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東良
(山西省燃氣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 030024)
天然氣是一種清潔型能源,環保高效,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一能源在居民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為了滿足生活需要,國家大力建設天然氣管網工程,天然氣輸送范圍逐步擴大,輸送距離逐步加長[1]。不過,收益與風險是并存的,天然氣雖然擁有諸多優點,但風險系數較高,管道如果收到地質災害影響破損,天然氣泄露,容易引發火災及爆炸等事故。為了保障天然氣輸送的安全性,應加強對于天然氣管道地質災害的防控,采取合理防護措施及治理措施。
如若天然氣管道敷設于滑坡區,受到具體敷設位置的影響,所產生的危害是不一樣的。最危險的情況,是天然氣管道垂直主滑方向敷設于滑坡體上,管道需滑坡下滑力,如若受力超過管道抗剪強度,天然氣管道將直接被剪斷,天然氣管道敷設于滑坡前緣滑動面的剪出口上方,情況也與此類似。當天然氣管道處于滑坡前緣滑動面剪出口下方,滑動體會逐步堆積在管道上方并覆蓋管道,破壞敷設區域的地形地貌,形成穩定性不好的斜坡,一旦出現強降雨、地震等情況,天然氣管道極易被剪斷。當天然氣管道敷設于滑坡后緣影響范圍內,雖然無需承受滑坡體的下滑力,但由于滑坡體的移動,滑坡后壁臨空,繼而會形成不穩定斜坡,導致特定條件下管道有被剪斷的風險。此外,天然氣管道敷設方向與滑坡主滑方向平行,靜止管道與下滑坡體將會產生剪切作用,當管道抗拉強度超過滑坡下滑力,絕緣保護層將受到損傷[2]。
部分天然氣管道敷設在危巖崩塌堆積體的下方,一旦危巖崩塌,巖體墜落砸中管道,如若管道抗壓強度小于巖體沖擊力,那么管道有可能變形甚至破裂。而且,隨著巖體數量的增加,會造成較大的重力作用,導致管道因重壓而變形、損壞。
水毀有兩種情況,其一為坡面水毀,這一地質災害會大力沖刷水工保護、回填土、重力式擋土墻等構筑物,導致天然氣管道裸露、懸空,絕緣層遭到破壞;其二為河溝道水毀,如若天然氣管道敷設于河流溝谷地帶,由于水流的持續沖刷作用,天然氣管道裸露、懸空或浮管。
為了有效預防天然氣管道地質災害的發生,可采取以下防護措施:①做好天然氣管道巡視檢查工作。定期巡檢,尤其是地質災害高發區及地形地貌復雜區,動態監測滑坡變形情況,檢查滑坡體是否出現沉陷、垮塌、裂縫等問題;②加強地質災害專業監測。在管道設計前,做好地質勘察工作,避開地質災害高發區設計線路,通過地球遙感圖像進行監測管道沿線地質災害發生情況,標注地震多發區、斷裂帶等高危區域,重點監控;③不穩定斜坡區域的管道防護措施。加強該區域的水土治理,對滑動面進行加固施工,應用抗滑樁、擋土墻等方式穩固斜坡體,采取導流措施將滑坡地表水引入至地下,促進斜坡排水;④管道防洪措施。對于穿越河床、河灘等復雜地形的天然氣管道,應做好防洪措施,基于河道特點選用剛性防護措施或柔性防護措施,對穩定性較差的河床,進行管樁加固處理[3]。
2.2.1 滑坡災害治理
滑坡體會產生巨大的重力作用,且隨著滑坡體下滑,重力、應力增加,而且在降雨的情況下,雨水滲入滑坡體內部,重力會進一步提升,在未全面治理滑坡體的時候,可先采取覆蓋措施,防止雨水滲入,避免險情擴大。治理滑坡災害最有效的方式,是工程治理,具體方案有:①將邊坡放緩。這是一種安全高效、操作簡便且經濟實惠的滑坡災害治理措施,以削坡作業的方式,來減小滑坡體的坡度,從而提升其穩定性;②滑坡體的削坡。在對邊坡進行全面考察的情況下,可進行滑坡體開挖或分級削坡,施工期間需做好擋墻設計;③抗滑支擋工程。以設置抗滑樁和 樁間擋板,布設截排水系統的方式,來治理滑坡災害;④植被保護。如若選擇將滑坡體清除,應該做好后續的水土保持工作,根據當地氣候及生態,種植合適品種的植物,利用植被根系的固土作用,加固邊坡,提升邊坡的抗雨水沖刷能力。
2.2.2 危巖崩塌災害治理
如若天然氣管道敷設于陡崖腳下崩塌堆積體下方,可采取以下處理方案:①危巖清理。對于天然氣管道上方穩定性差的孤立危巖體,可采取人工爆破的清除方式,對于坡面上除防護部分之外,零散分布的不穩定危石,可采取人工清除的方式,施工期間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搭設鋼管腳手架及竹膠板,在公路內側布置安全防護擋板;②主動防護網。SNS 主動防護系統是以高強度鋼絲格柵為主要材料制作的柔性網,可將其覆蓋在斜坡及危石表面,將其包裹住,這樣能夠有效延緩坡面巖土體風化剝落進程,防止危石或危巖崩塌;③截水溝。如若坡面會受到上游水劇烈的沖擊,可以在距坡頂邊緣修建漿砌石截水溝,斷流面面積根據匯水面積計算[4]。
2.2.3 水毀治理
根據水毀發生的原因,可采取以下對癥治理措施:①沖刷防護。水毀發生的主要原因為洪水沖刷,因此,可在管道布設前,就應該做好河流勘察工作,掌握河床泥沙流動規律、河流彎度及水流特點等信息,明確管道敷設區域的水毀類型,預測沖刷范圍,進行沖刷防護合計,在坡腳、坡面、沿河段等位置設置防護措施,選用修建護面墻、砌石護坡、拋石、土工織物等直接防護措施,或者是河道整治、導流構造等間接防護方案;②坡面防護。這種防護措施包括兩種,其一為植物防護,即在待防護區域,種植樹木,或是鋪草皮,利用植物根系穩固坡面,其二為灰漿防護,即采用抹面、噴漿、灌漿、勾縫等方式,提升坡面穩定性[5]。這兩種水毀治理方案,都是可行的,而且效果已經得到驗證,可根據水毀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防護措施。
天然氣管網工程是一項系統性、綜合性的工程,敷設于地下,面臨著較為復雜的地形條件,部分地區地形復雜,地質災害種類繁多,面臨著較高的風險。做好天然氣管道敷設地區的地質勘查工作,明確敷設線路的地形地貌,掌握各類地質災害的發生率,及其對于天然氣管道的破壞力度,加強巡視,做好防護監管措施,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治理措施,能夠降低地質災害風險轉化率,降低其危害,減免由地質災害所致天然氣輸送事故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