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凌鳳,謝華松,黃余燕,梁 香
(嘉應學院醫學院,廣東 梅州 514031)
藥學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知識及實驗技能,能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等各方面工作的高級科學技術人才。目前大多數實驗課程通常作為理論課程的附屬課程,大多以驗證性實驗為主,多注重知識的傳授,在學生綜合素質與能力、創造性和創新思維培養方面尚有一定的欠缺[1-2]。綜合性實驗要求學生在具備基本實驗技能的基礎上,對整個實驗方案的整體思路要有清晰的認識,能充分理解各個實驗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案例式教學是美國哈佛大學在上世紀20年代首創的一種培養高素質、創新型及實用型人才的教學方法。該法以案例為教材,讓受教育者通過閱讀、分析、思考和討論,以提高邏輯推理和處理問題的能力。本文探討以綜合性實驗設計作為單獨一門課程,結合案例式的教學模式培養藥學人才。
藥學專業立足于培養掌握藥學基礎理論,并具備藥物研發知識及相關專業技能的應用型藥學專門人才。通過系統學習有機化學、分析化學、藥物化學、藥物分析以及藥劑學等基礎知識和操作技能,具備知識拓展和協同創新能力,能夠從事藥物研究與開發[3]。藥學綜合性實驗根據專業特色設計實驗方案,要求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理論知識,重點培養學生的自學、多學科應用以及實際操作能力。在實驗方案有序實施的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增強自主性,發揮能動性,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4]。
基于藥物研發,綜合性實驗選擇以貝諾酯的合成、原料分析、制片和制劑分析為主線,對實驗教學內容進行精心編排。首先,將傳統教學中分散的獨立性實驗整合成一個綜合性實驗,每一個實驗內容又可增加相應實驗設計環節,將所涉及的實驗內容整合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從而展現綜合性實驗的教學特色[5]。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①貝諾酯的合成:貝諾酯的合成方法較多,基本以水楊酸和撲熱息痛做原料,根據采用起始原料的不同,可劃分為不同的技術路線。主要有以阿司匹林為原料的直接合成法、阿司匹林酰氯化兩步法、乙酰水楊酸酐兩步法;以阿司匹林酰氯為原料直接與對乙酰氨基酚酯化生成貝諾酯;以含水楊酸的酯為原料,利用含水楊酸的酯與相應的酸或酐酰化生成貝諾酯[6]。指引學生通過查閱文獻,比較不同的合成方法優缺點,根據實驗室已有條件,選擇最佳合成路線,并對合成粗品進行重結晶精制,干燥。通過分組實驗,比較不同合成路線的貝諾酯得率。
②貝諾酯原料藥的分析:以貝諾酯的結構判斷其性質,結合中國藥典(2015版)選擇合適方法對精制得到的貝諾酯原料藥進行分析,包括性狀、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通過分析其質量,討論確定最佳合成精制工藝。
③貝諾酯片劑的制備:通過查閱文獻資料選擇合適的輔料(如崩解劑、填充劑、黏合劑、濕潤劑、潤滑劑等),比較不同輔料、比例和不同制備工藝制片優缺點。
④貝諾酯片劑的質量分析:對比原料與制劑分析特點,選擇合適的分析方法對實驗制得的貝諾酯片劑進行制劑通則項下項目分析、并進行性狀、鑒別、檢查和含量測定。通過以上質量分析評價貝諾酯片劑質量。
考評方式涵蓋以下幾方面:首先,評估學生文獻檢索整理能力,通過查閱文獻資料、分析實驗方案設計合理性;其次,評估學生實驗操作技能,包括實驗操作過程中試劑配制、儀器使用及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最后,對提交的實驗報告的考核,具體包括實驗原理、步驟,實驗報告的原始記錄,數據處理和分析并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和解決能力。
通過以案例式的綜合性實驗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在實驗探索中形成良好的科學思維,拓展思維的廣度與深度。同時,學生綜合應用理論知識的能力和科研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對培養以創新藥物研發為己任的藥學人才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