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淑貞,童孟良,王羅強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化學工程學院,湖南 株洲 412004)
2015年5月由國務院頒布的《中國制造2025》為中國制造業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間的發展描繪出“三步走”的宏偉藍圖。在新常態下,化工技術類專業群如何抓住機遇,為產業轉型發展作出貢獻。本文主要從化工產業的發展新趨勢入手,分析化工技術類專業群面臨的新機遇,以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化工生產技術專業群建設為例,探討了化工技術類專業群發展應對策略。
化工產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我國是世界第二石油和化學品生產與消費大國,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石化企業2.78萬家,主營收入12.4萬億元,近幾年其總產值占全國GDP的比重常年保持在10%左右。湖南石化產業的生產總值和銷售收入在2011年就雙過千億,2018年產值達到3.1千億,在湖南經濟社會建設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近年來,化工產業發展遭遇前所未有挑戰,迫切需要加快調結構、轉方式,加強產業綠色技術創新,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從產品鏈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促進我國由石油和化工大國向強國轉變。《中國制造2025》提出全面推行綠色制造,給化工產業提出了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轉變發展方式,狠抓節能減排,全面推行綠色發展
傳統化工產業以化石原料為主,資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化工行業的綠色制造就是推行綠色化工,它突出從源頭上控制污染,研究環境友好、資源節約的新反應、新過程、新產品,目的是實現化工與生態環境和諧發展,這是化工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綠色化工做到極致可以實現零排放、零污染。
1.2 加大產業智能化應用程度,助推化工產業轉型升級
化工產業是典型的流程工業,產業鏈長,控制點多,工藝流程復雜,是技術密集型產業。裝備的先進性,對行業的進步程度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制造2025》提出推進智能制造工程,化工裝備一旦獲得質的智能化飛躍,將推動化工企業從生產方式到管控模式的變革,提高化工園區安全發展水平、保障危化品倉儲,助力化工行業全面轉型升級。
1.3 通過技術創新,推動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提升產業競爭力
目前,化工行業存在低端產品產能過剩,高端產品卻大量依賴進口。所謂高端化工業務指的是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等附加值高的產品領域,當前我國化工新材料產品,部分高端產品品對外依存度甚至超過90%。因此,依靠技術創新,突破關鍵工程技術,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規模,推動化工產業向高端化發展是傳統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的重要方向。
2015年,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和教育部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快發展石油和化工行業現代職業教育的指導意見》指出:加快發展石油和化工行業現代職業教育,是適應我國行業轉型升級需求,推進石油和化工行業由大變強的戰略選擇,化工技術類專業群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2.1 行業的發展給化工技術類專業群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近年來,石油和化工產業的快速增長對人才的需求表現出多層次和多樣性的特點,帶動了化工職業教育的大發展。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底,全國開設石油和化工類及相關專業的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和中職院校分別為500、600和700余所,在校生大約百萬人。中職、高職和本科的石化類及相關專業規模基本維持19%、29%、52%的格局。2015-2020年,全行業技能勞動者需求增長108萬人,高技能勞動者需求增長38萬人,平均每年需求21.6萬人和7.6萬人。從院校當前規模存量所決定的畢業生供給趨勢來看,今后幾年全國石油和化工類職校畢業生每年只有約10萬人,即便全部加入技能勞動者隊伍,技能勞動者每年有近12萬人缺口,高技能勞動者每年有近5萬人缺口。大量的技術和工藝工程師及高級操作工的市場需求為化工技術類專業群建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化工產業在不斷轉型升級,隨著先進生產工藝、高科技產品和新型裝備在生產中的不斷應用,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生產一線將會涌現出ERP主管、品質保證與ISO專員、配方設計師等眾多集心智勞動與高新技術于一體的新崗位,對從業人員的技術技能水平和崗位遷移與創新發展能力要求不斷提高,提出了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新要求。如何對接產業需求及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向行業培養輸送更多的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是化工技術類專業群面臨的緊迫課題。
2.3 期待化工技術類專業群在未來的企業員工培訓和技術服務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目前化工行業最為突出的矛盾是,隨著企業不斷發展、工藝設備更新換代,現有技術工人的知識結構和能力水平離企業需求還存在差距,期待化工高職院校充分利用資源,主動送教入企、送技入企,發揮培訓和技術服務功能,成為企業發展的加油站。
《中國制造2025》提出,要集中優勢力量,實現新材料、生物醫藥等十大領域的重點突破。目前我國化工類職業院校對應該領域的專業培養規模明顯不足,據統計,像高分子材料、制藥等專業的全國在校生規模不足二千,人才準備明顯不足,產業的發展提出了對化工技術類專業群培育新專業的要求。
緊密對接《中國制造2025》綠色制造工程、長江開放經濟帶和“一帶一路”等國家、省區發展戰略,適應石化產業向高端專用化學品生產轉型發展需求,按照“兩對準兩調整”專業動態調整機制,通過教師企業實踐、崗位監測站、智慧校園平臺數據反饋分析等方式,監測現代化工領域技術發展和崗位工作任務變化,定期分析人才需求信息,對準企業技術發展變化,修訂人才培養方案,調整課程體系,更新課程內容,確保專業群發展與時俱進。
3.2 形成“開放創新 融合共享 共生發展”一流特色專業群的建設模式
以服務產業和地方經濟、學生成長成才、學院自身發展為戰略目標,對接“中國制造2025”和石化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提出的化工產業體系高效化、產業布局集約化、節能環保生態化、科技創新集成化需求,以開放創新的建設理念,形成以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為龍頭,以重點專業建設為主體,,通過產教融合、資源共享,實現群內專業共生發展,引領相關專業群的發展。帶動相關專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形成全國一流的特色專業群的品牌影響力。
對接本省石化產業轉型升級規劃,整合應用化工技術、精細化工技術、高分子材料工程技術、石油化工技術等專業建設資源,建成具有“底層共享 中層分立 高層互選”特色的課程體系,建成一流的專業群共享實習實訓基地,實現一流特色專業群建設與石化產業發展高度契合,群內專業結構更具有石化產業特色,提升和引領產業轉型發展。
綠色制造賦予了轉型發展的新使命,作為湖南省化工技術類專業群,要抓住機遇,及時跟蹤產業發展動向,不斷優化專業結構、增強特色、整合優質資源,才能在提升引領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方面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