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宇
(中鐵十九局集團第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無錫 214028)
在確定特長鐵路隧道方案時,客貨混運線路較多的采用雙線分修型單線鐵路隧道方案,但是在過渡到合修的標準雙線斷面時,就會出現(xiàn)必然的合分修大跨段,且均表現(xiàn)為高度大、跨度大的扁平斷面形式。合分修大跨段的襯砌結構突出表現(xiàn)為界面變化頻繁、澆筑砼體積極大、施工作業(yè)臺架頻煩加改,施工難度增大。如何能利用原正常雙線段襯砌臺車進行改造,將成為隧道工程技術人員面臨的問題。
由中鐵十九局集團負責承建的柿子園隧道位于安縣~高川區(qū)間,高川車站伸入隧道出口端;進口D2K76 km+696 m~D3K87 km+350 m段10654 m為單洞合修隧道,其余段為雙洞分修隧道,隧道D3K87 km+(140~350)m為合分修過渡CD段,合修過渡到分修由4個依次擴大的斷面構成,均為超大斷面;D3K87 km+350 m為合分修節(jié)點,隧道洞身開挖面積344.9㎡、跨度達23 m。
(1)利用原有標準雙線段二襯臺車門架,將門架兩側增加副梁門架及行走系統(tǒng),主橫梁采取加高增設二橫梁的方式,將門架整體加高、加寬;同時利用原有臺車邊墻模板,將拱部面板采取增加楔塊實現(xiàn)面板弧度和長度的調整,使其達到斷面尺寸符合設計要求[1]。
(2)通過利用原門架結構加寬門架、增加副梁門架設置方案。(此處僅對C段進行說明):C段(b2=710 cm)托架立柱加高新制共45件、加強橫梁(二橫梁)新制共18件、托架橫梁接長段新制共18件、平移連接梁接長段共4件、門架橫梁增加限位擋板共4件,合計4650 kg。
(3)利用原模板增加楔塊實現(xiàn)斷面弧長尺寸調整設置方案:(此處僅對C段進行說明):C段(b2=710 cm)拱部模板左右兩側加寬塊新制共16件,雙線段襯砌臺車改制,頂模左右各增加228 mm加寬楔塊,利用D段(b2=810 cm)的邊摸取掉墊板;面板拱部改制后與設計圖紙最大誤差27 mm、邊摸最大誤差30 mm,滿足施工要求。
2.2.1 設計計算指標采用值
(1)鋼材物理性能指標。彈性模量E=2.06×105 N/mm2;質量密度 ρ=7850 kg/m3;
(2)鋼材強度設計值。抗拉、抗壓、抗彎f=215 N/mm2;抗剪fv=125 N/mm2;
(3)容許撓度。鋼模板板面〔δ〕≤1 mm,L1/400;模板主肋〔δ〕≤1.5 mm,L2/500;背楞〔δ〕≤1.5 mm,L3/1000。
2.2.2 荷載計算
(1)水平荷載統(tǒng)計。新澆混凝土對模板的水平側壓力標準值[2]。按照模板荷載及荷載效應組合 B.0.2規(guī)定,F(xiàn)=Min(F1,F(xiàn)2),F(xiàn)1=0.22rct0β1β2V1/2,F(xiàn)2=rcH。
工藝參數(shù)計算:取25 kN/m3;初凝時間為6 h;V澆筑速度為 2 m/h;H混凝土側壓力計算位置處至新澆混凝土頂面的總高度,取 10 m;β1取 1.2;β2取 1.15。F1=65 kN/m2,F(xiàn)2=25×10=250 kN/m2,則砼側壓力標準值 F=Min(F1,F(xiàn)2)=65 kN/m2。砼側壓力荷載分項系數(shù)為 1.2;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外,模板強度驗算時采用荷載設計值為1.2F=78 kN/m2,在有效壓頭高度之外,模板剛度驗算時采用荷載標準值為1.0F。
(2)面板計算。計算所用軟件為《ANSYS》11.0版本。F=65 000/1 000 000×1.2=0.078 N/mm2;取1 mm 為計算單元。模板結構形式:面板為10 mm 鋼板,橫肋為∠75×6等邊角鋼,間距250 mm。
強度校核,強度線荷載q=0.065×1.2=0.078 N/mm,面板計算模型圖(略)。剛度校核,面板最大變形為0.066 589 mm;面板剛度滿足要求。
(3)臺車門架受力計算。立柱、上橫梁、下橫梁用料:H500 mm×300 mm×14 mm×10 mm;中間斜撐、小橫梁、小立柱、桁架腹桿:工25a和工18組合;剪刀撐:∠75×6。結果顯示:最大應力83.522 MPa,滿足使用要求。
以上計算結果可以得出結論:主門架系統(tǒng)設計強度和剛度滿足施工要求并且用料合理。
根據(jù)現(xiàn)有成熟技術方案,公司在柿子園隧道CD大斷面隧道襯砌臺車設計之初,也借鑒采用了“1主料口+分流溜槽+分流串桶”的設計方案,但是經(jīng)過進一步技術分析和調研后發(fā)現(xiàn),方案中的“分流串桶”結構不適用于大高度隧道大落差方案,且1個主料口集中布置針對大斷面襯砌臺車而言,拱部平臺空間和高度均不適合,局限性較大。
襯砌逐窗澆筑布料系統(tǒng)及工藝:襯砌澆筑工藝決定了混凝土實體質量,傳統(tǒng)的“一口灌注”工藝破壞了混凝土工作性能進而無法保證質量要求。結合標準雙線斷面襯砌溜槽布置結構,依據(jù)改裝后的襯砌變截面臺車結構尺寸,優(yōu)化設計了襯砌逐窗澆筑布料系統(tǒng)及工藝方法。通過料斗、主溜槽、分流串筒、分流槽和入窗溜槽結合的方式,使混凝土流向各工作窗口,實現(xiàn)二襯拱墻混凝土的逐窗進料,保證了混凝土工作性能,實現(xiàn)質量控制源頭化[3]。
柿子園隧道CD段變截面、大斷面襯砌臺車的方案優(yōu)選和臺車改裝設計,結構科學合理、安全可靠、拆裝方便、效益顯著。施工現(xiàn)場臺車使用和應用效果,得到業(yè)主、設計單位和兄弟單位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