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天超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營河水利管理處,甘肅 武威 733000)
為進一步落實水環境治理責任,切實改善西營河河道生態環境質量,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道管理保護長效機制,根據《涼州區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我單位結合西營河河道實際情況,以河長制管理為抓手,建立了以“鄉鎮分段河長為主、村級段長負責、水管處管理和監督”的組織體系,建立“點、線、面”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制定了西營河落實河長制工作程序,落實各單位管理責任,加強河道管理監督考核,加大河道治理與保護力度,為實現河道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西營河發源于祁連山東段冷龍嶺和卡洼掌大雪山,上游主流寧昌河于張掖肅南縣鏵尖鄉納入支流水管河后始稱西營河,至涼州區截河壩以下改稱北沙河,最終于涼州區四壩鎮匯入石羊河干流,出山口以上主要支流有響水河、土塔河、出山后無大支流匯入,河流全長141.1 公路,流域面積1455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3.727 億立方米,西營河涼州區段于上游張掖市肅南縣分界于土塔河入口,涼州區境內全長75 公里,其中西營水庫上游河段長13.9 公里,西營水庫至西營河渠首長10 公里,西營河渠首以下長51.1 公里,在涼州區段設立河長制1 名,流經西營鎮、康寧鎮、豐樂鎮、永豐鎮、洪祥鎮、雙城鎮、四壩鎮等7 個鄉鎮,17 個行政村落實行雙“河長制”,設立鎮河長制14 名,村級河長34 名,河流水質屬Ⅲ類標準。
1.制定河長制工作程序。水管處進一步加大河道巡查力度,建立河道巡查制度,各管理站(所)定期對轄區內的河道進行巡查,如實記載巡查時間、巡查人員、巡查范圍及巡查情況,管理站(所)下午匯總后報水管處,并建立巡查工作臺賬。每周五水管處將各管理站(所)河道巡查情況匯總后以告知函的方式,將河道巡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函告灌區內各鄉鎮,各鄉鎮分段河長及時通知村級段長,組織村組人員進行清理整治。二是檢查落實情況。水管處在下周二巡查過程中將上周巡查情況進行“回頭看”未進行整改或整改不徹底的,水管處將及時督促各鄉鎮進行整改,確保河道內無垃圾。
2.分級管理,加強監督。從2018年3月份開始,我處按照西營河分段河道、小沙河分段河道劃分的責任區域,各管理站(所)開展了河道日常巡查,認真落實河長制工作制度,截止目前,已經進行了110 次的河道日常巡查,針對巡查中發現河道沿線個別群眾隨意傾倒生活、生產垃圾、丟棄動物尸體的問題,鄉鎮河長辦非常重視,及時將巡查情況通知村級段長,按時限要求組織群眾進行了清理整治,河道沿線的群眾的認識逐步提高,隨意往河道邊傾倒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了。
1.為了切實改善西營河河道生態環境質量,進一步落實水環境治理責任,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道管理保護長效機制,根據《涼州區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結合西營灌區實際,制定了《西營河河長制落實方案》。
2.注重調查摸排,強化一河一策。根據《涼州區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我處組織人員對西營河灌區境內的西營河、小沙河河道段進行了調查,針對河道的現狀情況,確定了鄉鎮與鄉鎮之間的分界點,明確了鄉鎮境內的西營河河段,繪制了分段河道現狀圖,分別以文字、圖片說明,將河道正常巡查和管理責任區域劃分解到鄉鎮。其次,制定了西營河落實河長制工作程序,細化了鄉鎮河長、村級段長、水管處的工作職責,各鄉鎮河長主要負責西營河包干(轄區)河道水環境管理保護、治理工作;段長負責本鄉村轄區河段的整治工作,水管處主要承擔涉河建設項目前置審批、采砂管理、堤防管理與養護;依法查處涉河涉堤等違規違法行為和管理范圍內河道的日常巡查等工作。
