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一龍
(福建省閩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泉州 362142)
現階段建筑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術的應用,主要應用目的在于支撐,但是在具體應用期間該技術屬于高危技術,不僅是因為該技術應用于施工環節所產生的穩定性與安全性變化需進行嚴格審查,并且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過程中對材料、技術要求等方面有著較為嚴格的標準與要求,所以在具體施工中需嚴格按照相關工藝要求、流程與規定開展施工,以此保障建筑工程的順利施工,避免施工期間出現安全事故。
某總部1 號辦公大樓,位于泉州市,該建筑地面建筑共21 層,建筑高度90.2m,建筑面積為42703m2,結構體系為框架剪力墻結構。其中首層局部高度為10.5m,需結合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開展施工。
依據相關規定與施工要求,需進行水平、豎向剪刀撐的合理設置,以此實現對支撐架整體結構的可靠性、穩定性提升,確保支撐架的強度達到標準要求,提升腳手架的承載能力。通過剪刀撐的合理設置,可以實現支架承載能力提升26%~40%[1]。另外,支架的承載能力也會隨著剪刀撐設置數量的增大而隨之增大,例如剪刀撐設置的斜框格與整體框格之間進行比對,若剪刀撐設置占比超過5%,那么支架的整體承載能力可以提升超過30%,若剪刀撐設置占比超過15%,那么支架的支撐能力會提升至原有的1.5 倍[2]。
針對外連裝置的連接,依據具體情況進行剛性連接方式的應用,在周圍結構與支撐架之間直角扣件連接過程中,需采用鋼管套箍,以此實現對支架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的提升。與此同時,結合實際施工情況,將雙桿箍柱式拉桿設置在支架的框架柱位置,進而提升支架的整體穩定性,降低施工期間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
針對掃地桿的設置,需按照橫桿上、縱桿下的原則進行合理設置,其在立桿位置需控制在距離地面20cm 處。針對水平拉桿的設置,需在立桿頂端位置與掃地桿之間均勻布置,考慮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在滿足模板設計所確定的水平拉桿步距要求條件下,合理分配步距,保持一步距內設置一道縱橫方向水平拉桿。
在具體施工期間,針對高支模體系搭建,必須嚴格按照相應施工規程、施工方案開展,切不可在搭設期間出現違規操作、隨意搭設的現象出現,以此大幅度降低高支模施工期間出現安全隱患的幾率。
針對立桿搭設施工作業的開展,需在施工前對扣件及鋼管規格、材質、外觀做細致檢查,只有確保搭設材料的質量性能達到標準要求后方可開展搭設作業。在具體搭設作業期間,按照規定在立桿下部設置墊板,應保證墊板厚度超過50mm,進而起到提升立桿穩定性以及整體承載能力的作用。針對梁板立桿間距的控制,則需按照設計要求控制梁立桿間距與板的立桿間距成倍數。需注意,上下立桿對接要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立桿的接頭需要保持50cm 左右的錯開距離,并且接頭中心位置與主節點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步距的1/3 之內,進而提升立桿搭接的合理性。
針對水平桿搭設作業的開展,其水平桿的間距,必須按照施工方案、施工實際要求來合理控制,并對縱橫向水平桿進行拉通。需明確,在立桿底距地面200mm高處,沿縱橫水平方向按縱下橫上的程序設掃地桿,而水平拉桿的設置按方案的步距縱橫向設置,在可調支托底部的立桿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所有水平拉桿的端部均應與四周建筑物頂緊頂牢,增加穩定性。
需注意,應嚴格控制可調頂托的伸出長度控制在200mm 之內,安裝時應保證上下同心,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得大于3mm。此外,梁寬度范圍內頂托應與梁兩側板立桿同時施工,不得采用后補的施工方法。
針對剪刀撐的設置,具體體現為:水平剪刀撐在掃地桿、豎向剪刀撐頂部交點平面設置,架體中間水平剪刀撐的設置距離為每隔2-4 步距設置一道,以此實現利用剪刀撐進行架體之間的有效拉結;針對豎向剪刀撐的設置,需將連續剪刀撐在高支模區的周邊位置由底到頂連續布置,若梁為Ⅰ類(≤0.6 m2),則需結合具體情況將豎向剪刀撐設置在一側,若梁為Ⅱ類(>0.6m2),則需結合具體情況將豎向剪刀撐設置在兩側。需明確,剪刀撐設置過程中,豎向剪刀撐必須落地,其地面夾角需控制在45°~60°[3]。在具體搭設期間,施工人員需利用扣件進行相鄰橫桿或立桿與剪刀撐的連接,進而在提升高支模施工質量的同時,提升支架整體的穩固性和可靠性。
針對梁模板施工的開展,需要注意以下問題:(1)在具體施工期間,先安裝梁底模,安裝過程中需側重對中心線的精準控制,可以借助拉通線矯正的方式來提升底模安裝的準確性。接著,開展側模安裝作業,按照方案施工保證側模與底模連接位置的質量。(2)若梁跨度的施工超過4m,起拱高度則需控制在跨度的1/1000 ~3/1000 之內,主、次梁交接時,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3)梁模板需要與墻、柱等支撐架之間進行有效連接,通過構建完善且強度高的支撐系統來提升梁模板施工質量。
板面模板施工作業的開展需注意以下幾點:(1)板面模板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需嚴格按照規定要求開展頂托、龍骨及小楞的施工,板模應從四周向中間鋪設,模板應與支承的木方、梁側模連接,用鐵釘釘牢,板模蓋梁側模,模板板縫采用膠帶粘貼,進而保障其施工質量。(2)需提高對板面標高與樓板厚度的關注度,并確保其模板平整性、標高達到施工具體要求。(3)注意核查樓板模板預埋件和預留洞位置的精準性。
針對柱模板以及剪力墻施工的開展,需注意以下事項:需要將支撐承重架與柱、墻模板支撐之間進行緊密連接,進而為保證柱子垂直度達到要求提供保障,并避免開展混凝土作業過程中因荷載因素的影響而導致柱子發生位移現象,影響到建筑工程的整體施工質量。
針對架體搭設過程和澆筑過程設置監測監控,需注意以下事項:(1)在支模過程中應每周每月進行安全檢查,形成檢查記錄,如發現問題立即進行整改。(2)在邊角位置及中間每隔15 米設置監測剖面,通過在監測剖面設置水平位移和立桿變形監測點、沉降觀測點,設變形監測報警值。(3)在澆筑過程中,根據監測頻率進行實時監測,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停止作業,疏散人員,制定加固措施實施。
綜上所述,現階段高層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高支模施工質量效果關乎到高層建筑的整體安全性與穩定性。鑒于此,要想進一步促進高支模施工技術作用和效能,要依據對高支模施工技術特點、要點的分析,嚴格按照相關高支模施工技術要求和方案,通過施行高質量高支模施工措施來實現對高層建筑施工效果的顯著體現,確保高支模施工達到標準要求,最大化發揮出高層建筑的功能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