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許麗旋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19.35.103
[摘要] 目的 分析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在極低出生體重兒中的應用價值。 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極低出生體重兒共78例,予以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將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均39例。對照組行基礎護理引導,研究組則在此基礎上加行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對比兩組護理后的照護能力評分、患兒家屬滿意度和30 d內再入院情況。結果 兩組家屬護理前護理知識評分[(43.20±5.16)分、(44.17±6.10)分]和護理技能評分[(37.30±3.20)分、(38.23±4.55)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758、1.044,P=0.451、0.300);經過護理后研究組[(89.67±6.42)分、(88.65±6.25)分]上述評分高于對照組[(84.40±5.56)分、(72.40±6.52)分](t=3.875、11.236,P=0.000、0.000);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92.3%)優于對照組(74.3%),30 d內再入院率對比,研究組(2.5%)低于對照組(17.9%)(χ2=4.523、5.014,P=0.033、0.025)。 結論 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的應用能夠提升患兒家屬的照護效果,提升滿意度。
[關鍵詞] 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基礎護理;家屬滿意度;30 d內再入院;護理評分
[中圖分類號] R4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12(b)-0103-03
Exploring the Value of Family Participatory Nursing in NICU
LIU Xiao-juan, XU Li-xu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amily participatory nursing model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Methods Convenient election 78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were admitted to NICU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uided by basic nursing,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was guided by family participatory nursing mode. The scores of care ability,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 and readmission within 30 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pre-care knowledge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families [(43.20±5.16) points, (44.17±6.10) points] and nursing skill scores [(37.30±3.20) points, (38.23±4.55) point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0.758,1.044,P=0.451,0.300), after the nursing study group [(89.67±6.42) points, (88.65±6.25) points] the above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84.40±5.56) points, (72.40±6.52) Points] (t=3.875,11.236,P=0.000,0.000),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of the study group (92.3%)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4.3%), and the rate of readmission in 30 d was compared, the study group (2.5%)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17.9%)(χ2=4.523,5.014,P=0.033,0.02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family participatory nursing model can improve the care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y members.
[Key words] Family participatory nursing model; Basic nursing; Family satisfaction; Readmission within 30 d; Nursing score
常規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是通過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患兒家屬在規定時間內探視[1],這雖然便于進行NICU的管理,降低了新生兒再一次感染的幾率,但同時忽視了親情,沒有過多關注出院后的家庭護理情況,造成再住院率的提升[2]。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主要是患兒家屬進行培訓指導后,由專科護理人員進行指導進行NICU,針對于此,文章對NICU于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極低出生體重兒共78例進行分析,評定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的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收治的極低出生體重兒78例,入選原則:①胎齡<37周、住院時間久、病癥穩定早產兒;②家屬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對該次研究知情;③經過主治醫師確診可以進行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排除依據:①先天性心臟病;②先天畸形;③家屬接受能力差。
基于以上標準,將入選的患兒以隨機數字表法的形式平均分為研究組(n=39)和對照組(n=39)
研究組中,胎齡在27~34周,平均(26.5±2.0)周;對照組中,胎齡在22~33周,平均(24.2±2.1)周,患兒家屬39名。兩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行基礎護理指導,通過常規救治后,在規定時間內家屬可以探視嬰兒。
