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鈺翔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家之間的經濟往來愈發密切。我國認識到了未來發展中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所以積極地進行發展探索,提出了“一帶一路”的發展戰略,目的就是要打造多邊國家合作體系,從而為經濟的多元化發展提供動力。從“一帶一路”的推進來看,此戰略將我國和周邊國家緊密聯系,國家之間的資源往來、人才、技術交流等越發的頻繁,經濟的繁榮發展趨勢表現的愈加強烈。具體分析“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的實施,發現其推進產生了一系列的經濟金融效應,總結效應可以更好地認識“一帶一路”戰略方案,進而把握其積極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就“一帶一路”戰略方案下的經濟金融效應做具體探討。
關鍵詞:“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經濟金融效應
“一帶一路”是我國在21世紀推行的重大發展戰略,目的是依托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構建現代化的經濟發展合作體系,從而促進周邊國家在資源、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實現區域進步和共同發展。從“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的具體實施來看,其產生的影響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影響體現在經濟合作方面,因此分析研究“一帶一路”戰略方案下的經濟金融效應可以為經濟發展的方向把握以及具體的措施利用提供可靠的指導。
一、“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的背景
“一帶一路”是我國21世紀制定的對于區域發展和我國進步有明顯促進的重大發展戰略,從具體的分析來看,此戰略的產生有兩方面的條件:第一、經濟的全球化趨勢和區域化發展區域越來越明顯,區域參與國際競爭的表現越來越強勁,雖然說我國的綜合實力強盛,在國際競爭中處于有利的地位,但是限于資源等影響,我國的后續發展還需要做可持續考慮。就周邊國家的具體情況分析來看,其在資源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是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卻有不足,而我國正好相反,所以本著互惠互利和共同發展的原則,我國積極構建“一帶一路”,目的是實現區域經濟的發展成果共享,實現資源、技術等方面的優勢互補。這樣,本國參與國際競爭的優勢會更加明顯。第二、我國國內的產業結構調整以及企業的發展需要更廣闊的市場,而“一帶一路”正好能夠建立起統一的龐大市場,因此說“一帶一路”的發展必要性顯著。
二、“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的經濟金融效應
“一帶一路”戰略方案產生了一系列的經濟金融效應,分析把握這些效應對于我國的發展調整來講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從各個角度出發具體分析它的經濟金融效應,具有較明顯的實際價值。
(一)促進了中國經濟區域結構的調整
從具體分析來看,“一帶一路”產生的顯著效應是促進了我國經濟區域結構的調整。從我國的具體發展來看,之前的發展重點一直在東部以及東南部的沿海區域,內地尤其是西北地區,優勢發展項目十分稀少,所以整個西北的經濟發展明顯滯后,這加劇了我國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但是在2015年“一帶一路”推行以來,這種情況得到了明顯地改善。過去處于發展邊緣化的甘肅、新疆,因為其位于絲綢之路現代經濟發展帶的核心區域,所以國家在戰略調整的同時對這兩省的項目發展等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從目前的具體情況來看,落戶西部的優勢項目越來越多,西部經濟發展也有了明顯好轉。簡言之,“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使我國的區域經濟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整體結構優化性更強,區域統籌發展的表現更加突出。
(二)加快了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一帶一路”所產生的經濟金融效應還體現在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方面。從我國的具體發展來看,現階段我國的產業結構還需要不斷的優化和調整,但是部分產業的轉移十分困難,這就增加了產業升級的難度。隨著“一帶一路”不斷推進深化,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合作和交流越來越多,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內產業的部分轉移可以很好地向周邊國家擴展,這樣,國內的產業結構改造和升級會實現的更加順利。另外,一些產業在國內受到市場的限制,無法做大做強,但是在“一帶一路”深化推進的過程中,國際市場被打開,有了國際市場的支撐,國內企業的發展和壯大得以實現,相應的產業優化和調整目標也得以完成。簡言之,“一帶一路”的推進實現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加快升級和優化。
