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林
(石獅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700)
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國內外很多專家都提出了城市設計的理念,主要分成3 種主流觀點,分別為:奧蘭多·蘭多夫將城市設計當作實現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藝術性活動;杰倫·布朗則提出,城市設計是城市形態發展的約束性規則,基于此類規則,對城市的布局進行各種各樣的規劃;喬什·約翰遜則認為通過科學的城市設計,可以有效的提升整體城市的美感,將城市的美好形象展現給市民們[1]。
人類是城市設計的主體部分,伴隨時代的發展和進步,人類的主體地位永遠保持不變,同時也是城市設計的主要特點。在城市設計中,包含有景觀設計、城市總體空間設計、建筑設計、城市中心和廣場設計、地下空間設計、城市路基設計和綠化空間設計等[2]。在城市設計中,要時刻秉持以人為本的基礎理念,關注細節,落實每一項設計工作,將城市設計的優越性展現出來。
1.2.1 住宅設計
在城市設計中,住宅區域是重要組成元素,也為提供了生存空間,建筑包括了城市發展的理念,也是人們對家庭的寄托,營造一個環保、舒適、優美和生態的住宅,實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1.2.2 公共空間設計
在城市公共空間設計中,主要包含了商場、景區、街道和廣場等設計,大量實踐數據表明,城市人們的生活幸福感與城市公共空間設計緊密相連。例如,城市交通環境非常擁堵,就大大降低了人們生活的幸福感,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城市設計中的缺陷。
1.2.3 城市濱水設計
濱水設計時城市的標志性設計,向市民們展現著城市的歷史人文氣息,也是現代化城市進步的關鍵元素。在城市濱水設計中,通過整合濱水資源,拉動城市旅游業的發展,帶動地區經濟快速增長。
伴隨社會的進步,人類生存環境逐漸發展變化,城市化進程逐漸加快,也就衍生了城市規劃的思想,并得到人們的認可和推崇。特別是在社會變遷時期,城市結構無法跟上新時代的要求,城市規劃的理論和實踐就會呈現出大跨步式發展。城市規劃是:在一段時期內,為了符合時代的發展趨勢,要大力提高城市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傳播水平,合理的規劃城市布局結構,對城市的發展方向、性質和規模進行明確。通過合理的部署城市的空間,指導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規劃主要分為建設個規劃兩個部分,規劃則是比較重要的環節[3]。
2.2.1 士地規劃
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土地資源是關鍵要素,城市的建設和發展離不開土地資源。現階段,我國各地城市發展已初具規模,中小城市還有可規劃發展的空間,而大城市的規劃相對比較完善,城市化整體水平高。一般而言,為了城市未來的發展,必須努力做好城市土地規劃。
2.2.2 水資源規劃
工業的發展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水資源,城市化水平與耗水量成正比關系。有些城市因為歷史原因,沒有限制污水排放和水資源的使用,阻礙了城市化進程。通過合理的城市規劃,加強水資源的合理使用和控制,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2.2.3 能源規劃
目前,能源物質為經濟的違法者提供物質支撐,例如風能、油氣資源、燃氣資源和電能等,通過合理的城市規劃,促使資源的分布更加合理。
2.2.4 交通規劃
近幾年以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私家車的數量逐年增多,導致我國城市交通擁堵非常嚴重,引發各類交通事故。為了有效緩解城市道路的承載能力,必須對交通進行合理的規劃。
2.2.5 綠地規劃
城市的發展要主要保護生態環境,切忌一切為城市建設開綠燈,要維持生態用地和綠地面積的穩定與平衡,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基于城市規劃和設計的發展,城市設計主要依附于城市規劃管理體系,在進行具體的城市規劃時,可以綜合考量城市設計的技術方法,例如城市的住宅、建筑和商場等。在抱去城市人文景觀和歷史建筑的前提條件下,進行統一的、科學的規劃,盡快建成生態保護型城市,有效提升城市的景觀藝術水平、環境質量和生活質量等。一般而言,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相輔相成,相互作用,密不可分,共同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相互交叉。總體而言,城市設計是城市規劃的補充和完善,為城市規劃的落實和深化創造了必須的技術手段[4]。
在城市設計中,其基本出發點是人類的需求,其最初的本意是有效改善城市的美化狀況和整體環境。和城市規劃相比,城市設計更加具體和細致,是強調文化特性的概念性設計。城市規劃不存在“純二維”的思維模式,在對城市的用地布局、路網結構和市政設施做規劃時,必定要考慮到城市空間布局的合理性,多為三維空間或多維空間規劃,城市設計則多為平面布局,常見的都是二維形態的展示。
在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中,城市是主要的研究對象,城市規劃是以管理為基礎原則,城市設計是以技術為依托。使城市發展更加規范和有序,有效改善城市的環境,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觀風貌,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等做了完善。
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雖然存在很多相同之處,也存在明顯的別:
(1)針對主管方,城市規劃的主管方往往是開發商或當地政府,而城市設計的主管方為所在城市的政府部門,相對比較死板。現階段,城市設計與城市規劃一體化的實踐及理論都在不斷的完善和向前發展。
(2)針對成果表現,城市設計就是通過不同的設計方案,基于當前的時代特征,在有限的城市空間范圍內設計出相應的建筑等,促使城市更貼近人們理想的生活模式。城市規劃則表現城市用地規模的合理性,用地情況是否處于平衡狀態,采取一定的技術手段運作后的經濟效果來指導城市后期發展。
(3)針對事件,城市設計具有明顯的時代感,隨著時代的變遷,城市設計的重點也會相應改變。城市規劃則始終貫穿于城市發展的歷程,伴隨事件的變遷,某些規劃之前可能非常合理,現在則顯得矛盾突出,就需要進行完善。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人們對城市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中,這給城市規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規劃和設計的主要目的都是改善現有城市生活中還不滿足人們需求的地方,對城市的空間、土地、自然環境等進行規劃和設計來改善城市面貌,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體驗。此外,為了使得城市規劃具有發展性,還要對現有的資源進行更加細致、合理的分配,以促進城市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