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紅
(中石化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北京 朝陽 100020)
清潔發展機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是《京都議定書》確定的實現溫室氣體排放目標的一種靈活機制,也是排放交易(EM)、共同執行(JI)、清潔發展(CDM)等三類減量機制中惟一在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進行合作的機制。清潔生產機制能夠使發達國家以最小成本方式實現溫室氣體限控和減排義務。在中國,二氧化碳驅油封存技術相比發達國家如美國、加拿大起步晚,仍處于識別階段。大規模二氧化碳驅油封存項目的實施面臨的其中一個難題是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協同優化。二氧化碳捕集、輸送、驅油封存全流程的經濟核算尚不清晰。根據美國Weyburn油田CO2驅油封存項目長期監測,估算可有50%的CO2得到了地下封存,因此,該類項目可以考慮納入CDM,增加項目的融資渠道。因此,本文將結合二氧化碳驅油封存項目探討國際碳交易融資模式,為推動大規模二氧化碳驅油封存項目的融資渠道提供借鑒意義。
目前CDM的融資渠道主要由以下七種融資方式構成[1]:(1)遠期購買方式;(2)核證減排額(CERs)購買協議或合同;(3)訂金-CERs購買協議;(4)國際基金;(5)期貨;(6)直接投資;(7)融資租賃。根據國際發展趨勢,國際基金投資和CERs購買協議是目前和近期最可能的方式和未來的主流。風險投資基金是碳交易融資的一種新模式,主要是IT 產業、生物和新材料領域。除此之外,歐盟將在碳排放交易中引入拍賣機制。因此,拍賣機制也是一種新的融資模式。
從CDM項目類型、技術、減排配額價格等方面綜合考慮CDM項目減排的經濟與環境效益,維護國家自身利益的角度而言,發展中國家更適合通過政府基金、簽訂雙邊交易備忘錄的雙方和CERs的中間商進行融資[2]。上述的7種融資方式,究竟哪一種或哪幾種更適合中國的CO2驅油封存項目,還有待進一步的探索和實踐。
碳排放交易不僅所有利于企業引入國外的資金與先進技術,還有利于企業引入發達國家先進的節能減排技術,提過我國的環保技術水平。國家發展改革委批準的CDM項目中主要集中在發電項目(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和水泥、電石渣等廢物資源化利用項目中(節能和提高能效)。我國還有很多其他的節能減排項目,應該如何利用碳交易金融市場,從中得到最大的利益,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主要問題。據調研,我國很多企業缺乏碳交易方面的相關認知,沒有發現碳及其衍生產品的價值。雖然北京和深圳都有提議要建設碳交易所以促進我國碳交易市場的開發和發展,但存在諸多的問題,如可行的交易規則、產權機制不明晰。
借鑒國外二氧化碳捕集與封存項目的碳交易案例[3],對于二氧化碳驅油封存項目而言,可以選擇CERs購買協議或合同作為碳交易的最佳融資模式。然而,目前面臨的最大難題是:我國尚沒有二氧化碳驅油封存的CDM方法學,對于CO2在驅油封存過程的歸屬沒有清晰的認識。CO2注入油層后,隨著采油出來的CO2,封存的CO2,以及可能通過斷層、裂縫釋放至大氣中的CO2需要進行定量分析。目前CO2的封存量以及在環境介質中的釋放量是建立質量平衡計量方法的瓶頸。
未來油價會不斷升高,因此,CO2驅油封存項目的經濟和環境效益不斷增大。CO2驅油封存納入碳交易,為進一步降低該項目的運行成本提供了有利條件。石油企業在發展CO2驅油封存技術,尤其是關注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同時,應該努力建立和優化該技術的CDM方法學,拓寬該項目的融資渠道,為今后在CO2驅油封存項目世界碳交易領域中提高中國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