3.認真落實河長制工作制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我處對48 公里的西營河河道、1.9 公里的小沙河,按照“河道段管理范圍內污水無直排、水域無障礙、堤岸無損毀、河道無垃圾、岸線無違章”的要求,從2018年至3月份組織全處干部職工對河道進行了拉網式集中排查,針對存在的河道內傾倒的垃圾、廢棄物、雜物等情況,我處組織人員,清理整治,河道周邊變干凈了,二是加大河道水環境保護宣傳力度,對河道沿線的西營鎮等6 個鄉鎮、個村、水力發電企業、金太陽工業園區、河道邊建設施工單位通過進農戶、企業發放宣傳材料,宣講水環境保護相關知識,在村莊居民點、河道沿線共埋設規定的河長制公示牌4 塊、湖(庫)長制公示牌2 塊,不斷提高水環境保護意識。三是從土塔河入口以下至洪祥鎮陳春村段河道,每隔200 米在河道邊設置了里程樁號,以便在巡查過程中發現問題便于記載。三是依據涼州區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水管處對西營灌區內2 條河道段采取化段包干,責任到人的方式,將河道的日常巡查和監管工作落實到處屬管理站(所),管理站(所)結合農業灌溉、防汛、干部職工包協會情況,將河道段日常巡查和監管責任落實到站長,細化到職工,落實了巡查負責任人、巡查責任人。四是結合灌區落實河長制工作實際,建立西營河落實河長制巡查工作臺賬、河道巡查存在問題照片清單、向鄉鎮河長反饋巡查發現問題的告知函,截止11月20日,向鄉鎮河長辦公室發放告知函76 份,確保了河道巡查落實工作到位。四是設立鄉鎮河長、村級段長公示牌。在河道監督管理上,西營河河道沿線設置了5塊固定的鄉鎮河長、村級段長公示牌,群眾發現在河道內隨意傾倒垃圾、廢棄物等違法非法行為,可以及時處理。
1.部分群眾保護水環境意識不強。“先污染后治理”模式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環境問題。河道水域環境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部分群眾對河道環境保護的主觀意識不強,既沒有改變長期形成的亂扔垃圾,亂倒污水等習慣,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河道環境整治工作中,導致“河長”工作壓力大,河道環境整治難度大,易反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2.河道治理的財力物力投入不足。在西營河落實河長制過程中,水管處對西營河土塔河入口以下至洪祥鎮陳春村河道段、小沙河道段多次投入人力車輛清理垃圾雜物,整治河道周邊環境;在河道邊埋設河道里程樁、噴描樁號等基礎工作。但是徹底的河道治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投入,而投入不足是我們治理過程中的一大軟肋。
3.協調作用不夠強。“河長”的其中一個職能是“河道管理協調員”,但有的河長對巡查中發現的問題,不能及時通知村級段長,督促村級段長組織群眾及時清理,整改進度緩慢。
1.加強河道日常巡查。根據西營河落實河長制的工作制度實行以來,水管處勤巡查、鄉鎮河長抓整改落實,西營河河道邊隨意傾倒垃圾、雜物的現象越來越少了,也未發現違法非法采砂、取土的行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處將進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形成長效的管理機制,水管處、鄉鎮河長共同配合,做好河道的管理工作。
2.強化監督管理、督促整改落實。按照河道巡查“問題清單化”的要求,逐步完善西營河“一河一策”的工作方案,每月根據巡查工作臺賬匯總結果,開展對比分析,排查重點河道段存在問題的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議或意見,有針對性地整改落實。
3.加強聯合執法。在河道水環境保護方面,水管處、鄉鎮執法部門、管理站(所)加強聯系協調,相互配合,不定期對河道沿線農業面源污染的檢查、生活污水排放、是否有未批先建的養殖暖棚、違章建筑物等違法行為的查處,不斷規范河道管理,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4.注重拓展群眾參與渠道。加強公共政策宣傳,增強群眾對水環境治理的參與度和主人翁意識。加強宣傳教育,把水資源、水環境保護和水情知識等納入群眾教育之中,提高群眾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客觀規律的認識。健全舉報制度,充分發揮環保舉報熱線作用,拓展群眾參與水環境治理渠道,在全社會樹立“節水潔水,人人有責”行為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