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鋒
(山西農業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高校實驗室在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隨著各個高校持續的深入建設,實驗儀器設備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有了顯著提高,在管理方法和制度上也都具有先進的經驗積累。由于客觀條件所限,目前在實驗室管理方面各高校之間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也面臨各種問題,但對于加大實驗室建設的支持力度普遍達成共識,并從經費、編制、薪酬、職稱等多方面給予支持,不斷改進。在實驗室建設和管理中,實驗技術人員作為主要力量,作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必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恪守職業道德,充分挖掘自身潛力,提升自我修養,才能跟上實驗室的快速發展,充分發揮實驗室的作用。因此高校實驗人員自身修養的提升有幾個方面。
“人無德不立”,實驗人員無論身份如何、地位如何,都應該將提升自身道德修養,完善人格作為終身的追求,“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在經濟占主導地位的今天,金錢在社會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出,除改變人類生活方式外,對人際關系和精神追求都有巨大的影響,因此淡泊名利、無私奉獻、“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這些優秀品質更加寶貴,這對于高校實驗人員的道德修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升自我?首先要多讀書,讀好書,靜下心來,拿起書本細細品味,汲取營養,將讀書同修身養性相結合。“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皆因閱歷之淺深所得之淺深耳。”活到老學到老,良好的讀書習慣是提升自我修養的基礎。其次要明志,毛澤東同志曾說過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純粹的人,一個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這個要求不僅適用于黨員,對任何一個人都適用。作為高校實驗人員,不僅為教師科研服務,還要面對高校學子,盡管不似教師一樣言傳身教,但在很多方面也要用師德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讀書讓我們變成了一個有思想的人,要明白人生目的,明理知義,為人師表,只有日積月累、不斷自省,才能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
由于受到“重理論、輕實踐, 重知識、輕能力”傳統思想的影響,許多高校對實驗技術隊伍的建設缺乏長遠目標和長期規劃,對實驗技術隊伍建設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實驗技術隊伍不被重視,缺乏關心和培養,地位不高[1]。對實驗技術隊伍基本停留在“重使用、輕培養”階段[2]。實驗室人員與教師相比,在培訓、進修、培養、課題研究等方面的確存在不小的差距,且考核、評價、激勵方面比較單一,導致對于新事物的追求、新設備的管理、新知識的更新產生了可有可無的態度,長此以往,就會裹足不前,進而影響工作熱情和效率。因此,提升專業修養和業務素質極為重要。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學歷教育所獲知識已經不能不能滿足時代發展,知識的“半衰期”和“有效期”愈來愈短。很多學歷教育可能不適用實驗室的工作范疇,包括管理、設備使用和維修、教學輔助,還有實驗方法革新、實驗設備改進、設備共享、實驗室開放等很多學問,目前很多高校的實驗室建設方面與先進的實驗室管理上仍有不少差距,更需要實驗技術人員不斷的學習新的專業知識,不斷的思考和探索,積極的去參與課題研究,多途徑爭取更多的培訓機會,而不要得過且過,妄自菲薄。不僅完成日常的事務性工作,更要積極的參與到實驗室建設中的方方面面,刻苦學習,及時了解實驗室管理方面的前沿信息,不斷追求進步,提升自己的專業修養。
實驗室人員是為教學服務的,必須定位好自己的職業位置,在科學管理和服務態度上,要具備專業的職業修養。有些學校將實驗教學看作是理論教學的“附設品”,這樣就形成了事實上的實驗教學不重要、實驗教學要求低、從事實驗教學低人一等的觀念和環境。這些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實驗人員不能安心實驗室工作[3]。作為實驗人員,不管外因如何,都應當轉變觀念,樹立全心全意為教學科研、為學生教師服務的思想,養成以實驗工作為榮的工作態度。實驗人員首先要具備愛崗敬業的精神,甘當老黃牛,任勞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做好平凡的工作,不要一味地談索取,談條件,多講奉獻,發揚團結協作精神,各負其責,齊心協力,打造同舟共濟的團隊才是作為實驗技術人員的職業操守。誠然實驗人員的地位和作用被忽視, 勞動價值得不到尊重, 但要有自己的事業心和榮譽感。其次在日常工作中要養成實事求是的作風和良好的工作習慣,始終把安全意識放在首位,在實驗室管理、實驗教學、設備使用等方面科學管理實驗室。在抓好專業技術的同時,有意識的注重實驗技術、設備維護和科學管理能力的提升。實驗室人員之間既是同事又是競爭對手,難免有利益之爭或者有性格差異,因此在日常工作的溝通、協調中更要彰顯優秀的職業道德,而非相互拆臺、互相抵觸,于個人、單位、工作都會產生負面作用。因此只有恪守職業道德,注重提升職業修養,才會營造和諧、寬松的工作環境,最大限度的發揮工作熱情和工作潛力。
隨著時代的發展,高校的實驗教學理念有極大的轉變和提高,尤其注重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創新意識,因此實驗人員應及時研究本學科及相關學科實驗的最新進展,勇于改進陳舊落后的實驗教學方法,改變被動、單純的驗證性實驗教學,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和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服務于教學和科研。學生開展科研項目研究,都離不開實驗室和實驗設備支持[4]。隨著實驗室設備的不斷更新和教學科研的深入推進,簡單的實驗室管理方法已經遠不能滿足學生教師和社會的需求,在實驗室的創新諸如設備共享、實驗平臺整合、教學新方法、資源優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探索空間。作為實驗人員,除在文化業務方面加強之外,更要善于學習、勤于動手,盡可能擴大知識容量,提高知識層次,才能為實驗創新儲備必要的新思路新方法。在工作中不斷的思考,結合工作實際,本著一切為了教學科研,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原則,隨著實驗教學的進步,不斷改進工作方法和模式,而不是固步自封,慵懶推諉,才能夠真正發揮實驗創新的作用。
總之,高校實驗室是教學、科研的重要場所,實驗室建設不僅僅是儀器的采購、安裝、維護,文化建設也是實驗室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5],實驗技術人員作為實驗室建設的主體,更要富有精神活力和創造性,具有高度的責任心和職業操守,不斷從多方面提升自己,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贏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