(三)為出口模式的轉型提供了動力
“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益還體現在為出口模式的轉型提供動力方面。具體分析來看,我國過去的出口重要是圍繞產品進行的,雖然出口量大,但是具體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不高。隨著我國國力的發展,技術進步越來越快,現階段的我國無論是技術還是人才在世界范圍內都具有了領先性,這種領先在周邊國家中表現的尤為突出。“一代一路”的深化使得我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不斷的加強,而我國的具體出口也不再僅僅是限于產品,技術出口、人才出口以及資本支援等多種方式使得我國的出口模式有了明顯的轉變。簡言之,“一帶一路”的推進為我國的出口擴大和出口種類增多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四)推動了中國企業的“走出去”發展
“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還體現在推動中國企業“走出去”發展方面。在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國企業的競爭力要加強,不能將目光局限于國內,而要放眼世界,所以企業要積極地“走出去”發展。過去我國在國際上的力量不夠強大,對企業的保障不高,但是隨著“一帶一路”的深化推進,我國在亞洲地區的地位日漸突出,在世界范圍內的形象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中國企業的知名度和可靠性得到了認可,而且我國與周邊國家的政治、經濟合作等也為企業的向外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所以我國的企業現在積極地走出國門,參與到了其他國家的經濟建設和發展中。具體分析企業的“走出去”發展,在南亞、中亞以及非洲當地,活躍著大量中國企業的身影。
(五)推動了結構性金融業結構的發展
“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還體現在推動了結構性金融業結構的發展方面。從具體的分析來看,為了保證“一帶一路”戰略項目的順利開展,參與項目合作的國家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必須要提升,因為基礎設施是“一帶一路”項目開展的基礎和保障。而要做基礎設施建設,必須要有大量的資金支持,為了解決資金為題,我國組織構建了四大機構,其分別是亞洲基礎建設投資銀行、金磚組織開發銀行、上合組織開發銀行以及絲路基金。四大機構的建立有效地加強了相關國家在經濟上的聯系,使得“一帶一路”項目開展十分順利。
(六)為人民幣的國際化注入了新的增長動力
“一帶一路”的推進有效提升了我國國際地位,這為人民幣的國際化發展提供了新的增長動力。從目前的具體分析來看,依托“一帶一路”戰略項目,我國的人民幣在合作國家中的被認可度有了極大的提升,其開始在部分國家經濟交往中做作為指定貨幣進行利用。具體分析來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與我國構建了本幣互換協定,而且我國為“一帶一路”的戰略項目發展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這也促進了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總而言之,“一帶一路”的推進提升了我國的國際影響力,也提高了人民幣的市場地位,因此為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三、結語
“一帶一路”是我國的重要發展戰略,對于我國的綜合發展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從當前的“一帶一路”具體發展來看,其推進對我國的經濟金融發展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分析具體的效應可以對我國產業發展等起到指導和參考價值,因此做好相關性的分析十分的必要。簡言之,探討“一帶一路”戰略方案下的經濟金融效應現實價值明顯。
參考文獻:
[1]郝瑞軍.“一帶一路”戰略方案下的經濟金融效應探討[J].市場研究,2016(05).
[2]杜敏航.開發性金融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研究——基于開發性金融與經濟增長的效應分析[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5.
[3]張貴娓.關于“一帶一路”的經濟金融效應分析[J].經貿實踐,2017(23).
[4]陸寒寅.亞洲區域經濟重構效應探析——基于“一帶一路”的戰略視角[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05).
[5]李紅權,唐純,甘順利.我國對外金融合作的經濟增長效應: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研究[J].金融理論探索,2018(02).
[6]唐德祥,周雪晴,孫權.“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我國金融發展、對外經濟開放與區域市場整合[J].商業經濟研究,2015(26).
(作者單位:即墨市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