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麗,陳滋雙,趙藝雯,姚武冰
(臺州學院,浙江 臺州 318000)
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降低實驗過程中發生危險的概率,對于營造濃厚的實驗室安全校園文化氛圍、提高師生安全意識、保障師生員工人身安全、維護教學科研等工作的正常秩序、創建平安校園等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各普通院校必須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普通高校大多地處經濟欠發達地區, 資金普遍較緊。實驗教學中心獲取經費大多通過省市共建資金、校企合作等方式。另一方面,本科院校更注重良好的校園環境和較高的就業率,因此,對實驗室沒有產生高度的重視并投入較多的資金。據了解,幾所地方性院校近3年儀器設備平均年更新率普遍較低,由此可見學生到實驗室所接觸到的往往不是先進的實驗設備, 在教學和科研上難以得到日新月異的科學技術的支持。
近年高校實驗室屢屢有火災、爆炸、中毒等新聞報道。而這些實驗室事故的報道暴露了院校所存在的安全工作問題,院校沒有深刻認識到實驗室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目前化學實驗室安全工作主要由如保衛處、資產處、各院系等多部門負責,但是學校保衛處缺少相應專業技術人員, 院系化學實驗室沒有專門的危險品安全管理崗位,這就為安全隱患的發生提供了可能。事故的發生, 嚴重危害了師生的人身安全, 同時也給國家財產造成了巨大損失。大多時候事故的發生正是因為實驗人員忽視實驗安全,安全意識淡薄造成的。
近幾年高校實驗室安全事故頻發,除學生自己試驗操作不規范,缺乏安全意識和知識的原因外,實驗室安全制度不規范、不健全也是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目前各院校應用的實驗室管理制度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不能完全適應新的管理需要。其次很多管理制度的建立只停留在表面,不能真正管理到實驗操作者。而且隨著制定時間變長,實驗室的人員慢慢淡化了對規章制度的遵守,使安全管理工作沒有落到實處。
據了解,大多數普通高校組織的實驗大都是圍繞著相關的教學大綱展開的。以本校為例,在一個學期的期終左右,大多數專業都會進行為期一周的大實驗,這就出現了實驗室緊缺甚至實驗室不夠分配的情況,導致了實驗室的使用存在階段性集中問題。另外,實驗室設備使用率低也是多數高校實驗室存在的問題,學校實驗室的儀器設備在完成教學任務之后幾乎處于閑置狀態,特別是一些大型設備的使用率更低,而儀器長期閑置不僅造成很大的資源浪費,更不利于設備的維護[1]。
普通高校應把實驗室安全放在首位,并從以下七個方面做好安全管理工作。
因為目前普通高校在實驗室安全管理方面沒有一套詳細完整的管理制度,所以普通院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雜亂無章。實驗室不僅是高校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還是高校安全的首要環節,實驗室的安全問題不僅關系到學校教學、科研、實驗等工作的進度,而且也直接關系到師生的生命財產安全,因此強化普通高校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就顯得十分迫切[2]。
實驗室安全管理的方針應與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一致,即“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安全第一”即保證安全是實驗室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預防為主”則是實現安全第一的前提條件,同樣是要做好安全工作,將危險扼殺于搖籃中。
安全責任制是針對所有部門和人員,在其職責范圍內對安全工作作出明確規定并執行。建立該責任制可以使各部門人員承擔其該盡的責任,防止安全管理工作中出現相互推托、無人承擔的情況[3]185。
安全無小事,為了做好實驗室安全衛生工作,可以建立“學院主任-實驗室主任-實驗室技術人員”三級責任制。制定詳盡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每個實驗室都要設置安全負責人的職位,在人員任職之前要讓他們簽訂安全責任書。安全管理制度和學生實驗守則上墻,時刻告知實驗人員“安全第一,以人為本”。
由于普通高校的教師力量薄弱,因此實驗室安全管理人員多為有教學任務在身的老師,老師難免會疏忽實驗室安全管理,那么為落實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和監督,還可以成立安全小組,負責實驗室的安全管理。除此之外,高校的領導可對實驗室進行定期檢查或不定期抽查,以此來監督安全小組,落實實驗室安全管理。
