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浩亮
(廈門順境建設工程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廈門 361000)
雖然當前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已經趨于穩定,但是土地資源緊缺問題卻愈發嚴重,如何進行土地資源的最大化利用,儼然成為我國社會發展建設的主要關注問題之一。而通過高層建筑的建設,可以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實現對住房問題的有效緩解。而在當前高層建筑施工中,樁基礎施工關乎到建筑工程的整體穩定性與安全性,所以需通過開展高質量的樁基礎施工來進一步保障高層建筑的整體施工質量。
樁基礎施工作業前,施工企業需積極聯動專業人員開展現場勘查作業,通過對施工現場、施工周圍環境進行細致勘察來全面掌握涉及到樁基礎施工的資料與信息,進而為后續樁基礎高質量施工開展提供重要基礎信息。而針對施工勘察作業的開展,具體包括對現場地質特征、土層結構、地形地貌、施工環節、土壤性質、水文地質、施工條件等項目。需要注意,在具體勘察期間,應要求相關勘查人員強化開展記錄工作,依據實際需求將所勘察的信息和數據進行科學編制,進而為后續樁基礎施工開展提供參考資料[1]。此外,針對施工現場周圍環境的勘測,則主要包括對施工現狀周圍管道、建筑、水管以及電纜項目進行勘查調查,而具體建筑勘測工作開展,則包括建筑數量、結構、位置以及高度等數據的勘測,通過對勘測數據信息的匯總和整理,為后續高層建筑施工開展奠定基礎。
要想進一步保障樁基礎施工質量,必須在施工前組織人員進行施工現場的細致清理,例如廢舊建筑物垃圾、植物、雜質等物質進行清理,為樁基礎施工的開展提供保障。因高層建筑高度相對較高,所以對樁基礎施工有著更為嚴格的標準與要求,而要想進一步提升樁基礎施工效果,前期清理工作必不可少,這也為施工現場找平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基礎[2]。
需在樁基礎施工前進行施工計劃的編制,確保實際樁基礎施工的開展可以按照規定的流程和步驟開展作業。需要明確,樁基礎施工技術的編制必須充分考慮到施工現場具體情況以及周圍環境信息,結合對設計要求與標準的融合,選擇合適的樁基施工技術來提升樁基礎施工質量[3]。并在樁基礎施工計劃中進行施工順序、施工方法、機械設備、施工人員、施工進度等方面的明確,要求在開展樁基礎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必須按照施工計劃開展作業,進一步提升樁基礎施工有效性,滿足高層建筑建設的具體需求。
縱觀當前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的開展,其中主要成樁應用方式包括混凝土樁與灌注樁兩種,不同成樁方式的應用,所開展的施工步驟和施工順序均存在較大的差異。
針對灌注樁施工技術的應用,是當前高層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成樁方式之一,在具體施工中,針對施工期間預先設置的樁基礎孔洞,采取澆筑混凝土的形式來完善樁基礎施工。具體施工的開展,是施工人員結合設計要求、施工現場情況,利用沉管成孔、作業成孔的方來進行樁孔的構筑。等到樁孔構筑完畢,施工人員需將預先制作完成的鋼筋籠放置到樁孔中,然后采取混凝土澆筑的方式將混凝土注入鋼筋籠,等到混凝土凝結完畢,完善灌注樁施工。而在具體樁孔構筑期間,施工單位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成孔方式。而當前常用的成孔方式包括機械成孔與人工成孔兩種[4]。倘若在具體施工期間施工現場土質結構為黏性土,那么施工單位需通過人工成孔的方式來進行樁孔的構筑。雖然針對機械成孔方式的應用,具備高效率、精準度高等特點,但是此方式并非在所有土質結構中都非常適用,常用于砂土和粉土土質中。而在具體成孔期間若發現地下水情況,施工單位需立即組織人員進行地下水的排除,避免在樁基礎施工期間因地下水問題而對樁基礎施工整體質量造成影響。而針對沉管成孔方式的應用,主要是在施工期間利用振動法、沖擊法進行樁孔的構筑,但是在實際施工中易造成較大的噪音污染,所以需要結合噪音消除措施的開展來施行沉管成孔方法。
混凝土樁也是現階段高層建筑施工過程中常見方式之一,混凝土樁又被稱之為預制混凝土樁,具體分為管樁和方樁兩種形式。其中針對管樁技術的應用可以結合具體情況采取靜壓法、打入法、沉樁法的方式來開展施工。需要主要,管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在具體施工過程中極易出現擠土現象,并且擠土現象的存在會導致管樁施工質量受到影響,所以施工人員在發現擠土現象后必須第一時間采取合理措施來消除此現象,進而保障其施工質量達到標準要求[5]。而針對方樁施工技術的應用,同樣在施工期間極易遇到上述問題,需要第一時間采取合理措施來實現對混凝土樁施工質量的保障。
針對樁基礎施工的具體開展,對待不同施工方式需采取不同施工方式。
針對預制混凝土樁施工的開展,可以依據施工情況選擇不同的入樁方式。例如在具體施工期間施行靜壓入樁施工,需要在具體施工階段進行入樁線路的提前明確,以此確保樁基施工達到標準要求,并避免樁基施工期間出現擠土、上溢以及傾斜的問題。而在具體開展樁基礎施工過程中,針對壓樁操作的開展,施工人員必須采取合理措施對樁基礎進行保護,以此確保壓樁操作的順利開展。因為在入樁期間,壓樁機可能在運行期間會出現偏移的現象,倘若未對樁基進行有效保護,極易導致在施工期間出現樁基偏離的現象。與此同時,在壓樁期間必須進行壓樁速度的合理控制,保持低速、勻速的狀態來提升樁基施質量,確保壓樁過程中混凝土樁所遇到的土地抗剪應力可以得到消除[6]。此外,在壓樁機施工期間,必須保證下部鋼筋與預留樁孔之間保持對應,并且上下節樁基之間的接觸面積必須控制在5 平方毫米~10 平方毫米之間,以此樁基礎施工質量達到標準要求。
針對灌注樁施工開展,則需依據具體情況對澆筑材料進行嚴格檢查,施工單位需派遣專業人員對混凝土材料進行抽樣檢測,確?;炷僚浔冗_到標準要求后,方可繼續開展后續施工作業。而針對混凝土攪拌作業的開展,則需嚴格按照施工標準與要求開展,以此提升混凝土樁的硬度和堅固程度。此外,在澆筑期間,施工人員必須保持均勻澆筑,避免灌注樁出現開裂等現象。
綜上所述,樁基礎施工質量直接影響到高層建筑建設的整體穩定性與安全性,所以施工單位必須強化開展樁基礎施工,通過對準備工作的完善開展,依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設計要求選擇合理樁基礎施工技術,結合對施工過程的質量控制,進一步提升樁基礎施工質量,為高層建筑建設打下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