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玲 劉永勝 王 靜 李云鳳
(1.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安徽 合肥 238076)
(2.合肥市新慶申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安徽 合肥 238076)
校企合作實踐教學基地是開展實踐育人工作的重要載體。通過建設實踐教學基地,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動教學與科研緊密結合、學校與社會密切合作,促進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中學習、在社會實踐中學習,提高大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當前,高校畢業生的內在知識涵養以及專業實踐能力與企業的人才需求目標有著較大的差距,原因之一是高校的專業實踐資源以及實踐環境都是非常有限的,大學生沒有充足的實踐機會來鍛煉和培養自己的實踐技能以及積累實踐經驗。因此,校企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對于大學生的專業能力培養是非常重要的,由此能夠更便捷、更直接地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讓學生將專業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應用型技術。但是,目前校企雙方在實踐基地建設過程中,由于一些客觀或主觀原因,導致共建的實踐基地無法穩定地發展,嚴重影響了應用型人才培養的質量。
校企合作共建專業實踐基地的內在穩定性,指的就是學校和企業在進行基地共建時,雙方選擇對實踐基地未來發展最有幫助的合作行為,以實現共贏的目標。當基地建設過程中任一部分出現問題和變化時,專業實踐基地就會進行相應的機制調節,來消除這些問題和變化帶來的阻礙和影響,使得共建的實踐基地不會一擊即潰,或者需要大量重新構建,并且能夠在共建的過程和發展中,不斷地進行更新和與時俱進,打破舊的體制和平衡,創建適合新發展的機制和平衡,使得共建的實踐基地能夠平穩、有效、持續地發展。
基地形式包括兩種:第一種是引入企業的各種資源,到學校內進行專業實踐基地的創建;第二種是進行校外的專業實踐基地創建,將專業實踐基地創建在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中。校企的合作方式包括兩種:第一種是運用援助式的共建合作。第二種是運用聯合式的共建合作。將專業實踐基地的形式以及校企的合作方式進行結合,校企合作共建實踐基地共有以下幾種可行性模式。
第一,進行校外援助式專業實踐基地創建。將企業的生產經營場地作為專業實踐基地的創建場地,為學校師生提供無償的專業科研實踐資源和條件。
第二,進行校外聯合式專業實踐基地創建。學校利用其本身擁有的教學資源、條件以及資金作為股份,參與到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進行專業實踐基地的創建。
第三,進行校內援助式專業實踐基地創建。主要是企業將專業實踐資源、設施以及資金等基地所需物資無償地提供給高校,以此共同合作在校內創建專業實踐基地。
第四,進行校內聯合式專業實踐基地創建。主要是企業將專業實踐資源、設施以及資金等投入到高校的專業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當中,與學校一起共同推進專業實踐基地的創建和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并且由此帶動企業全面提高在社會上的競爭力,使得企業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不斷輸入新鮮血液可以長久穩定地發展。
關系的信任程度表明了校企雙方在合作過程中的融洽程度。校企雙方之間的信任程度越高,說明校企雙方的合作共建過程越順利,那么校企共同合作創建的實踐基地的穩定系數就會越高。校企雙方的信任程度和校企雙方的內在文化融合度、前期的合作經歷、合作的內容為雙方帶來的作用和價值等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校企共同合作其實是性質不同且目的不同的兩個社會組織之間的利益合作,共同合作會給學校和企業雙方都帶來所需的利益,但是,因為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所需利益有差,目標利益有差,擁有的資源以及能力有差等因素的影響,學校和企業在進行實踐基地創建時會出現一些無法預計的問題和風險,因此會成為校企共同合作創建專業實踐基地的阻礙。
雖然合作雙方領導層達成了合作的共識,但實際合作時,雙方基地建設的具體實施者之間溝通較少,阻礙較多。比如學生去企業實習時,勢必會影響企業的生產;還有我系教師教學任務繁重,很難全身心投入到實踐基地的建設中去,這樣就導致合作深度不夠。
學校和企業之間的信任可以更好地提升合作時的滿意程度,校企合作創建實踐基地的順利進行依賴于雙方的信任機制。學校和企業應該在各自進行完相關業務的時候進行信息共享,對專業實踐基地創造的成果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配。學校和企業之間應該建立更加便捷的溝通渠道,增加學校和企業之間的深入交流的機會,并且不斷地進行雙方信任機制的完善,確保雙方共建的專業實踐基地能夠順利地完成,以及實踐基地的穩定性構建。
在學校和企業的共同合作過程中,雙方利益的保障是確保校企雙方共建專業實踐基地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學校和企業在共同篩選共同創建的對象時,雙方肯定都是針對某項利益目標和標準,但是因為雙方在合作時設定的利益目標不一樣,就會致使雙方的合作利益出現不科學合理的分配,進而讓合作無法繼續進行,最終極大地阻礙和影響了共建專業實踐基地的穩定性。完善合作雙方的利益風險分擔機制可以更好地降低雙方共建的風險系數,平衡合作雙方的利益獲得,進而增加合作共建的穩定系數。
雙方做好員工和高校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并適當采取些激勵措施。比如企業給予車間負責人一定的指導費用;學校可以減輕參與實訓基地建設的老師的工作任務,并給予一定的課時費用作為補償。并將校企合作開展的情況和效果,同職稱評定,職務晉升,評選優秀教師等掛鉤。
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建設的重要意義在于讓大學生更加真實地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于生產實踐中,更加有效地提升大學生的專業綜合水平,讓大學生從專業實踐中獲取經驗,培養企業需求的應用型技術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