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本寶(巢湖市科學技術局)

黃麓鎮,被譽為“科創小鎮、書香黃麓”,人口5.6萬,面積83平方公里,位于巢湖市“巢湖半島科學城”的核心區域,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作為巢湖市與合肥接軌的“橋頭堡”、融入合肥發展的“排頭兵”,黃麓鎮將搶抓合肥成立濱湖科學城、全面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黃金發展機遇,明確發展定位,全力打造生態科學城。
明確發展定位,要緊緊圍繞“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濱湖科學城”等國家級和省級創新平臺,打造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科技創新新高地、現代城市建設新高地、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戰略目標,在合肥半小時經濟圈、半小時商務圈、半小時交通圈上做文章,依托黃麓優越的區位優勢、豐富的科教資源、美好的生態環境、堅實的產業基礎,應“天時”之機、得“地利”之便、享“人和”之利、乘“發展”之勢。主動承接合肥市“溢出效應”,不斷增強接受合肥的輻射和帶動能力,力爭形成黃麓生態科學城與濱湖科學城建設的正向疊加效應,把黃麓打造成為合肥創新政策率先接軌地、高端產業協同發展地、科創資源重點輻射地、一體化交通體系樞紐地、公共服務融合共享地,成為巢湖市開放發展的先行區、創新發展的引領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集聚區、生態建設的示范區,進而成為巢湖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全力打造生態科學城,要緊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一條主線”,緊扣科技創新和生態文明“兩大主題”,以創新轉型升級發展為導向,以優化和增強科技創新供給為抓手,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科研主力“三位一體”,在平臺打造、制度供給、環境優化等方面持續發力,培育創新載體、構建創新平臺、集聚創新人才、優化創新環境,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推動黃麓生態科學城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用新理念、新機制、新載體來培育一批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生態科學城建設。
黃麓現有國家級安徽富煌鋼構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省級富煌三珍“合肥市水產品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市級富煌電控“合肥市智能光伏匯流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充分利用現有研發平臺,為企業自身服務同時,吸納人才、培養人才,聯合高校、配合區域發展。支撐引領主導產業創新發展,完善企業創新平臺扶持政策,鼓勵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設立研發機構。
支持企業、高等學校、科研院所圍繞產業關鍵技術、核心工藝和共性問題開展協同創新,共建工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利用富煌集團現有博士后工作站,招引高層次人才,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建橋梁,為屬地企業服務,增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坐落于黃麓鎮的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基礎設施齊全,以土建、機電專業為主,目前已有創客團隊20多個,涉及AR、無人機、光伏發電等多個領域,可打造為市級乃至省級眾創空間;對入駐創客團隊統一管理,邀請省、市專家進行指導,接受市科技部門對眾創空間進行日常監管和服務,依據政策對眾創空間及入駐企業給予支持。建立科學合理的進出機制,挖掘潛力項目和團隊,對接市場資源;對合肥師范學院、黃麓師范學校等可進行功能劃分,建立不同類型、不同培養方向的眾創空間。
牢固確立“創新發展,人才優先”的理念,堅持把人才資源作為第一資源,加大創新型人才培養引進力度,充分激發人才創新動力和活力,切實把科教人才的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優勢。
黃麓現有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黃麓師范學校、安徽省組織干部學院、合肥師范學院、安徽公安職業學校5所高校,規劃近期入駐5所高校。要充分利用黃麓高校集聚優勢,吸納高校人才,通過政校企合作的方式,積極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推動優質創新資源向企業轉移,構建企業與高校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橋梁,積極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通過構建眾創空間,打造眾創業態;搭建創新平臺,優化創業服務;健全平臺管理制度,加強人員管理水平,完善投融資機制,推進科技金融結合;多方位、立體式地筑巢引鳳,吸引高端創新創業人才。
繼安徽省、合肥市出臺有關人才政策后,巢湖市近年來也相繼出臺了《巢湖市創新創業人才引進辦法(試行)》《巢湖市人才高地建設工程實施方案》《巢湖市人才住房保障辦法(試行)》《巢湖市優秀企業家培養計劃實施辦法》等政策,黃麓鎮要利用政策、搶抓機遇,可以通過柔性引進的辦法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為我所用、創新創業,發揮人才第一資源的效應。
2017年,富煌鋼構的“高速列車車輪組件異常動態智能檢測系統”獲省科技重大專項支持,實現了巢湖市自區劃調整以來省科技重大專項項目“零”的突破,獲獎補資金支持340萬元;2018年,富煌三珍承擔合肥市關鍵技術重大研發類項目“基于加工出口鮰魚片副產物魚骨架制備風味醬的研發及產業化”,獲資金支持100萬元。科技扶持資金減輕了企業研發成本,承擔科技項目推動了企業科研實力提升。科技政策的制定主要向科技型企業傾斜,企業要主動挖掘申報科研項目。同時,巢湖市科技部門要加強對省《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合肥市和巢湖市《促進自主創新政策》的宣傳解讀,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
一是激發企業創新內生動力。鼓勵企業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和人才引進,引導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組建利益與風險共擔合資公司,共建研發機構,聯合科技攻關,推動企業真正成為研發投入、技術創新和成果應用的主體。二是支持行業龍頭研發機構。通過支持龍頭企業研發機構上規模,鼓勵、引導龍頭企業加快技術能力的積累和提升,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并對全鎮企業提升技術創新層次起到示范帶動作用。三是加快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建設黃麓科技創新創業中心,增強創新創業中心孵化能力,吸引科技人員帶高新技術項目進中心孵化,促進高新技術項目產業化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快速成長。四是推進科技基礎平臺建設。建立科技資源共享的激勵和運行機制,促進金融、設備、政策、信息、人才等科技資源的共享使用,減少企業科技創新成本。
大力促進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及成熟技術等科技成果的推廣及示范應用,培育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的創新型企業。積極開展創新型企業的評價和認定工作,引導企業爭創省級和國家級創新型企業,促進社會資源要素向創新型企業轉移,發揮創新型企業的示范和帶動作用。充分發揮高校院所的科技“孵化”作用,加速新知識、新技術的轉移轉化和及時應用,鼓勵科研機構以技術入股的方式創辦實體。加強專利技術運用轉化平臺建設,加大知識產權宣傳普及和執法保護力度。
當前,黃麓正處在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期、創新潛能的加速釋放期、高端要素加速集聚期,文化、科教、區位、生態、交通等優勢疊加,濱湖特質彰顯。黃麓鎮要搶抓機遇,進一步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力度,加快創新載體建設,明確發展定位,全力打造生態科學城,為早日成為高層次人才棲息地、原始創新發祥地、新興企業孵化地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地,打造“產城融合、創城一體、學城聯動、景城共生”的環湖名鎮和巢湖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