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長兵,王樹林,齊孟偉
(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新疆克拉瑪依 834003)
設備能否長周期經濟平穩安全運行,除與運行工藝及環境密切相關外,設備維護及檢修質量也是關鍵。設備的檢修質量,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工況。特別是對于關鍵機組等設備,檢修質量將直接影響機組的開工啟停,對整個生產都可能產生影響,因此對關鍵設備的檢修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熱電廠汽輪機組檢修質量不過關,將導致機組無法正常開啟甚至出現質量安全事故。鍋爐關鍵設備如磨煤機、引風機、送風機、排粉機等,檢修存在質量問題,也會引起鍋爐無法正常點爐或非正常停爐,嚴重影響安全生產,造成生產波動。提高設備檢修質量不僅可以保證設備安穩運行,也可節省人工成本,降低勞動強度。分析影響設備檢修質量的因素,找到引起檢修質量的問題所在,對癥下藥,是提高設備檢修質量的關鍵。從人、機、料、法、環等5 個方面分析影響設備檢修質量的因素,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以達到提高檢修質量的目的。
人員因素在檢修過程中對檢修質量起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2 個層面:①技術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和管理能力;②作業人員的質量意識和素質。技術管理人員的質量意識不強、質量管理能力薄弱,就會忽略過程質量控制的執行,進而影響檢修質量。作業人員作為施工作業的主體,是檢修作業方案的具體執行者,其質量意識、責任意識、精神狀態、技能水平等都將對檢修質量產生影響。
工器具指檢修過程中使用各類工機具,主要包括檢修工具、測量儀器、測量工具、吊裝設備、運輸設備等。工器具是檢修過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優劣,直接影響功能的發揮,最終影響檢修質量。如:在設備中心找正過程中,使用精度有偏差的百分表會造成測量數據不準確,可能影響中心偏差。
材料是檢修作業的基本物質條件,是檢修的基礎,材料質量是否符合要求,決定著檢修質量是否能達標。材料質量問題主要包括材料的外形尺寸、化學成分等。材料外形尺寸問題主要表現在零部件的尺寸大小偏差、形狀偏差等與所需零部件不符,造成無法安裝或安裝不合適,無法保證裝配精度,而導致設備運行質量問題。材料的化學成分主要表現在材料的材質方面,不同化學成分的材料表現出不同的物理、化學性能,運用在不同的設備,不同的使用環境中,會造成不同的影響。只有選擇正確的材料,才能保證設備長久安穩運行。例如,在脫硫裝置中使用的水環式真空泵,由于真空泵轉子材料不具備防腐性能,導致葉輪及軸運行一段時間后腐蝕嚴重,泵性能嚴重下降,無法繼續使用,需更換轉子或者進行修復,既影響生產,又增加材料成本及人工維修成本。
方法因素主要指技術因素,即檢修采用的技術和方法。設備檢修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檢修質量的優劣。檢修過程中是否有良好的檢修制度和檢修規范,對檢修質量影響很大。檢修過程一般按照檢維修作業規程進行,如不遵守操作規程,可能造成檢修質量問題返工、甚至安全事故。同時,檢修也要有驗收制度,沒有完善的驗收制度,無法控制檢修質量,就無法保證檢修質量。
環境影響因素主要包括管理環境和作業環境。管理環境因素指檢修單位的質量管理制度及與設備屬地單位等之間的協調等。作業環境因素指作業現場空間環境條件,設備檢修的能源介質供給停用狀況,現場通風、照明、安全防護措施等。設備檢修單位與設備屬地單位在檢修作業前是否溝通協調好,是否做好能量、介質等隔離,是否有良好的通風、照明,是否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等,都會影響檢修質量。作業現場設備的布置、檢修空間位置等,也是影響檢修質量的因素。如設備檢修空間狹小,極度不利于檢修,再高的檢修技術水平也無法有效發揮。在高溫、噪聲、粉塵較大環境條件下進行檢修作業,會直接影響作業人員的心理和行為,進而影響檢修質量。
