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 英
(臨沂市旅游規劃設計研究中心,山東 臨沂 276000)
田園綜合體這個概念中包含了“田”+“園”兩個字,“田”是農業,代表了產業的意思,“園”是生活,是一種社區的概念,所以田園綜合體是集合了農業、田園、旅游為一體的鄉村綜合發展模式。在建設中以市場為主體,融合區域資源統籌發展,為城鄉居民提供休閑旅游教育主導功能,所以田園綜合體的規劃要有側重點,必須強調旅游功能和產業的融入,通過旅游是促進農業發展和升級、促進三產融合的一種可持續性發展模式,也是當前鄉村發展創新突破的思維模式,以此為突破口,培育和轉換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帶動整個綜合體的開發建設,實現鄉村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聯動發展,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田園綜合體發展建設中必須尊重廣大農民群眾的利益,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旅游景區建設的標準,合理開發,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和游客對美好生活的需求。
1)以人為本的原則。遵循人的基本需求規律,把尊重人、關心人、方便人、服務人的理念,體現在田園綜合體規劃、建設、管理的全過程、各領域,提高游客滿意度和村民幸福指數。
2)因地制宜的原則。要緊密結合田園綜合體區位、交通、資源狀況等條件,根據發展需要,因地制宜進行旅游景區化建設發展,不搞一刀切、硬要求、高攀比,提倡有旅游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好的田園綜合體按照旅游景區標準進行打造,不具備景區創建條件或條件不成熟的田園綜合體不要急于求成旅游景區化建設。
3)特色創新的原則。田園綜合體景區化建設要深入挖掘地域自然、文化特色,千方百計打造唯一性、第一性,努力實施差異化發展,避免簡單重復,杜絕千面一孔,大力創新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模式。
4)生態優先的原則。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切實保護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田園綜合體景區化開發建設不得以破壞自然生態系統和文化脈絡為代價,嚴格管控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實現生產、生活、生態協調發展。
5)服務三農的原則。田園綜合體建設是更好地帶動農村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方式、措施和手段,要以服務三農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提高三農發展水平為責任,不能脫離三農,不能降低農民群眾利益。
田園綜合體根據范圍內自然資源、項目總體布局等,豐富文化內涵,深入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不斷拓展產品業態。綜合體要把旅游業作為吸引人氣的重要內容,融入建設,規劃策劃旅游項目,發展旅游業態,豐富旅游功能,培育鄉村旅游品牌,以打造景區的標準發展,不斷提升田園綜合體特色旅游和景區化建設水平。
充分挖掘田園綜合體內各類資源潛力,借鑒先進地區發展經驗,加強田園綜合體規劃與相關產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城鄉建設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規劃的協調,深化田園綜合體與旅游的融合發展。要科學安排空間布局,以旅游為主線配套建設功能區,增加旅游要素內容和比重。要注重產業產品體系的規劃策劃,提倡先策劃后規劃設計,豐富產業產品業態,夯實田園綜合體旅游發展基礎。要突出特色,時時處處千方百計彰顯特色,努力做到特色設計、特色產品、特色建設、特色管理、特色服務,無特不優、無特不做,提高生命力和競爭力。要選擇高水平綜合性的規劃編制團隊,保證規劃策劃的高質量,具有可操作性、前瞻性,真正起到引領指導發展的作用。要適當控制規劃規模范圍,根據需要因地制宜確定發展空間,防止不切實際的大而空。
