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水平,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舉措,是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的必然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加快提升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了《關于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的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
《實施意見》提出了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在“指導思想”中,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制造業質量和效益為目標,促進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質量提升。在“基本原則”中,提出要堅持“四個結合”,強調要點、面結合,在推進制造業整體提升質量的同時,聚焦產業質量短板,精準施策,實現重點突破。在“主要目標”中,確定了“到2022年,制造業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基礎支撐能力明顯提高,質量發展環境持續優化,行業質量工作體系更加高效”的重點任務方向。同時,明確了以提高質量和品牌競爭力為方向,“建設一批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與團體標準協調配套的標準群引領行業質量提升,推動不少于10個行業或領域建立質量分級工作機制,完善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的質量追溯機制”等質量工作目標。
《實施意見》遵循質量提升的科學規律,從內因到外因,從企業到行業,圍繞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增強質量提升動力、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和加快重點產業質量提升等4個方面,提出了13項行動舉措,如落實企業質量主體責任、增強質量提升動力、優化質量發展環境、加快重點產業質量提升等。在組織落實方面,強調要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社會共治的原則,加強部門協同。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要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促進質量提升的相關配套政策和激勵措施,加大質量品牌工作投入,加強質量品牌工作隊伍建設。行業協會要深入推進群眾性質量活動,建立本行業先進質量品牌管理經驗的長效宣傳推廣機制。
在加強宣傳引導方面,強調要加強質量和品牌宣傳的總體策劃和系統推進,引導企業和產業集群追求卓越,關注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消費友好等新需求。結合質量標桿、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等工作,深入挖掘宣傳質量提升的突出成效和典型經驗。結合中國工業品牌之旅、品牌故事大賽、品牌創新成果發布等活動,擴大傳播效果。研究提煉中國制造的優秀精神內涵和文化特質,展示中國品牌魅力,樹立中國制造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