對不同教學模塊與層次的實驗內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
2.3.1 對于其中的綜合設計型實驗主要采用由合作式、研討式的實驗教學方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實驗方案,通過組員間的合作,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
2.3.2 對于開放性實驗課程,則采用開放式、自助式的實驗教學方式開放式、自助式的實驗教學方式。學校應規定一定的開放時間,學生可以在該時間段內進行實驗,允許過程失敗,而學有余力的學生則可選擇其他項目進修。
2.3.3 對于科研創新型實訓環節,則施行實驗教學與教師科研相結合的探究式實驗教學。
學校可以引進智能化管理用于實驗教學,建設“開放實驗室系統”、“實驗空間預約”,學生可在網絡上完成實驗室預約、資料查詢、討論互動等功能。地方性高校還可以采購智能化終端,便于教師登陸。也可以安裝一卡通機房管理系統,對實驗分室和實訓室門口安裝有校園一卡通刷卡設備,或指紋、刷臉等登入設備,實行門禁管理。還可以開發“實驗耗材管理系統”,實行耗材網上申購、申領、審核、查詢統計,實現耗材管理智能化。
嚴明的獎罰制度是保證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國家和地方的安全法律、法規中對獎懲都有規定,特別是對于處罰有明確的規定。除國家規定外,各單位一般都還制定本單位的安全獎懲規定,如清華大學防火安全獎勵、賠償暫行規定,該規定中第三、四條規定,對在防火安全工作中的優秀單位、個人每兩年由學校給予表彰獎勵。第五條規定,對造成火災事故的,根據損失情況有關人員要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除賠償損失外,情節較重的由學校按有關規定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情節嚴重的,送交司法機關處理[3]189。
實驗室人員都必須掌握基本安全技能與防范措施。實驗室樓道、科研實驗室、開放實驗室安裝監控系統,實行24小時不間斷監控錄像。各實驗室消防設施齊備,水電管道布置合理規范,通風、照明、防火等技術指標符合國家標準。安全中心實行每月一次安全衛生檢查和長假必查制度,根據消防委的工作部署,隨時調整檢查次數。暑期認真部署防臺工作,安排人員值班駐守,仔細排查安全隱患,確保實驗室安全。對實驗室試劑藥品的處理要嚴格按國家環保標準執行,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和相關辦法,按有關規定正確處理“三廢”。
設置校園報警電話[12],方便師生員工在遇突發事件時打電話求助,力求在最短時間內將突發事件解決及消除隱患,保障師生員工的生命安全,減少事故造成的損失,防止師生員工因手足無措而導致事故情節更加嚴重。
實驗室安全教育的目的是樹立實驗人員安全的思想,充分重視實驗室安全;同時,使實驗室人員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識,從而能安全有效地進行工作。安全教育是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內容,與杜絕事故后患、創造安全實驗條件相得益彰,不可或缺。
首先是對實驗室管理人員的教育,管理人員必須經過安全考核,良好及以上才可任職。對安全管理人員的教育,目的是強化他們的安全責任意識,認真落實每一項安全規章和制度,保證實驗環境的安全。其次是對進行實驗的師生員工,對他們進行教育的目的也是提高他們的安全意識,自覺遵守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掌握一般的安全常識和自救逃生能力。學院每學期都學認真開展師生安全教育,強化實驗室安全意識。另對大學新生,在剛進入大學時就應進行安全教育,進入實驗室前,首先安排集中安全教育課,重點講解實驗室安全常識和實驗室典型經驗和事故教訓。未接受安全教育的本科生不準進行實驗[3]。
普通院校更注重于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而實驗室是培養學生環節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普通本科院校必須將實驗室安全放在首位,盡量杜絕安全隱患,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的實驗環境。其次,實驗室另一個重要的功能是研究和探索,普通本科院校應給每一個進入實驗室的實驗人員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讓其高度重視實驗室的安全問題,盡量避免實驗事故的發生。最后,本科院校要落實和貫徹好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讓教學和科研工作揚帆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