水資源合理開發、節約和保護提供技術指導。
泰山區來十分重視節約用水、水法律法規及區情、水情的宣傳工作。一是加強電視臺、廣播電臺、報紙刊物等媒體宣傳,充分發揮輿論引領作用。二是積極開展進學校、進社區、進企業宣傳活動。近年來先后到泰山區三里小學、東關小學等學校開展節約用水主題教育;到科大社區、雙龍社區等社區開展節水宣傳進社區活動;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開展“進企業、問需求、送政策、促發展”活動,由黨組成員帶隊到所包保的企業進行水法律法規宣傳及政策解讀,并發放《水法律法規政策摘編》。三是在市政廣場、農村集市等公共場所開展集中宣傳活動。發放節水刊物、畫報、宣傳單,并向來往群眾答疑解惑,宣傳節約用水常識。四是在劉家莊水庫、安家林水庫開展節約用水主題環湖健步走活動。通過宣傳活動在全區營造出濃厚的珍惜水、節約水、保護水的宣傳氛圍。
1)城市節水方面:一是加強設施器具改造,減少用水跑冒滴漏。及時下達更換淘汰非節水型用水器具的通知,大力推廣節水型用水器具,開展泰城銷售用水器具市場專項檢查。二是積極創建節水型小區。目前泰山區有10個居民小區被評為省級節水型小區。
2)工業節水方面:一是積極開展節水型單位創建活動,先后有7家重點用水行業企業被評為節水型企業。二是嚴格落實節水“三同時”制度,聯合住建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建筑領域建設項目節水設施“三同時”工作的通知》,并積極開展節水設施驗收工作。
3)農業節水方面:積極推廣應用低壓管灌、滴灌、噴灌等節水新技術。實施高效節水灌溉項目、“五小水利”工程、農田水利項目縣、高標準農田建設農田水利項目,農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得到有效提高。
1)嚴把論證許可審批關。嚴格按照申請、論證、驗收、發證程序;加強取水許可后續管理,及時變更取、延續取水手續;不再取用地下水的,及時注銷取水許可證,并依法封停自備井。
2)嚴把征收計量關。在水資源費(稅)征管方面,泰山區堅持依法、文明收費,認真開展水量核定工作。嚴格按照三級權限體系進行審核,并且要求納稅人提交水表照片或影像資料,報送取水量信息,同時區水務局成立水量核查組,不定期進入企業現場核實水量,確保企業取水量信息填報真實準確。在取水用戶的計量管理方面,一是實配合省廳、市局安裝遠程計量設施,利用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補助資金,開展泰山區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對已安裝的遠程計量設施進行管理維護,及時排查檢修運轉不正常的計量設施,為水量核定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二是開展集中行動,對全區所有非農取用水單位進行計量設施檢查,對查處計量設施運行不正常的取水單位,及時督促其更換符合要求的計量設施。
3)嚴把計劃用水關。取用水戶實際取水量和上報的用水計劃,按時間節點及時下達本年度取用水計劃文件,明確規定各取用水戶的月取水量和年度用水總量。制作取用水戶水量調度表,在日常工作中實施調度考核,落實用水計劃。對取用水戶用水超出計劃量的,嚴格水量核定,執行累進加價征收水資源費制度。
當前泰山區水資源優化配置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節水型社會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為保障泰山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但是,也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根據近幾年水資源公報數據顯示,泰山區水資源開發利用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地表水。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工業、居民及服務業用水量劇增,社會進步對治水管水將會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另外在不同行業開發利用中仍存在浪費水資源、非法取水等現象;水資源調度配置仍體系不完善,基層水資源管理技術及人員力量仍然相對薄弱等問題也亟待解決。
按照省、市相關工作要求,堅持嚴、細、全、精工作標準,繼續認真貫徹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促進區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及保護,全力推進縣域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
深入學習《山東省水資源條例》及各級會議精神、工作要點,將其作為泰山區水資源各項工作的行動指南。廣泛開展水資源宣傳活動,積極宣傳水資源相關法律法規及節水知識。
繼續開展泰山區節水型社會達標建設,以創建節水型機關、節水型企業、節水型小區等方式樹立節水典型,帶動全區節水工作。
要繼續嚴格規范新建、改建、擴建用水項目的水資源論證工作,繼續加大無證取水、無計量設施取水和超計劃用水的查處力度,加強對已安裝的水量遠程監控和機械表的監督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