田園綜合體是以企業和地方合作的方式,需要一定的區域,在鄉村社會進行大范圍整體、綜合的規劃、開發、建設、運營。田園綜合體不是一個單獨的園區或者景區,也不能分割成若干片區進行招商引資打造,每個項目不能獨立缺乏有機聯系。不能點狀的零星的進行部分業態打造,而是要通過優勢、劣勢分析,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結合整個區域的現狀,進行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田園綜合體是以企業為主,政府引導,以農村集體組織、農民合作社為主要載體,返鄉青年創客、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長效機制,確保以農為主,確保農民的充分參與和受益。多方共建的開發方式,有利于產業規模化、集聚化發展,形成集聚效應。必須培育自己的基礎主導產業,以基礎性產業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主要是旅游服務業的發展,從而形成循環的產業促進模式,產生了新的消費需求,從而帶動整個一二三產業鏈的循環發展,只有這樣,田園綜合體才有發展的可持續性。
根據田園綜合體資源、區位、交通等條件,以田園綜合體基本產業形態為基礎,大力實施“+旅游”“旅游+”,融入旅游吃住行游娛購、商養學閑情奇等要素,創新產業產品業態,豐富田園綜合體旅游系列化產品內涵,為景區化發展提供產業產品支撐。在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同時,要突出發展主導產業,確立發展主題方向。在豐富旅游產品的同時,要突出打造旅游主導產品,向特色化、精品化發展,創造唯一、第一。要發揮田園綜合體內已有A級旅游景區的帶動示范作用,積極擴規模上業態提質量,做大做強旅游景區。有條件的大型田園綜合體,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和需要建設幾個A級旅游景區,實行景區集中連片,提升田園綜合體的綜合實力和影響力。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山水林田路建設依托自然、融入自然、高于自然,點點處處凸顯田園景觀特色,強化田園特色景觀設計,避免城市化傾向,植入鄉土文化和藝術,打造自然與文化精品景觀,包括農業景觀、植物景觀、建筑景觀、設施景觀、小品景觀等,力爭達到移步換景的效果,創造獨特的情境意境,增強觀賞性、感染力,為田園綜合體景區化發展提供優美的資源背景和環境條件。
加強田園綜合體硬件和軟件建設,為產業發展建立基礎條件,注重田園綜合體服務功能建設,以旅游服務、第三產業帶動第一、第二產業改造提升。加強水電路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景區對外交通和內部交通道路,配套供排水、供電、環保、衛生、通訊等設施,建設園區主題入口區、游客服務中心、生態停車場、A級廁所、購物場所、餐飲住宿點等服務設施,建設游覽設施、安全設施、標識體系。特別要深入推進廁所革命,實施新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動第三衛生間建設,加強技術革新和管理模式創新。加強周到細微化服務,建立完善的管理服務體系。
規劃建設中要發揮旅游景區在標準化建設方面的示范作用,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管理中,全過程融入旅游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營銷等各環節規范化理念和做法,創造田園綜合體和旅游融合開發建設的新模式新經驗。大力提倡田園綜合體個性化發展,盡力避免重復建設、雷同化模仿,努力打造一品一特、一園一色,鼓勵田園綜合體類旅游景區制定標準化規范,創新個性化服務特色和建設標準,打造個性化田園綜合體和旅游品牌,提高知名度和美譽度。
引導田園綜合體強化旅游市場開發意識,追求最佳經濟效益和利益最大化。要擅于進行市場分析研究,精準細分客源市場,以市場為導向開發旅游產品。要強化市場營銷的策劃,多方式多手段進行市場營銷宣傳,精準營銷。要完善景區化企業經營的體制機制,建設現代企業制度,注重發揮市場主體在田園綜合體開發建設中的決定作用,加強經營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開發、運營、管理、服務水平。積極支持幫助田園綜合體旅游市場合作開發,推動有實力的旅游景區、旅游企業帶動發展。
以打造旅游景區的標準,注重服務,推動田園綜合體發展,是田園綜合體和旅游開發建設中的新課題、新舉措,也有許多新問題。要積極開展田園綜合體景區創建工作,原則上由低向高質量等級依次遞進創建,不搞一陣風,不做表面文章,實行景區質量等級動態管理機制,對已評定而質量等級降低的旅游景區,將予以降級或摘牌處理。在田園綜合體建設發展管理當中,必須有序推進田園綜合體景區化建設,創造有利環境條件,加快創建進程,保證創建質量,合格一個評定一個,扎實提高服務標準,不能搞運動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