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18年3月,上海市出臺了《關于建立完善本市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的實施方案》。據新華社上海分社今年2月1日報道,上海市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在1月31日表決通過了《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該條例將于2019年7月1日起施行。
垃圾分類處理以后,其中能夠循環利用的部分可以變廢為寶、節約資源,從而減少需要填埋和焚燒的垃圾量,也減少了因為垃圾焚燒產生的污染物,特別是二噁英。
二噁英并不是指某一個化合物,而是指具有相似結構和理化特性的一組多氯取代的芳烴類化合物,包括75種多氯代二苯并二噁英(PCDDs)和135種多氯代二苯并呋喃(PCDFs),其中有17 種2 、3、7和8 位被氯原子取代且具有平面結構的同系物異構體單體被確定為有毒化合物,尤以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噁英(2,3,7,8- TCDD)毒性最強。
從已有的報道來看,人類接觸二噁英和二噁英類物質會造成一系列惡果,例如損害免疫系統,影響人體發育和神經發育,改變甲狀腺激素和類固醇激素以及生殖功能。其毒性是砒霜的900倍、劇毒物氰化鉀的1 000多倍,只要一盎司(28.35克),就可以殺死100萬人,所以被人們稱為“世紀之毒”。
低劑量攝入二噁英不會立即致人死亡,但其高生物蓄積性以及慢性毒性不容忽視。二噁英及其類似物攝入后不易排出且半衰期長,如長期食用含低劑量二噁英的食品,就會在體內蓄積下來,最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慢性病并致癌,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已將其列為一級致癌物。
除了垃圾焚燒,二噁英還可來自于鋼鐵冶煉、含氯化學工業等,經由空氣散播進入環境,污染水源、土壤和植物,再通過食物鏈蓄積進入到食物內。人類如果長期食用低劑量二噁英污染的食物,主要是各類高脂食品,就可能會引起相應的不良健康影響。
從源頭上控制二噁英排放是減少攝入的最根本手段。促進資源回收利用、加強電子元器件回收的正規化、減少不必要的焚燒、降低多氯聯苯的泄露風險,并大量提倡垃圾分類和集中處置、禁止燃燒秸稈,出臺《生活垃圾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5-2014)來限制垃圾焚燒中二噁英的排放等,都是被認可的做法。
作為消費者,我們要響應政府號召,積極開展垃圾分類,盡量少食用高脂肉類,多食用水果、蔬菜,保持均衡的膳食結構,防止單一來源食物過量攝入。