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秋明
(樂嘉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800)
深基坑作為建筑施工重要環節,對工程質量、安全性有著積極作用。想要確保施工效果,為市政工程發下堅實的基礎就要做好施工關鍵節點控制,才能保證深基坑施工技術的有效利用。
深基坑施工要求工作人員掌握基坑施工特征,施工特點集中于以下幾點:第一,地質水文復雜,施工過程中要求土方開挖施工,就會涉及到水文問題。因為施工深度較深、施工面寬,特別是垂直向下施工時地質不穩定,尤其是地下水影響。第二,施工區域內埋設管道較多,增加施工困難性。現如今,城市各管線如:供暖管線、給排水、燃氣管線等均埋設地下,影響深基坑施工。第三,建筑主體影響,市政施工中周圍建筑主體也是主要影響因素。深基坑施工過程中要主義保護地質結構,避免影響建筑主體安全。伴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建筑物越來越多,間距越來越小,對深基坑施工影響越來越嚴重。
第一,深基坑開挖設備不應觸碰工法樁、水平支撐物等,避免影響基坑安全保護系統,釀成責任事故。開挖值基坑低標高過程中也不要觸碰工程樁,如果用力過大將加劇施工難度。第二,第一,二道支撐安全前開挖德支撐溝槽注意標高控制,槽底標高超過100mm 后要先回填碎石到支撐底標高后安裝支撐,避免支撐下端產生縫隙。第三,基坑開挖做好開挖角度控制,結合項目自然地基狀態制定。第四,深基坑開挖與車輛運輸時避免堆放土方與重物,基坑內挖出土方及時運輸出去,降低污染。第五,施工與支撐安裝同步進行,一邊支撐一邊挖土,確保安裝到位,與施工一同開展。
市政工程具有施工困難、不穩定因素多的特點,因而對施工技術要求嚴格。為此,需要工作人員加強施工技術控制,才能確保深基坑施工效果。施工人員抓住各環節要點,加大研究深基坑施工技術、確定技術節點,確保深基坑施工技術貫徹實施,提高市政工程質量。
第一,設計師深入現場勘察施工環境,地質環境、水文地質、地下管線、建筑主體。結合搜集的信息制定施工計劃與安全管理方案。第二,設計師和施工人員做好施工交接,做到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施工人員也要對設計方案有全面掌握,展開詳細規劃和設計。第三,管理人員做好深基坑施工分配,做到明確分工、各環節安排專業人員負責。施工前進行動員工作,調動施工主動性,科學分配。第四,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做好設備、材料、安全監督管理,及時排除安全隱患,確保施工順利進行。
第一,選擇適合的技術方法有助于提高工程質量。工作人員結合深基坑結構、地質環境、水文等選擇最佳施工方案,要滿足工期、安全、成本規程,保證深基坑施工的順利進行。第二,落實支護施工技術節點。施工人員注意施工要點控制,自立式支護,也就是利用多種支護樁、墻技術施工,保證施工效果。該施工技術分為懸臂式排樁,即:機械設備深挖鉆孔,隨后建設支護樁并設置施工臺。該技術在無支撐形式可以在深基坑自主創建支護樁,但不適用于地質環境不穩定的環境中。此外,如果深度較淺可采用水泥攪拌樁支護技術,建立水泥擋墻達到支護效果。施工過程中,要求工作人員結合基坑具體情況設置水泥擋墻。如果水泥施工中存在較多影響需及時更換其他支護技術。另一種支護形式為樁錨支護技術,適合應用在較深的工程中。施工過程中,要求結合實際情況創建基礎的支護樁,錨具增加穩定性。這種支護形式需要有一定的預應力,想要保證工程質量還要做好預應力計算,通常預應力控制在50%左右,正負在20%左右。
該市政工程基地面積18741 m2,總建筑面積17745 m2,地上2 層為調度管理用房,地上1 層是公共衛生間、垃圾房、候車廊,地下1 層是停車場。該項目為框架結構與鋼結構,高水位埋設取設計室外地坪以下0.5m,低水位埋深取設計室外地坪以下1.5m。
4.1.1 基坑支護結構體系
施工前做好場地清理、整平,地面標高在3.8m 左右,整平范圍在基坑邊線外擴15m 以上。基坑施工過程中,支護采取雙軸攪拌樁和內插型鋼加內支撐,局部加強厚注漿錨桿,放坡與留土邊坡為水泥砂漿護坡。第一,圍護結構:基坑南開挖深度6.77m,南區坑中坑開挖深度7.5m,放坡卸土0.6m 后選擇2 排雙軸攪拌樁內插H500*200*11*19 進行圍護。北區開挖深度為5.36m,中坑開挖深度為6.0m,放坡卸土0.6m 后選擇2 排雙軸攪拌樁內插H500*200*11*19 型圍護。
4.1.2 基坑施工方案
施工流程為:圍護結構、降排水、挖土冠梁處、冠梁、坑內降水、挖土及坑底、施工墊層、設置傳遞帶、澆注地下室側墻底板以上30cm 部分、拆卸支撐、澆筑、密實、注漿密實。
第一,預防基坑變形。該項目地理環境復雜,基坑開挖深度達到7.5m,基坑長360m,寬46m,呈狹長形。為確保項目施工采用限時開挖,防止縱坡面長期停滯。根據砼支撐、鋼支撐,分層開挖,注意縱坡比控制。控制支撐體系有效性、安全性,保證基坑施工順利進行。第二,支撐穩固性。基坑選擇鋼筋混凝土冠梁與一道鋼管內支撐體系,開挖過程中立柱樁凸起對支撐穩固性影響較大。為此,加大鋼支撐活絡頭、設置立柱樁并加大立柱樁、軸力控制。第三,土方開挖。基地標高以上30cm 土體,人工清底,先掏槽開挖地墻接縫位置上端,確定沒有滲漏后再施工。由中間開始,圍護土體預留,通過被動土抗力抑制基坑變形。達到標高要求后進行墊層澆筑,開挖電梯井與集水井。施工過程中,工程樁四周土體選擇人力施工,機械施工容易破壞工程樁。根據分塊、平衡要求,單塊施工時間在15h 內,開挖后及時澆筑墊層,墊層結束后5d 生成大底板。
第一,根據深基坑南區北區皆根據結構底板后澆帶的設計位置分為4 個土方開挖分塊。第二,豎向開挖。土方各次開挖深度應為每道支撐下端0.5m,下一層中心土地拉槽開挖,架設支撐,直至開挖到基地標高。最后,借助人力平整基底。第三,土方由基坑中心掏槽開挖使機械設備順利下穿到支撐下端,對稱開挖支撐下接近圍護墻兩段土體。第四,基坑挖土。選擇多臺挖掘機,從下至上分臺階放坡接力傳遞運輸,同時架設支撐架,挖出一段土方后架設支撐,知道完成基坑開挖。最后區段施工過程中,選擇小型機械設備運輸,臨時履帶配合設備施工,結束后用吊車吊出設備。
綜合分析,市政工程作為城市主要工程對城市建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深基坑作為施工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控制關系著工程質量、施工效果。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大深基坑施工技術控制,做好關鍵節點控制,保證施工質量與穩定性,確保深基坑施工質量與效果,企業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