技術管理人員應選派責任意識強,技術水平、質量意識及組織管理能力能滿足檢修作業質量控制要求的人員擔當,特別是大型機組、關鍵設備檢修時,更應該如此。同時,定期或不定期對技術管理人員進行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組織管理能力,滿足設備檢修的質量和安全要求。作業人員專業技術水平尤為重要,必須滿足檢修作業專業技能要求,并經考核合格。特種作業必須取得相應的資格考核,考核合格上崗,持證上崗率達到100%。作業人員生理、心理等方面素質,直接影響作業的實施。作業前要注意作業人員的身體及精神狀態,避免作業過程中由于體能或精神狀態差影響檢修質量,甚至發生安全事故。加強思想教育,保持良好精神狀態,加強技能知識培訓,制定必要的激勵機制,形成良好氛圍,充分激發作業人員的潛能。
合理選擇和正確使用工器具是保證檢修質量的重要措施。首先需要選擇合適的工器具,根據設備檢修要求和設備的大小、形狀、結構等來選擇,其次考慮工器具的功用性能。選擇好工器具后,需要操作者能正確使用,否則也會影響檢修質量。使用工具前,要檢查工具的完好性。對于吊裝作業要檢查吊具等有無缺陷,使用要安全可靠。測量工具要滿足精度要求,校驗合格。例如,在使用內徑百分表測量零部件內徑時,千分尺校驗不合格,會造成標定不合格,繼續測量將導致測量數據不準確,對質量造成影響,可能引發設備安全事故。操作者不會或操作不當也會造成同樣的后果。
首先從材料的采購環節進行把控。合理選擇材料供應商,材料的性能、標準、參數、指標等符合要求和規范。不能片面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顧材料的質量。劣質材料不僅不能節省成本,反而由于質量低劣,增加維修頻次和成本,嚴重時可能造成事故。材料到貨后組織驗收,檢查材料的完好性,按質量標準進行檢驗。材質有特殊要求的,應進行材質檢測。材料使用前,檢查材料符合使用要求。
確保檢修質量,就必須有規范的檢修制度,有可操作的檢修作業規程,有可靠的檢修標準、依據、規范,有合理有效的檢修方案。有制度對人員行為進行規范,有明確的責任主體。檢修過程有據可依,按照檢修的標準進行,用檢修作業規程進行指導,按檢修方案實施。例如,鍋爐球磨機組檢修時,如果沒有技術交底,不按檢修作業規程指導進行,先找正電機與減速機中心偏差,再找正減速機與小齒輪軸中心,就無法保證小齒輪與大齒輪的齒側間隙和齒頂間隙,運行過程中必然引起球磨機振動。設備檢修后的驗收也是必要的環節,做好層層驗收,步步確認,保證檢修質量。
環境的質量控制需建立高質量管理體系,包括各種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檢修單位與相關各單位的協調,如與設備屬地管理單位作業許可票證的辦理、能力隔離的辦理、安全防護措施的落實等,與其他協作單位的配合,如電氣焊作業的配合作業等。改善設備作業現場環境,也能提高檢修質量。汽輪發電機組檢修空間寬敞整潔,光線明朗,吊裝設施齊全完好,將有利于汽輪機檢修,能提高檢修質量。如二期脫硫裝置氧化風機無合適的吊裝設施,無法有效開展設備檢修,就更談不上檢修質量。
(1)實際情況統計顯示,檢修質量影響因素中人為因素占較大比重。其中人員質量意識、責任意識又是其中重點。檢修人員責任意識不強,作業馬虎大意,就會造成檢修質量問題。因此,對檢修人員要重點進行質量責任意識的培訓,同時,輔以技能知識的培訓,提高意識的同時也提高技能水平,對檢修質量的提高起著關鍵作用。
(2)設備檢修前,分析設備故障成因,提出、制定有效合理的檢修施工方案。準備好檢修所需材料,選用合適的施工工具,核對需更換零部件的尺寸、材質等。符合要求后,對檢修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可以開始檢修。
(3)檢修過程中,技術管理人員應檢查檢修是否按施工方案、檢維修作業規程執行,施工是否符合標準、規范要求。檢修施工作業完成后,及時組織驗收確認。檢修質量檢驗最直觀的表現方式是試運,試運指標符合要求,檢修質量才合格。
(4)檢修整個生命周期中,運用質量管理PDCA(PLAN,策劃;DO,實施;CHECK,檢查;ACTION,糾正)循環。從檢修前期準備到施工作業到驗收試運的整個環節中,運用PDCA 循環,分析檢修中存在的質量問題,根據分析結果制定相應的檢修方案,采取有效的措施,糾正存在的問題,持續改進,提高質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