研究組采用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具體流程為:①護理準備[3]:建立家庭參與式護理小組,成員包含護士長、主治醫師以及責任護理人員,組員進行護理工作的相互監督和協調;②患兒家屬準備[4]:責任護理人員進行宣教指導,對NICU相關管理要求熟悉掌握,需要進行洗手、更換衣服、換鞋以及戴口罩等,NICU內禁止吸煙和吐痰,上呼吸道感染等傳染病患者不得入內。③配備家屬休息區、等待區、更衣室和洗手池等,配備嬰兒模擬洗澡間和吸痰吸氧等設備[5]。④由具有豐富臨床經驗和專科理論知識以及良好溝通能力的中級以上職稱主管護理人員可以通過幻燈片以及視頻等模型對家長進行培訓指導,如早產兒的生理特征、日常護理能力和嗆奶以及窒息的急救護理,母乳喂養技巧等問題處理;⑤家屬在規定用時內進行更衣、洗手以及戴好口罩等處理,進入NICU后,每日陪伴嬰兒時間可以>3 h,<8 h,同時通過醫護人員的監督和指導進行新生兒的喂養工作、更換衣服以及皮膚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兒家屬的照護能力、護理滿意度以及30 d內再入院率的差異性。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滿足正態分布,其中兩組患兒家屬照護能力評分用(x±s)表示,行t檢驗;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和再住院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兒家屬照護能力
兩組入院時家屬對護理知識的了解和護理技能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模式護理后,研究組家屬照護能力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 兩組患兒家屬照護能力評分比較[(x±s),分]
2.2 ?患兒家屬滿意度和30 d內再入院情況
研究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優于對照組,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30 d內再入院率對比,研究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 兩組患兒家屬滿意度和30 d內再入院情況比較[n(%)]
3 ?討論
胎齡<37周出生的活產嬰兒即為早產兒[6],一般早產熱的發生率大約在7.1%~8.1%左右[7],當前產婦年齡大、促排卵藥物的應用以及環境的變化,早產兒的發生幾率逐年提升,在醫療水平不斷創新和改進的情況下,新生兒重癥監護室降低了早產兒的死亡率[8],常規封閉管理體制雖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患兒安全性,但是因患兒家屬不能對NICU的患兒接觸[9],導致親情無法滿足,對病癥不能了解,患兒家屬出現過度急躁、厭煩以及焦慮的情緒,同時再加之和護理人員無法合理溝通及時交流,造成醫療糾紛發生幾率提高,護理滿意度降低,又因早產兒的生理機能發育不完全,家屬又缺乏家庭護理相關知識和護理技能,造成出院后喂養以及照護不健康模式形成,患兒出現腹瀉以及感染,提升再次入院的概率[10]。
當前,臨床護理模式不斷向以病癥為中心過渡到以患者為中心,因此通過家長參與的護理模式成為當前臨床護理創新方向。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主要由人文新生兒護理模式衍變創新[11],指導理論是患兒在ICU治療過程中,父母通過專科護理人員的引導和培訓,也成為護理人員之一,參與到患兒的日常護理中。因父母對嬰兒照護的時間是出院后提前到住院時間,同時有專門的護理人員培訓和指導,這對于生理機能發育不健全的患兒來說十分重要,在家庭參與式護理體制下,家屬更早接觸嬰兒,對嬰兒病情掌握后,更好地和護理人員進行交流溝通,提升了信任度。黑明燕等人[12]選取100例極低出生新生兒予以對比研究,50例患兒予以常規護理,其余50例患兒實施家庭參與式護理,其結果顯示,經護理后患兒家長護理知識評分分別為(82.5±5.3)分、(87.2±5.0)分,護理技能評分分別為(78.6±6.2)分、(85.3±6.5)分,家庭參與式護理患兒家長相關評分均高于常規方式。上述研究結果與該研究一致,通過該次研究證實,兩組護理前護理知識和護理技能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上述評分[(89.67±6.42)分、(88.65±6.25)分]優于對照組[(84.40±5.56)、(72.40±6.52)分],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NICU內采用參與式家庭護理模式,能提升家屬的照護能力和護理滿意度,并有效降低嬰兒再次入院幾率,但是因家庭參與式護理模式也會提升護理人員的日常工作量,且病癥不穩定患兒的感染幾率將進一步提升,所以采用這種模式依然需要合理選擇病癥。
[參考文獻]
[1] ?喬敏.NICU中家庭參與式護理的應用價值研究[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8):132.
[2] ?高孝文,王青梅,王亞會.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在NICU早產兒中的應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18(17):191-192.
[3] ?楊慧君,鄧育香,蔡立紅.家庭參與式護理在NICU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8(23):161.
[4] ?裘蓮.家庭參與式護理在NICU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護士,2017(12下旬刊):66-67.
[5] ?侯文婭,王嘉樂,何淑貞.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的家庭參與式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8,33(7):39-41.
[6] ?張蘇紅,寧海鳳,潘佑霞, 等.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在NICU早產兒照護中的有效利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1):232-233.
[7] ?樓瑞英,葉麗娟,金巧燕, 等.家庭參與對NICU早產兒營養狀況及睡眠質量的影響研究[J].醫院管理論壇,2018,35(8):78-80.
[8] ?王世英,邱春.探討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在NICU早產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養生保健指南,2017(43):155.
[9] ?楊莎,徐慧,凌園園, 等.家庭參與式管理模式對早產兒18月齡生長發育及母親緊張焦慮情緒的影響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1):969-972,977.
[10] ?李琳琳,連冬梅,孫靜.NICU母乳和配方乳喂養管理的現況調查[J].中華護理雜志,2018,53(10):1199-1205.
[11] ?李科霞,洪麗錦,林秋云.探討家庭參與型護理模式對新生兒發育及睡眠質量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8,5(9):1048-1050.
[12] ?黑明燕,高翔羽,李占魁, 等.新生兒重癥監護病房家庭參與式管理模式中的母乳喂養結局研究[J].中華新生兒科雜志:中英文,2018,33(1):27-33.
(收稿日期:2019-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